[摘 要] 中小企業的出口在我國出口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已經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生力軍,如何發揮優勢、克服弱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獲得進一步發展,是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出口問題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的出口競爭力給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中小企業 出口 SWOT分析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在出口方面,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擴大出口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力量。2008年,我國中小企業總數已達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上繳稅收所占份額超過50%,提供了60%的出口貿易量。我國中小企業出口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
SWOT 是優勢(S)、劣勢(W)、機會(O)、挑戰(T)的簡稱。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對企業的出口潛力進行評估,從中判定出企業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挑戰,為今后制定出口戰略提供依據。
一、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的特點
1.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的結構特點。從事出口貿易的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分別為48.81%、20.22%和13.70%。民營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雖然不大,僅占15.80%,但是其增長幅度,尤其是出口增長幅度遠高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
2.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的產品特點及市場分布。中小企業出口產品的構成特點是紡織服裝產品、鞋產品、玩具箱包和輕工產品等。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紡織服裝和輕工類產品,分別為25.54%和15.58%。這些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基本上是依靠勞動力低成本比較優勢獲得海外市場。
我國中小企業的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其中產品銷往歐盟的比重達46.14%,處于第一位;銷往美國的居第二位,比重占45.69%。另外,東盟、拉美、俄羅斯、西亞和北非地區也是中小企業出口不可忽視的市場。
二、中小企業出口的優勢和劣勢
1.出口優勢(S)。(1)較大的靈活性。中小企業的優勢之一,是在提供大公司較難模仿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上。另外,中小企業的靈活性還表現在:它們可以選擇某些市場“空白點”,這些空白點是大企業不愿干的那部分。中小企業可以運用本身的靈活性,采取補缺戰略,開發一個或若干個有利可圖、與眾不同的產品,為自己找安身立足之地。(2)較強的創新性。曼斯費爾德考察了數個企業,并沒有發現創新活動的規模效應。他指出:“在大多數企業,大公司給定規模的RD項目的生產率不如一些小企業高。”
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創新成為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而且中小企業組織層次少,上下級關系近,對市場反應靈敏,這些優點決定了中小企業具有更強的創新能力。
2.出口劣勢(W)。(1)籌資能力弱。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償債能力弱,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商業銀行出于信貸能否安全收回及利益的驅動等各方面考慮,往往將90%的資金集中投向大型企業和壟斷性行業,中小企業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信貸。上市門檻高,中小企業很難達到要求。(2)缺乏專業外貿人才。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是面廣、起點不高,多數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人員80%左右來自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從中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對浙江、四川、湖北、吉林等四省民營企業抽樣問卷調查來看,平均69.43%的民營企業認為,人才短缺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三、中小企業出口的機遇和挑戰
1.出口機遇(O)——電子商務的發展。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社會的趨向之一是“無關規模”,即不只是大企業利用足夠的內部經濟規模來提供產品或服務,中小企業借助信息技術同樣可以。2007年使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總數已達到了1181.4萬家,占中小企業的28%,電子商務交易額為 8003 億元,占總貿易額的 5.7%。(如下圖):
資料來源:中國中小企業2007年~2008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2.出口挑戰(T)。(1)與韓、泰等國出口產品結構雷同。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產品主要是紡織品、中低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亞洲的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如韓國與泰國,其出口產品也同樣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種雷同使我國中小企業在勞動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頓失。(2)歐美經濟增長放緩。從我國中小企業的出口對象看,對美國、日本及歐洲出口比率占70%以上,而對亞洲各國及其他地區出口較少。近年來,由于美國、歐洲國家經濟增長放緩,致使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再加上近年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更加惡化了中小企業產品出口的局面。
四、提升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的對策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國內發展環境不容樂觀,加之國內經濟過剩、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在這種條件下,選擇出口、開拓國外市場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提高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給出相關對策:
1.SO對策。從優勢因素和機會因素方面考慮,政府應支持與組織中小企業參加世界各地的展覽會與博覽會,尋找出口的機會。2.ST對策。從優勢因素和威脅因素方面考慮,中小企業應該加快技術進步和創新,改變出口產品結構。3.WO對策。從劣勢因素和機會因素方面考慮,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一是積極開展網上貿易,即電子商務。二是培養專業型人才,尤其要注意引進和培養掌握WTO知識的人才,學會WTO的原則、條款,保護和擴大中小企業產品的出口。4.WT對策。從劣勢因素和威脅因素方面考慮,我國應該發展中小企業集聚群,鼓勵中小企業分工合作及與大企業合作,克服中小企業規模小的劣勢。利用這種協作關系,選擇載體,使自己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董 瑾:國際貿易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