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設計本質在于改善生活品質,數字化領域中強調的人性化設計并不僅僅是運用美學和人機工學的設計,它更應當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是人與產品完美和諧的幾何。商品經濟下多種數字化的形式的擴延,使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完美。
[關鍵詞] 多元化 視覺化 趣味性和娛樂性 界面設計 人性化
20世紀是設計上的多元化時期,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設計風格可以說是“五彩繽紛”。如果說數字化產品為當今人類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全新的意義,人性化設計則是對這種全新意義的升華。設計本質在于改善生活品質,數字化領域中強調的人性化設計并不僅僅是運用美學和人機功能學的設計,它更應當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是人與產品完美和諧的幾何。人類正在享受人性化設計,人性化設計正在使數字化產品成為人們的“電子器官”。主要表現在:
一、視覺化
設計師通過設計的形式要素,引發人們的視覺聯想和心理情感,設計師埃多萊·索特薩斯設計的家具根據后現代的口味在家庭裝修中引進色彩和裝飾,他設計的家具具有的更多感情色彩和藝術性的元素,他采用不同尋常的方法結合形狀、材料和運用鮮艷的色彩,設計出的家具讓人驚訝和激發出想象中的漫游;索特薩斯設計的餐柜采用層壓塑料,他對那時止被視為“庸俗”的材料進行了重新創造,給它賦予一種圖騰的形狀,餐柜的表面布滿了同一種孢子和細菌的花紋圖案,這樣的設計方法打破了早已建立的形式主義,在家庭環境中安置了一個充滿人性化的和遺痕的物品,它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以幾乎傳染的方式進入了平面和廣告的設計中。
色彩具有極強的感情色彩和表現特征,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Carolyn Bloomer)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色彩成為設計人性化表達的重要因素。現代設計秉承包豪斯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為表達語言,體現出冷靜、理性的情感。在色彩運用中,融入了設計師和消費者個人的情感、喜好和觀念。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Kartell公司開始探索對塑料的新的使用方法,在鍍鉻(或漆成鋁的顏色)的鋼架上,根據用戶的需要可以安裝三組抽屜,進行16種不同的組合:可選擇的色彩(包括黃綠,乳白,淺紫,灰)非常豐富考究,有絲光玻璃的效果,而壓模的技術水平和精度使它的垂直柜面也能構成家具的側面。極其簡單的結構突出了所使用的塑料的材質和色調,它擁有了一種新的“高貴感”,能在住宅中與木材、鋁和鋼等其他傳統上更“高貴”的材料共存并相映生輝。
二、趣味性和娛樂性
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滿足了現代人追求輕松、幽默、愉悅的心理需求。
設計師里查德·薩帕設計的咖啡機,非常強調視覺錯覺,看上去像個航天站。它完全由合金制成(SAN材料的水容器),適應性很強:既可在家庭中使用,滿足那些咖啡迷們自己配制他們最喜愛的咖啡的需要,又可配以袋裝咖啡,適合辦公室或小群體的需要。電磁泵能達到15巴的壓強,水很快被加熱,從而很快準備出蒸溜咖啡。這個作品也表現出薩帕的設計方法的一貫的特點:技術、美觀和功能以互相的包含而緊密結合。
三、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是人機互動的基礎,它屬于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的交叉范疇,蘋果電腦的界面設計開創了軟件系統操作操作人性化的先河,在數字化產品的人性化設計中,界面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一家飲料公司發現消費者不再喜歡喝他們的飲料,希望設計師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前提是不能改變他們飲料的口味。經過調研,設計師改變飲料的提供“界面”—飲料機,改進方案是讓人們能夠聽到飲料倒進杯里的聲音,讓嘩嘩的聲音帶來新鮮的感覺,而在之前設計者們都在想方設法把飲料機做得足夠靜音。兩個月后,這家公司的銷售額有50%的增長,消費者認為產品的口味比以前更好了。但實際上他們的配方并沒有任何的改變,只是傳達了一種“正在制作”的信息。這就是設計,找到并解決問題。
四、人性化
設計是為了使人類生活的更加美好,而設計師則承擔了此責任,設計師通過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反饋消費者的信息,來達到設計與使用者的協調,從而設計出更適合消費者的更滿意產品。強調設計師與消費者雙方的溝通、聯系和交流,而不是閉門造車式地設計潮流,反對把設計與消費者看成對立的兩端。這實質上反映了設計人性化的深層次的一面,設計師的設計思維逐步轉向人性化層次。 “為人而設計”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設計師設計產品的靈魂所在。
比爾·莫格雷齊一直是人性化設計的先驅者,他所創造的“人機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程序為設計公司評估新產品發展過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他認為“美感價值是第一個隨著物體的形狀,比例、材質、顏色以及表面處理進入我們眼中的。然而隨著我們與對象相處的時間,彼此的關系會逐步擴大、并產生互動的體驗。在這種變化中,儀式性、戲劇性以及透過聽覺、味覺與嗅覺所帶來的感受將深深的影響我們的經驗,這也是設計的奧妙與精髓所在。”
毫無疑問,數字化及人性化設計的設計領域,正在得到不斷的拓展,未來的人性化設計具有更加立體的內涵。通過虛擬現實、互聯網絡等多種數字化形式的擴延,非物質設計對情感心理的考慮已成為設計的主流,更多的引導設計朝著更加人性化的道路邁進,它們將成為設計的一種新思想、新理念,美化著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柳冠中:設計文化論.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龐志成 陳世家:工業造型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3]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