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核心的結論就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抓住核心問題,提高產業工業素質;扭住發展要義,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把握基本要求,建立大規模產業集群;運用統籌兼顧,實現區域整體聯動。這四個方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也是我們遼寧振興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統領 遼寧 老工業基地振興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上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作出了進一步揭示,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提供了理論指導,遼寧要振興,遼寧要發展,必須抓住發展機遇,以科學的發展觀加為指導是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唯一出路。
一、抓住核心問題,提高產業工業素質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同樣是遼寧振興的客觀主體,沒有工人素質的提高就沒有遼寧的振興。
1.樹立人人皆可為企業發展作貢獻的理念。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人皆可為企業發展作貢獻的理念,企業領導要把每一名員工當作企業的主人,采用各種激勵手段鼓勵員工為企業發展作貢獻。
2.拓寬培訓層面,加大培訓力度。企業要制定合理的企業員工培養計劃,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拓寬對產業工人的培訓層面,在培訓機會、培訓領域、培訓經費和培訓時間上都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大培訓力度,為各類員工脫穎而出、大顯身手創造條件。
3.建立人才流動機制。遼寧振興需要大量各行各業的人才,企業建立必須凝聚內部人才、吸引外部人才的機制,保證人才的合理流動。
二、扭住發展要義,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義。遼寧要振興就必須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產品,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遼寧發展的關鍵環節。
1.努力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是制約遼寧發展的瓶頸,企業首先要樹立科學的創新理論念,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要強化政策保障,通過出臺多種形式的優惠政策,鼓勵起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形成激發創新積極性、鼓勵創新行為和提高創新回報的有效機制;要鼓勵技術要素參與分配,選擇適合技術特點與發展要求的收益分配方式。
2.建立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新體系。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要大力扶持企業建立自己的科技研發中心,積極發展民營科研機構和民營科技企業,加快培植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社會科技服務機構為中介、政府積極推動,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遼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3.突破自主創新的要素環節。要著重突破“人才、資金、技術”三個創新要素。在人才建設方面,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依托各種創新載體引進人才。在經費投入方面,建立穩定的科技投入增長機制,努力提高科技投入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多元化投入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在技術改進方面,強化技術創新觀念和意識,引導和促進企業主動地進行技術創新,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管理方式,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技合作項目,促進建立有利于加速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體制和機制。
三、把握基本要求,建立大規模產業集群
積極培育產業集群,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全面提高經濟競爭力的新型發展模式。這種新型發展模式全面體現了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1.制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促進經濟全面發展。總結國內外經驗,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產業集群是遼寧省“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創新思路之一。
2.加大產業集群的扶持力度,保證經濟協調發展。作為各級政府都要加大對產業集群的扶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在融資渠道上給予一定的放寬,在稅收政策方面予以一定的減免。同時,為了保證產業集群能夠形成規模,政府還要協調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相關服務業,形成產業集群鏈,圍繞產業鏈“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形成主產業與相關產業間相互協調、大企業與小企業間相互協調、企業與科研院所間相互協調等,保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3.做大優勢產業集群,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遼寧省的優勢產業的門類眾多,產品范圍廣大,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產業都做成產業集群,要根據全省的特點和優勢,突出產業發展重點,按照經濟規律,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培育具有優勢的產業集群。我們遼寧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裝備制造業的基地更適合把這一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圍繞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鏈,推動相關配套產業集群發展,這才是實現遼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
四、運用統籌兼顧,實現區域整體聯動
遼寧省有14個地級市和17個縣級市,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決不能變成振興某個工業城市或某個企業,而應著眼于整個遼寧地區的振興。所以,必須統籌兼顧,實現全省區域聯動,發揮整體效應。
1.培育中心,帶動周邊。進入新世紀,隨著整合城市群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的出現,建立城市群成為促進區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成為深化體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2.開發沿海,帶動內地。遼寧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依托渤海、黃海的臨海區位優勢,加快發展“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進一步體現了全省的統籌兼顧。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規劃戰略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科學規律,目前,五點一線的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也日漸清晰。到2010年五個重點發展區域的起步區全面建成,沿海經濟帶初步形成,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初具規模。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的比重達到55%以上,占東北地區的比重達到30%。”隨著“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建成和進一步發展,它將帶動相關一系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口的東移流動。沿海帶動內地,“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對遼寧腹地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