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區域旅游合作是當今推動地區旅游的一種有效方式。本文對區域旅游合作的主體、類型及機制等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指出了區域旅游合作的三大主體是政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并闡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區域旅游合作的類型為水平、垂直、交叉合作;最后對發展區域旅游合作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區域旅游合作 主體 類型 機制
一、區域旅游合作主體的界定
1.政府是區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旅游合作演進軌跡表明,各級政府是推動這一進程的最重要力量。無論是旅游資源開發、旅游交通建設、旅游市場促銷方面的合作,還是旅游信息服務、旅游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都不乏各級政府活躍的身影,許多合作其實就是通過政府間的安排來進行的。
2.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是區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體,卻并非惟一主體。顯然,區域旅游經濟發展不是由單一主體或其單一行為所決定的,而是多種主體及其“合力”作用的結果。因此,廣泛、深入的區域旅游合作,不能沒有另兩類主體——旅游企業和非政府旅游組織——的積極參與。
3.合作主體之間的關系。在區域旅游合作中,政府、旅游企業和非政府旅游組織是有機的組合,缺一不可。政府是規劃、調控和規范層面上的合作主體,它們通過“協調、服務、監督、管理”,為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競爭秩序和發展環境。企業是旅游經濟運行層面上的合作主體,它們通過資金、技術、人才、品牌等資源要素的區域性組合,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政府組織則往往是在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層面上的合作主體,它們致力于用非強制力的和非盈利性的方式,來破解區域旅游發展中一些市場和政府都無力顧及、或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區域旅游合作的類型
1.水平合作。這是指企業在某一特定旅游活動內容上的平行合作,既可以是區域之間的旅游合作也可以是區域內部地區之間的合作。如區間和區內旅游企業在開發某一旅游資源、旅游延伸產品、旅游路線等旅游產品上的通力合作,或者在對區域旅游的價格、廣告、促銷上進行合作,或者互相為對方產品提供銷售渠道網絡等等。
2.垂直合作。主要是旅游企業在不同的旅游活動內容上的合作。不同的企業分別承擔不同的經營活動,最終組成合作優勢。如旅游開發部門與旅游營銷部門的合作、旅游開發部門與旅游公司的合作等,它們各自承擔一定的功能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著眼大區域,營造大環境,發展大旅游,形成整個區域的旅游聯動以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游客,也是區域旅游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3.交叉合作。交叉合作是兩者的綜合,主要是不同部門、不同行業圍繞旅游進行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是企業之間、產業之間、政企之問進行的全方位合作或全面合作。隨著競爭的激烈,企業多角化戰略的不斷應用,這種交叉合作已越來越為企業、政府所采用,這種形式也將成為今后旅游合作的主要形式。
三、區域旅游合作的機制
1.各地政府發揮行政管理部門的主導作用,努力克服市場失靈所造成的影響。加強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機制建立過程中組織、協調和引導的作用,可從根本上打破地區封鎖的格局,徹底改變各個行政區相對獨立、各自為政的局面,為區域旅游合作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環境。政府應用政策手段對區域旅游合作給予鼓勵和支持,比如,對區域旅游合作開發項目、跨區域的旅游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政策優惠、政策肯定。對于積極推進區域旅游合作的部門和領導的政績評價也應通過量化指標予以認可,以鼓勵區域旅游合作,保護區域合作,推動區域旅游合作。
2.調動各旅游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彌補政府失靈帶來的消極效應。各地之間的旅游企業和行業合作,是區域旅游合作的必要基礎。通過確立景區、賓館、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共同優惠制度和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引導和鼓勵異地的旅游投資者攜手合作,共同進行旅游資源和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各地政府通過推動在合作區域內有實力的旅游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旅游企業集團或組織,旅游企業之間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相互滲透,在區域范圍內開展旅游企業聯營、重組,如旅行社、飯店的集約、連鎖、景區點經營權的轉讓和聯合開發等,走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化、中型旅游企業專業化、小型旅游企業簇群化的發展道路。
3.中央政府利用自身權威,發揮在提供跨區域公共產品方面的優勢,破解在旅游區域合作中的“搭便車”現象。“搭便車”現象使各方合作主體彼此之間產生依賴感,降低了合作的可能性。解決該問題只能依靠外部的強制和補充,使經濟主體所付出的成本與所得的收益真正掛鉤,防止搭便車或不勞而獲。在這方面,中央政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通過進行整體規劃明確各地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引導各地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產業并形成互補發展的態勢,為各區域間的旅游合作奠定基礎。另外,通過法律法規等強制性規定界定排他性產權,迫使那些企圖搭便車的地方政府為自己的行為付費,最大限度地降低“搭便車”的可能性。最后,通過提供跨區域的公共產品降低地方政府的合作成本,解除合作方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楚義芳:旅游的空間經濟分析[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32
[2]張廣瑞等:2003~2005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33
[3]薛 瑩:對區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幾個基本問題的認識[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2):26~29
[4]馬曉冬:區域旅游合作與發展簡論[N].光明日報,2005,02,01(12)
[5]朱 彬等: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的博弈[N].經濟參考報.2005,08,09(20)
[6]馬曉冬 沈正平等:基于區域旅游合作的徐連旅游帶建設[J].人文地理,2005,20(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