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中國資訊行高校財經數據庫對我國1994年~2008年的汽車產業政策法規進行檢索,然后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運用SPSS軟件對其進行計量歸類,最后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并探討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政府政策法規 汽車產業發展 節能 環保
從各個角度進行汽車產業的研究風起云涌,政策角度的大都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針對某一具體政策進行探討和解讀以分析其利弊;二是結合當時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針對現有政策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三是通過汽車產業政策的國際比較得出我國汽車產業政策的改進方向。然而對于政策導向的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的探討卻鮮有論及。本文通過研究我國汽車產業政策法規的頒布情況在宏觀層面上追蹤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一、政策法規頒布數量趨勢分析
1994年~2008年期間,我國汽車產業政策法規頒布數量走勢呈現出明顯的“峰型”,如圖所示。
前五年(1994年~1998年)的政策法規數低位運行,共計107條,反映了政府對汽車產業處于低度干預階段。1994年之前,我國汽車產業置于政府行政管制之下,政府意志主導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我國汽車市場“散、亂、差”現象嚴重,汽車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專業化程度不高。
中間五年(1999年~2003年)政策法規數急劇上升,達到753條,反映了政府對汽車產業處于深度干預階段,原因在于這五年汽產業發展迅速,對GDP的貢獻率高、能帶動的就業量大、出口能力強、產業帶動效應大,一方面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強了干預程度;另一方面,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原來許多政策法規與 WTO基本原則相悖,加之外商進入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國家有必要制定政策法規在開放競爭的同時對我國部分弱勢產業行適時保護。
后五年(2004年~2008年)的政策法規數穩中有降,共計307條反映了政府對汽車產業政策趨向穩定和成熟,原因在于中間五年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引發了許多拭待解決的問題,如汽車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問題、交通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等,國家需要制定政策法規保證汽車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二、政策法規頒布單位分析
筆者對三個階段政策法規頒布的部門分布進行了比較。從我國汽車產業政策法規的頒布部門來看,我國政府多個職能部門都參與了政策法規的指導和運行過程,并呈現出以下特點:
1.從各階段頒布政策法規的主要部門來看,由協作的行為主體結合其頒布政策的內容可以窺探各階段汽車產業鏈的發展狀況。
前五年的政策法規主要由交通部、機械工業部、證券委、貿易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頒布,反映了政府干預的重點在市場規范及整治、汽車生產質量、汽車企業上市和國際國內貿易方面。
中間五年的政策法規主要由國家環保局、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局、貿易局、交通部、財政部和國務院頒布,反映了政府干預的重點在節能環保、汽車消費信貸、市場規范及整治方面。與前五年相比協作部門數量的增加反映了汽車發展產業鏈的完善,同時干預的對象有所不同,有了對節能環保和汽車保險的干預,反映了國家對節能環保和消費者利益的重視。
后五年的政策法規主要由財政部、商務部、質量監督檢疫局發改委、各級銀行、海關總署、工商行政管理局、稅務局和財政部頒布,反映了政府干預的重點在品牌管理、質量監督、新能源汽車生產、汽車金融、關稅稅率調整、市場規范和整治、消費稅等方面。與前一個階段相比,部門數雖未增加,但頒布政策法規數在五條以上的部門卻有所增加,說明了政策法規對汽車產業鏈的規范在追求全面的同時也有了針對性。
2.從各階段頒布政策法規數極少的部門來看,公安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技術監督局、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在各個階段頒布的政策法規數幾乎為零,說明國家在汽車安全、技術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重視不夠。
三、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縱觀1167項汽車政策法規的時間演變趨勢,結合所頒布汽車政策法規的內容,可以看出,我國汽車產業逐漸由單純的關注汽車生產到重視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汽車政策法規的發展趨勢勾畫出汽車產業的發展走向,主要體現為市場規范化程度提高。
加強對自主研發和汽車品牌的重視程度?!爱a業政策”明確提出品牌戰略,鼓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為汽車工業自主發展明確政策導向。根據有關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在汽車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重,在乘用車領域,2003年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2l%,2004年有所下降,為19%,但2005年,又提高到26%,2006年為25.68%,超越日韓、歐美車系。
更加重視環保節能。環保法規越來越嚴厲,新能源汽車研發蔚然成風,“產業政策”明確提出“鼓勵發展節能環保的小排量汽車”,于是《乘用車燃料消耗限值》出臺,《節能中長期規劃》也闡述了相同的引導方向。
汽車個人消費受到重視。政府鼓勵轎車進入家庭促進了汽車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利益,頒布了與消費者切身利益相關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
四、結束語
汽車產業政策法規對于汽車的發展具有導向性和制約性,隨著國家近年來對于節能、環保和自主開發等政策法規的頒布,我國對于節能環保和自主創新都頗為強調和重視。同時,國內很多汽車企業加強和提高自身的自主研發能力,并已取得了部分成效。
參考文獻:
[1]董 云 代 軍:后WTO時代新汽車產業政策分析[J].時代經貿,2006(42)
[2]過相延 過江鴻 馬 婕:以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構建我國汽車產業政策體系[J].企業經濟,2007(11)
[3]尹欒玉:從經濟性管制到社會性管制:汽車產業政策的未來走向[J].生產力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