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起源于心理學的心智模式理論為基礎,對知識型員工的心智模式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提出了以知識型員工的心智模式為基礎的知識型員工激勵策略。
[關鍵詞] 心智模式 知識型員工 激勵
每個人在自己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會有意或無意地建立起自己的心智模式,并按照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在不同情況下做出決策,作為企業關鍵性員工的知識型員工更是如此。企業為了獲得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對知識型員工的心智模式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做到有的放矢。
一、心智模式理論
心智模式概念源于心理學理論,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于1943年最早提出的,是指人們由于過去的人生經歷、習慣、知識素養、價值觀等形成的在內心深處看問題的心理圖式或心理模式,它對外界客觀事物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來的種種現象起著整理加工的作用。也就是說,它是深藏在人們思想深處的支配人們思考問題和采取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理論假設。通過對人的心智模式進行分析,能夠很好的了解人的心理活動并對其行為做出預期。
二、知識型員工的心智模式
知識型員工,是指具有從事生產、較強的獲取知識、信息以及處理、應用知識和信息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知識資本增值并以此作為職業的人。他們有著較高的文化教育和知識水平,可以將知識資本直接轉化為公司的經濟效益。他們顯示出了一些鮮明的特征:喜歡有創造性、挑戰性的工作;自主性強;流動意愿強;具有危機意識;具有更高的追求;注重工作環境等等。通過對知識型員工的了解,本文對知識型員工心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剖析。
1.“自我發展”的心智模式。與一般員工相比,知識型員工更加重視通過自我努力實現自我發展。他們把挑戰性的工作視為一種樂趣,,把實現挑戰性的目標視為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他們希望通過不斷學習來保持自身能力和價值,以滿足他們知識更新、事業發展的需要,實現知識、個體與事業的共同成長。
2.“工作成就感”的心智模式。知識型員工作為社會中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對事業有著執著地追求, 他們更多的追求來自工作本身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他們非常渴望通過高質量地完成有挑戰性的工作、出色的取得事業上的成就,來得到同行的肯定,獲得較好的聲譽。
3.“尊重與參與”的心智模式。在知識型員工內心深處,渴望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有著參與到組織日常管理及決策過程中的強烈的愿望。他們很希望組織能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并被組織授權賦能,來共同商討組織的重大問題,從而感知自己的利益與組織發展密切相關并因此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4.“公平與公正”的心智模式。此種心智模式主要體現在薪酬待遇方面。知識型員工期待一種能夠施展才華的公平的公正的良性的環境氛圍。在企業外部,要求社會評價體系合理承認其知識的效價,認可其“物有所值”。在企業內部,要求內部分配及時、公正,對個人貢獻做出正確的評價并給予合理的報酬。
5.“工作自主與流動性強”的心智模式。知識型員工較有主見有想法,不愿意被他人和傳統做法所左右,更不愿意受到較多的控制和約束。在工作目標既定后,他們希望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決定權,能夠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來有效地完成工作。如果他們因為有束縛感等其他原因而對現有的工作感到厭煩,或者是對新知識、新生事物產生向往,他們就會表現出不穩定的流動性的意愿。
三、基于心智模式的知識型員工激勵
哈佛大學的管理學教授詹姆斯說:“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揮不過20%~30%,如果施以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則可以發揮到80%~90%。”因此,組織應當在對知識型員工的心智模式分析的基礎之上,在以下四個方面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激勵。
1.建立符合知識型員工心智模式的工作激勵。工作激勵應該從三方面考慮。首先工作要有挑戰性。通過讓知識型員工高質量地完成有挑戰性的工作,出色的取得事業上的成就,滿足其“高成就感”。其次,建立能夠讓知識型員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再次,可以實施內部流通制度。使知識型員工通過工作崗位的輪換等其他方式獲得內部流通,以減少離職傾向,滿足其“流動性強”的心智模式。
2.實現知識型員工“自我發展”的激勵。首先,企業要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意愿,讓他們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組織中的發展前途,他們才有動力為企業盡心盡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與企業結成長期合作、榮辱與共的伙伴關系。其次,企業應健全人才開發和培養機制,為員工提供系統的培訓和學習的機會,使知識型員工能夠及時更新知識和提高技能。
3.滿足知識型員工薪酬需求的激勵。在當今時代,薪酬具有了更豐富的涵義。薪酬不僅表現為工資、獎金和福利,還包括機會、職權、信息分享、股票、股權、期權和榮譽,甚至特殊的獎勵,如帶薪休假等。因此,企業要將基本工資、獎金等短期激勵薪酬和股票期權、認股權、股份獎勵等長期激勵薪酬相結合。而且,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 合理地評估知識型員工的勞動成果, 一份體現自我價值的公平、合理的報酬是吸引和留住知識型員工的一個重要前提。
4.提供良好工作環境氛圍的激勵。“以人為本,尊重人性”是現代企業管理最重要的理念。企業要努力培育和創造出一種強烈的、長期服務意愿、自主與協作并存的合作型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活力和企業的凝聚力,強化管理體系的綜合運作能力,使得企業既能尊重個性,又能團結協作,為知識型人才的成長、自主和發展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自主創新、團隊的企業文化氛圍,最終必然有利于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剛:企業心智模式及其管理[J].企業研究,2003(23):28~30
[2]于龍飛:論知識型員工激勵[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5
[3]張國旺 陳曉紅:知識型員工激勵問題淺析[J].經營與管理,2008,(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