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該研究通過員工工作價值問卷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研究表明員工工作價值包括舒適度和安全性、自我實現與發展、地位和獨立性三個因子。
[關鍵詞] 工作價值 因素分析 結構方程
一、理論回顧
在組織心理學和工業心理學中,工作價值是激發個體選擇某種職業或工作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Super (1970)將工作價值定義為個體為滿足自身內在的需要而想要達到的目標。Feather (1982)認為工作價值是一系列動機的集合。Brown(2002)認為工作價值是個體希望通過參與工作過程而獲得的滿意結果。這些定義一致地將工作價值描述為個體從工作中獲得的重要的有價值的結果。
不僅工作價值的定義多種多樣,對于工作價值的測量方法也是各式各樣。在眾多測量工作價值的工具中,最流行的是Super’s(1970)的工作價值調查表WVI。這個工作價值調查表采用45個指標測量了工作價值的15個重要特征:智力激勵、利他主義、感覺、獨立性、創造性、成就感、經濟回報、聲望、管理、安全性、管理(監督)關系、同事、環境、多樣性和生活方式。
二、研究方法
該研究的工作價值指標設計采用關鍵事件訪談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方法進行,此次主要訪談對象為重慶市典型企業員工。經過訪談、分析及文獻研究,我們初步認為舒適度和安全性、自我實現與發展、地位和獨立性為工作價值要素,根據這些要素編制工作價值調查問卷,問卷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形式。
我們對重慶地區代表性企業共發放調查問卷230份,實際收回210份,回收率是91.3%,其中有效問卷192份。我們將這192個樣本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用作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3.0 和Lisrel8.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三、結果分析
1.員工工作價值探索性因素分析
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正交極大旋轉法對第一組共92個樣本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進行因素分析前,首先檢驗樣本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判定的指標通常有兩個,即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檢驗的χ2值。根據學者Kaiser(1974)的觀點,如果KMO<0.5時,較不易進行因素分析。本樣本的KMO=0.847,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值為1472.041,df=190,p<0.001,達到了非常顯著的水平,也表明適合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過程中,主要參照各個項目的共同度和因素負荷值。原則上是選取項目共同度高、因素負荷值高的項目,刪除項目共同度低、因素負荷值低的項目。根據主成分分析成果,以特征值≥1為原則抽取因子,確定量表被抽取的、可解釋的有效因子有3個,共20個項目,方差累積貢獻率為51.386%。數據結果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組成因子1的項目主要涉及到員工的工作地位和相對獨立性,如在組織中承擔獨立且責任重大的工作、受人尊敬、能夠管理他人并有機會參與高層管理、薪酬提升空間大等,包含Q14、Q15、Q16、Q17、Q18、Q19、Q20共7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負荷均在0.43以上,我們稱之為地位和獨立性。
組成因子2的項目主要涉及到員工在企業中的能力開發和發展,如工作內容和方式的多樣性、能夠激發自身潛力、組織氛圍融洽、從事工作的利他性等,包含Q6、Q7、Q8、Q9、Q10、Q11、Q12、Q13共8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負荷均在0.43以上,我們稱之為自我實現和發展。
組成因子3的項目主要涉及到員工工作條件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如工作環境舒適、工作時間規律、安全性高等,包含Q1、Q2、Q3、Q4、Q5共5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負荷均在0.53以上,我們稱之為舒適度和安全性。
該研究信度分析采用內部一致性的Cronbach’s α值來描述。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8,表明屬于高信度,盡管因子1、因子2和因子3的信度系數比總量表信度系數低,但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因此,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從效度上來看,企業員工工作價值是由3個維度構成,結構清晰,因子負荷值均在0.43以上,其總方差解釋量達到51.386%。因此,該量表同時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2.員工工作價值驗證性因素分析
根據員工工作價值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運用Lisreel8.70統計軟件對第二組的100個樣本數據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輸出的企業員工工作價值模型的擬合指數χ2/df=2.56<3,表明整體擬合度比較好;擬合優度指數GFI等于0.81;非正態擬合指數NNFI、增加擬合優度指數IFI、擬合指數CFI都大于0.9;近似誤差指數RMSEA等于0.067<0.10。綜合表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工作價值結構模型是比較理想的。
四、結論
此次研究通過對樣本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出我國企業員工工作價值的結構維度由地位和獨立性、自我實現與發展、舒適度和安全性三個因子構成。研究結果在自我實現與發展維度和舒適度和安全性維度上是與國外研究基本一致的,但是地位和獨立性維度在國內外相關研究中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將其作為自我實現與發展維度的一個指標。我們在借鑒國外關于工作價值結構測量先進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把工作價值分為三個維度,經過驗證,這樣的模型很好的擬合了數據,是對國內外相關理論的較好補充。
參考文獻:
[1]Super, D. E. “Work values inventory”. Boston, MA: Houghton-Mifflin.1970
[2]Porfeli, E. J.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developmental–contextual model of work values during adolescence”.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2004
[3]馮 明: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前沿理論與實證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3
[4]侯杰泰 溫忠麟 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