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企業必須在同等條件下與外來企業競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會計核算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本文從中小企業自身特點出發,重點分析了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 會計規范化 問題 建議
中小企業是指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一般具有靈活性,富有創新能力,而且工作效率比較高,但由于企業規模小,業務比較單一,而且一般情況下組織結構比較簡單,組織制度也不嚴密,人員十分有限,因此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而其在經營過程中,為了企業自身利益,往往有通過逃避納稅、逃廢債務的方式增加財富的愿望,而以上這些特點,也決定了我國中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必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會計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1.不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和聘用會計人員。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但目前一些中小企業根本不設置會計機構,或者雖設置了會計機構,但是層次不清、分工不明。在會計人員任用上,會計無證上崗現象嚴重,最常見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親屬當出納,僅聘用兼職會計定期來做賬,使得會計管理缺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操作淡化。另外,會計人員頻繁更換,不按規定辦理會計工作的交接手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
2.原始憑證的取得與使用不合法、不規范。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報銷手續不規范,在取得與使用原始憑證時不規范、不合法,用收款憑證或出庫單代替銷售收入憑證,用白條、收條或不符合規定的票據作為付款憑證的現象比比皆是。
3.賬目設置不規范,會計核算違規操作現象嚴重。許多中小企業根本不設賬而是以票代帳,或者雖然設置了賬簿,但賬目管理相當混亂,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設兩套賬或多套賬。管理者大多只注重經營業務的管理而不關心財務核算,造成會計核算隨意性大,費用列支不準確,會計核算常違規操作,隨意調整成本,人為操縱利潤等情形時有出現。
4.制度缺失,內部會計控制無序,監督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總的來說殘缺不全,這些不健全的內控制度給企業帶了很多負面影響,既損害了企業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業資產流失、浪費嚴重、經營管理混亂,也導致外部監督困難重重,會計監督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5.企業產權與個人財產界限不清,會計核算困難。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遠不如大企業那樣明顯,尤其中小企業中的民營企業就更是如此,這些企業的投資者就是經營者,其企業財產與個人家庭財產經常會發生相互占用的情況,這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二、加強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改進和規范:
1.提高中小企業管理者對會計規范化的認識。會計規范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程度,因此一定要讓他們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興衰這個道理,幫助他們更新觀念,根據《會計基礎規范化》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設置會計機構,配備相應的會計人員,做好會計工作規范化,強化對財務的管理。加強法制建設,增強中小企業負責人的法制意識,使企業負責人明確認識到自己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應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促使單位負責人重視會計工作。
2.加強教育,大力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會計規范化程度的高低,因此必須下大力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1)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品質,會計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很高的道德素質,如果會計人員不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就可能會一味按照單位負責人的意愿去做,就很難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2)必須要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通過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積累經驗、提高素質,以此保證會計人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他們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
3.建立健全各項內控制度,加強內部會計監督。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實行會計監督,內部會計監督要求會計人員對本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并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針對當前企業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根據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明確規定企業各級機構職責和具體崗位職責,制定一套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作用正常發揮。
4.充分發揮財政、稅務、審計等國家部門的監管力度,加強外部監督。我國的會計監督是由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組成的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其中前兩種屬于外部監督。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來看,要想實現會計規范化,必須借助財政、稅務、審計等外部監督,督促中小企業按照《會計法》、《小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并加強工作指導。
5.加快會計電算化進程,為會計規范化提供強有力保障。實行會計電算化可以大大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推進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程度。因此,必須加快中小企業的會計電算化進程,一方面加快中小企業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投入;另一方面不斷加強對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電算化培訓,使其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總之,加速推進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必將使中小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健康有序地發展,對于促進市場競爭、增加就業、方便群眾生活、推進技術革新和國民經濟發展以及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