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現狀入手,總結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特點,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然后指明了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環境績效審計方法 現狀 發展方向
一、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現狀
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形成權威的觀點和比較成熟的方法,仍處于一種摸索階段,其主要觀點和方法如下:
1.對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必要性的研究。宋尉在深化環境審計的思考中提到環境審計是一種新型審計,必須了解環境審計方法才能搞好環境審計。陳思維認為環境審計方法不僅具有豐富的內涵,而且在審計學科與審計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對環境審計方法進行系統研究,不僅有助于完善審計學科體系,而且有助于指導環境審計工作的實踐。
2.對采用常規審計方法的研究。關于環境績效審計的方法,大家一致認為常規的審計方法通常也適用于環境績效審計,但沒有學者結合環境審計的特色展開詳述。持有此觀點和方法的學者如下:辛金國、邢小玲在試論環境審計報告時指出,常規的審計方法如觀察、函證、檢查等也適用于環境績效審計。西南科技大學課題組在我國環境審計運行模式中提到環境審計的方法有審閱法、驗證法、復算法、觀察法、分析法等。
3.對借用相關學科方法的研究。關于借用相關學科方法尤其是環境經濟學、環境工程學的方法,多數學者的觀點一致的,典型觀點如下:浙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在開展我國環境審計的構想中提到開展環境績效審計還應引入相關學科的方法,如經濟學中的費用效益分析法、環境經濟評價法等。辛金國、邢小玲在試論環境審計報告時指出,除運用一般的審計方法外,如需要也可運用環境經濟學的費用效益分析法、經濟評價法等方法。
4.對環境績效審計人員要求的研究。王志哲、馬家平在試論實行環境審計的歷史必然性及其審計方法中提到環境績效審計是一項勢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的歷史性任務,需要環境審計部門與有關環境管理部門的通力協作,需要環境審計人員學會運用多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研究各種新的環境審計方法,才能做好這項關系到千秋萬代的大事。
二、對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評價
1.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特點。(1)認識到了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必要性。在某種意義上說環境績效審計技術與方法的缺乏阻礙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的開展。(2)繼承了常規審計方法。各位學者都提到環境審計作為審計學的一個分支,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常規審計方法也適用于環境績效審計,只是在考慮相關環境因素的基礎上加以運用。(3)吸收了相關學科的方法。尤其是借用其他學科如環境經濟學的方法,如費用——效益分析法,用以計量分析建設項目的全部影響,包括間接的、無形的、或者是難以計量的影響。然后對方案或建設項目的全部費用和效益加以比較,然后做出決策。(4)介紹與借鑒了國外環境審計方法。因此借鑒國外比較成熟的環境績效審計方法對指導和完善我國環境績效審計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同時也豐富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體系。(5)認識到環境績效審計對審計人員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審計人員不僅具備一般的財經審計理論,而且要有環境學、環境經濟學、環境工程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
2.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不足。(1)與相關學科融合不夠。(2)缺少對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定義、適用條件等的系統研究。 多數方法沒有突出環境審計獨有的特色,泛泛而談的比較多,具體深入地研究環境審計方法使用的比較少。(3)借鑒國外經驗具有盲目性。與我國現實狀況的結合方面有所欠缺,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移植,應確實將適合我國國情有借鑒意義的部分吸收過來,體現中國特色。(4)操作性不強。 (5)研究方法基本上局限于規范研究。規范研究傾向于理論的歸納,而理論只有來源于實踐才能高于實踐,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
三、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注意事項
1.要與環境審計的具體內容相結合。目前我國在環境審計尤其是環境績效審計方面開展得還很少,實踐經驗也不多,前面提到過關于環境績效審計方法只是點到為止,指導性不強,普遍反映技術與方法的缺乏是現今環境績效審計面臨的最大障礙,因此筆者建議,在進行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時,要盡可能與我國環境績效審計內容結合起來,增強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指導性和操作性。環境績效審計主要對環境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審計。
2.要更好融合相關學科的方法。要做好環境項目的評價和鑒證工作,就要把對環境項目的評價與鑒證工作應與環境經濟學的評價方法結合起來,建立切實可行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和非財務指標評價體系,達到更好的指導環境審計實踐的目的。
3.研究內容要強調可操作性。進行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時應重點研究每種方法的定義、內容或公式、適用范圍、應用時的注意事項,從而使環境績效審計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
4.正確借鑒國外環境績效審計方法。借鑒國外的環境績效審計方法,但不能盲目照搬,必須領會其實質并結合我國國情和環境績效審計的具體內容,找出自己的特色,到達為我所用的目的。因為國外尤其美國和我國環境績效審計的起因不同。借鑒國外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時候一定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
5.要與實證研究相結合。關于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規范研究,難以達到指導實踐的目的。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屬于應用理論的研究,只有更好地與我國的環境績效審計實踐結合起來,進行實證研究才能在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從而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國的環境績效審計。因此筆者建議在今后關于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研究時應更多的傾向于實證研究,積極采用案例研究和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韓競一、呂永龍等 中國環境審計實務問卷調查及初步分析.《審計研究》,2005 .第4期
[2]耿建新,環境會計、環境審計及其實施方略探討.《會計之友》,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