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關系型融資具有提高融資效率、增加中小企業貸款可獲得性,以及具有宣告效應等優勢。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是否適宜關系型融資業務的發展?本文用事件分析法,計算并比較了兩類銀行貸款公告——新簽貸款公告和后續貸款公告——的信息含量,發現兩類貸款公告都會對資本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但后續貸款公告的信息含量明顯更大。這說明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與保持距離型融資業務相比,關系型融資對于解決銀企信息交流、提高融資效率的作用更大。
[關鍵詞] 關系型融資 銀行貸款公告 事件分析法
加入WTO以來,我國人民幣業務逐步放開,我國金融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在資本勢力、資產質量、經營管理水平、業務創新能力等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均處于劣勢。在這種情形之下,關系型融資制度對于提高銀行競爭力的作用對于我國商業銀行參與競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銀行可以考慮將業務發展重點放到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上來,大力發展關系型融資業務,爭取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1.數據來源和樣本選擇
本文的研究樣本來源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上2007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研究中涉及的數據來自滬深兩市A股市場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對外公告及其股票價格,其中公告來源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zse.cn以及和訊財經網www.hexun.com,個股每日收盤價、深圳綜合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數據來自CCER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庫系統(www.ccerdata.com)。本研究借助了Excel 2003和Eviews 5.0計量軟件。
自2004年1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共手工收集得到滬深A股市場上市公司純粹的銀行貸款公告90個,其中冠城大通、鳳竹紡織、飛亞達A等公司發布了一個以上的貸款公告,為了排除這些公告之間的相互影響,把這些公司貸款公告發布時間相隔60個交易日以內的共20個貸款公告剔除,剔除后剩余70個樣本。
筆者將上市公司債務重組、貸款展期以及在可以在貸款公告中確定是后續貸款的貸款定義為續簽貸款,其余定義為新簽貸款,按照這一定義標準,新簽貸款的樣本量為42,續簽貸款共有28個樣本。表一給出了樣本分類情況的統計表。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事件分析法,對上市公司獲得銀行貸款公告的效應進行實證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中,企業獲得銀行貸款信息的對外公告看做是事件,定義每一個樣本股票獲得銀行貸款的對外公告日為第0日(如果該日為非交易日,定義其隨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為第0日),并選擇[-1,0]作為事件窗,選擇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公告前第-60日到第-21日[-60,-21]作為估計窗。
(1)異常收益的計算
本文采用市場模型計算事件期的異常收益,其計算方法如下:
首先,運用估計期內的日收益率數據,對樣本股票用最小二乘法(OLS)回歸市場模型的參數α、β:
其中,,Rit為第i只股票在第t天的實際收益率,Rmt指t時期市場投資組合的收益率(本文中采用深圳成分指數),αi、βi為市場模型的參數,可由最小二乘法得出其估計值。
其次,假定和在整個事件窗中保持不變,計算樣本股票的期望收益率ERit和超額收益率ARit:
最后,計算事件窗口內,第i只股票在事件期t∈[-1,0]累計超額收益率CARit,每個事件日t橫截面所有N個股票(N為樣本個數)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t和事件期[-1,0]的所有股票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1,0:
,,
(2)平均超額收益率AARt和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1,0顯著性檢驗。通過檢驗事件窗口內時點t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t的均值是否為0,或截至t時點的累計超額收益率CARt的均值是否為0,可以檢驗事件發生對股價是否產生影響。即對于時點t,零假設為:
H0∶AARt=0(或CARt=0)
其檢驗統計量為傳統的t檢驗,分別為:
其中,
其中,
在H0為真時,統計量TAAR~t(N-1),設定顯著性水平α,通過上述公式對事件窗口內每一時點(t=T0+1,…,0, …T2)的AARt和CARt進行檢驗,若計算出的t統計量大于臨界值,則拒絕零假設,表明所研究事件的發生或信息的披露對股價產生了影響,否則,若計算出的t統計量小于臨界值,則接受零假設,即所研究事件的發生或信息的披露對股價沒有影響。
二、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
表二給出了事件期總樣本、新簽貸款樣本和后續貸款樣本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t、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t及其檢驗統計量TAAR-1 、TAAR0、TCAR。
* 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
**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
如表二所示,所有樣本在事件窗[-1,0]內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1、AAR0-以及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t均為正,其在第0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0的檢驗統計量TAAR0在統計上不顯著,但其在第-1天的檢驗統計量TAAR-1和其在整個事件期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的檢驗統計量TCAR均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這明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信息在公告前就引起了企業股價的顯著上升,在公告當天企業股票價格仍繼續上升但已經不那么明顯。這一點和以上所述經濟理論以及國外學者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說明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上,企業獲得銀行貸款信息對股票價格具有正的傳遞效應。
新簽貸款樣本和后續貸款樣本在第-1天、第0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和在整個事件期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均為正值,相應地,它們的t檢驗統計量也是正的。值得注意的是,后續貸款樣本在第-1天、第0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均比新簽貸款樣本的大,尤其是第-1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后續貸款樣本比新簽貸款樣本的大得多,其t檢驗統計量TAAR-1更是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相應地,兩類樣本在整個事件期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t都是正的,后續貸款樣本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t比新簽貸款樣本的大,并且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國上市公司獲得銀行后續貸款的信息會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出明顯的積極信號,與上市公司獲得銀行新簽貸款的信息的對外公告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獲得銀行后續貸款的信息含量更大,這驗證了本文在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假設——企業獲得了關系銀行再貸款的信息會對資本市場發出積極的信號——是成立的。
參考文獻:
[1]劉紅忠:2003:《金融市場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2]彭文平:2004:《關系型融資理論述評》,《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4年第6期(總第116期)
[3]蘭 瑩:2002:《關系型融資的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