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面對經濟與金融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現實情況下,如何改革現有的銀行制度,以增強機構的經營競爭能力,盡可能避免銀行危機,是擺在我們金融業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國外銀行的做法,結合銀行經營基金管理業務幾年來的情況,談了自己的一些認識。
[關鍵詞] 商業銀行 基金經驗
隨著加入WTO的承諾的過渡期結束,外資銀行紛紛進入我國,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從國內來看,目前全國居民儲蓄率居高不下,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經濟出現過熱的苗頭。面臨外資銀行管理經驗豐富和資金實力雄厚的挑戰,面臨國內高儲蓄率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我國商業銀行應該怎樣應對這些風險?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應借鑒國外商業銀行基金經營業務管理的經驗,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與其進行競爭,積極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管理,從而獲得新的效益增長點。
一、國外商業銀行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管理的現狀
投資基金作為一種社會化的理財工具,必然與作為金融市場主要中介的商業銀行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國外投資基金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歷程,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發達國家和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各國的法律和經濟政策逐步放寬,商業銀行與投資基金進入了全面合作的黃金時期。
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長期的資本運作中,商業銀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與投資基金的長期業務合作,在收入結構、業務范圍、參與形式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1.國外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以美國為例。1984年~1999年間,美國銀行業非利息收人占純營業收入的比重,在資產規模大于10億美元的銀行中從16%上升到26.8%,在資產規模小于10億美元的銀行中這一比重更是由29%上升到46.2%,而其中構成非利息收入的一個重要部分正是投資基金收入。作為美國最早從事基金托管業務的道富銀行,20世紀90年代末其托管和管理的基金資產達6.5萬億美元,在其收入構成中,機構投資者服務收入占71%,投資管理收入占20%,而存貸等傳統業務收入僅占9%。
2.國外商業銀行參與基金業務的范圍迅速擴大。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參與基金業務有一個過程,早先的商業銀行只能作為基金受托人介入投資基金業務,監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基金業務范圍相當單一。隨著金融一體化與金融自由化浪潮的興起,商業銀行參與基金業務的范圍不斷擴大。現今商業銀行已有能力向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基金服務,包括基金咨詢、托管、融券、投資管理、現金管理、績效分析等,基本上涵蓋了基金管理公司的業務范圍。
3.國外商業銀行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商業銀行原先作為獨立的法律實體,與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簽訂合同進行業務合作,其本質是一種委托契約安排。隨著商業銀行跨業經營步伐的加快以及與基金長期合作取得經驗,商業銀行意識到要提高經營效率,必須開展多元化服務,于是開始大規模參股基金管理公司,有條件的銀行甚至直接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或直接進行基金管理業務,其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的方式由契約式合作逐漸向股權式安排過渡。
二、對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管理的啟示
隨著近幾年來我國居民閑散資金增多,儲蓄率日益趨高,商業銀行基金管理成了學術界關心的話題。我國商業銀行完全有條件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借鑒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參與基金經營業務管理的經驗,可以得到如下有益啟示。
1.它直接有利于建設和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后,可發起各種專門類型的基金,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和各類債券型基金以及股權投資基金。這幾種基金可適度交叉,當前階段可以側重于債券型基金。利用商業銀行客戶資源、網點、資金運作、基金托管、結算等優勢的優勢,投資次級債券、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以及企業債券等固定收益證券,吸引個人投資者購買。這樣一來,今后除了股市之外,還可以通過債券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能夠減少股市擴容的壓力。在條件比較成熟后,商業銀行可以進一步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帶動產業投資基金和股票投資基金的發展。因而,允許商業銀行涉足基金業務,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協調發展,能夠直接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與發展,為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平臺。
2.就商業銀行本身來講,這項改革措施顯然有利于穩步推進商業銀行改革,通過分流部分儲蓄資金來減輕銀行業所背負的風險,增強銀行機構的競爭能力。近期頒布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商業銀行法》已經為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奠定了法律基礎,盡管中國在一段時間內仍要堅持分業經營與監管的方針,但法律并不排除“法人分業、集團綜合”的模式,已經有的中信、光大、平安等帶有金融控股公司雛形的機構,就是通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不同經營機構來經營不同金融業務。同時,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幾年來開辦基金托管和代銷業務,積累了不少業務經驗,已經具備拓展基金業務的基本管理素質與技能。
從長遠趨勢看,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將大大提速金融控股集團模式的發展。從近期來看,銀行拓展基金業務,能夠有效穩定客戶資源,適當彌補客戶分流帶來的存款損失,增加銀行非利息收入,逐步減少和國際銀行間的差距。近年來由于大力發展證券投資基金,銀行儲蓄在明顯分流。允許銀行自己設立基金公司,則可以增強銀行機構的業務手段,把客戶留住,增加銀行收入。特別是現在國內銀行的收入來源太單一,主要靠存貸差。發展基金業務將使銀行在穩定客戶資源的同時,又能改變銀行收入的結構。這對銀行來說,顯然是一大利好。
參考文獻:
李庚寅 曾林陽:投資基金制度與商業銀行制度的比較分析.北方經濟,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