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外商在華投資逐漸增長,特別是在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領域,外商直接投資為我國帶來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也對我國就業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通過計量模型分析服務業FDI對我國第三產業就業的影響并得出結論,鼓勵引進服務業FDI促進我國就業的增加。
[關鍵詞] FDI 就業 服務業
伴隨我國頒布一批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法規和條例,我國服務業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呈快速增長態勢,合同外資金額大幅上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重呈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計算得到
而在吸收就業量方面,1978年以來,我國服務業吸收的勞動力相比第一、第二產業增長最快。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1978年~1996年服務業勞動力平均增長率為7.6%,第一、第二產業分別為1.6%和5.0%;進入20世紀90年代,在第一產業勞動力出現負增長(-1.8%)、第二產業勞動力增長緩慢(3.0%)的情況下,服務業勞動力增長依然保持了7.6%。說明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吸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服務業在我國就業中所占的比重除個別年份外一直在不斷提高,1952年為9.1%,2005年提高到31.4%,人數為18432萬。服務業不僅吸納了大量的新增勞動力,而且還吸納了部分第一、第二產業轉移的勞動力,從1994年開始,服務業吸納的就業人數超過第二產業,正逐步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
下面用計量模型討論我國服務業FDI與服務業就業的關系
我們的實證研究選取1997年~2005年相關數據作為樣本區間,數據全部來自《中國統計年鑒》相應年份。
建立模型LNL=C(1)*LnSRFDI+C(2)
L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SRFDI為外商對我國服務業直接投資額;C1為系數,C2為誤差項。該模型研究我國服務業FDI的流入對我國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就業人數的關系。通過EVIEWS, 得到 :
LnL=0.04003027655*LnSRFDI+2.790652722
N=9,R2=0.25
我們可以看到,R2為0.25,說明該模型只解釋了25%的服務業就業人數的影響,當然,影響我國第三產業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國內的投資,國家的政策等等。但是至少從這個簡單的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正相關的關系:服務業FDI每增長1%,服務業就業人數增長0.04%。但是這個數值也是比較小的,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投資者主要是港澳臺的中小投資者,他們的主要投資動機:一是政府的優惠政策;二是大陸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其投資行業主要為旅游業、娛樂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等資金需要相對較少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會帶來就業數量的增加。而加入WTO以來,隨著我國的金融業等行業的逐步開放,外商投資大量投向房地產等投機性強或者金融保險等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對就業量的拉動作用就相當有限了。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服務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會逐步加大,吸納的就業量也將遠遠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 而且在今后幾年, 吸引外資增長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我國將如實履行承諾進一步開放服務業, 在吸引服務業外商投資上有很大潛力。因此, 目前重要的是正確科學地分析環境, 建立和強化自己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針對外商直接投資制定有效的引導、管理和控制措施, 最大限度地利用服務業外商投資。
服務業的FDI必然會帶動服務業的發展,而服務業的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勞動力需求的增加。通過對FDI 流入對我國就業情況的影響分析可見,FDI 對我國就業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積極影響。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大力引進服務業的FDI。
參考文獻:
[1]趙書華 宋 征.服務業跨國公司在華直接投資的經濟效應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6(1)
[2]薛敬孝 韓 燕.服務業FDI對我國就業的影響[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3]唐 琳 張 誠:FDI對東道國就業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分析[J].當代財經,2006(5)
[4]孫海霞: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就業總量的影響[J].經濟與管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