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旅游形象競爭、合作現狀分析,提出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旅游形象競合模式。
[關鍵詞] 旅游形象 競合模式 沿海城市 京津 河北省
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河北省沿海的三個城市秦皇島、滄州和唐山并沒有如長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城市一樣發揮出極為重要的核心功能和輻射功能。這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區位密切相關。因此,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及資源優勢,提升河北沿海城市及京津城市的旅游形象,加強城市之間的合作,既能帶動所研究城市旅游業向縱深發展,也能促進相關產業的興盛。同時,河北沿海城市及京津區域旅游競爭力的增強,潛在的對周邊地區起到輻射作用,形成共贏局面,從而促進整體京津冀經濟圈的繁榮和發展。
一、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旅游形象競爭現狀分析
京津城市與河北省沿海城市之間的旅游形象具有差異性及相對獨立性,主要從兩者的區位、資源、產品、經濟、社會等五個層面入手了解它們之間的競爭狀況。
1.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區位比較分析
河北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的自然區位各具特色。秦皇島: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省葫蘆島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發展潛力的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唐山: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與北京、天津毗鄰,是通極華北和東北的咽喉,具備了既環渤海又環京津的雙重優勢。滄州:處于渤海灣的中心地帶,有著130公里海岸線。東臨渤海、北連京津,是河北“東出西聯”的橋頭堡。北京:處于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東南部屬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西部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北部、東北部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北枕燕山,北與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海岸線長約133公里。
2.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資源比較分析
秦皇島: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山、海、關、城、湖、林、洞、泉,種類齊全,各具特色,交相輝映,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藍天與綠地相映,碧海與金沙成趣,素有“京津后花園”之美譽。擁有國家5A級景區1處。
唐山:擁有海島,清東陵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在建的曹妃甸工業區規劃著工業旅游。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規劃出有海濱、海島的冀東海濱游,有行宮、皇陵的皇家文化游等特色鮮明的線路。
滄州是一座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鐵獅子象征著它的古老文明,又稱“獅城”。中國吳橋雜技大世界被國家旅游局列入民俗旅游景點。滄州鐵獅子、清真北大寺是國家、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白洋淀素有“華北明珠”之稱。
北京: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達200多處,全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國家文物單位42個,國家5A級景區4處。
天津:歷史遺址多、出土文物豐富,有40處國家級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2處。天津的建筑具有古建筑和現代建筑并存的特色,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有馳名天下的四大民間藝術等。
通過以上比較,可看出河北省沿海各城市與京津城市之間在旅游資源賦存上既相互依存,也相互替代,且個別城市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如北京,作為首都,并具有5項世界文化遺產;秦皇島,首批優秀旅游城市,雖然經濟基礎相對較弱,但憑借其擁有的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后勁十足;天津的歷史及文化特色,造就了其特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3.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產品比較分析
秦皇島:觀光旅游(山水風光、名勝古跡)、度假旅游、海濱旅游、商務旅游、康體旅游。唐山:觀光旅游(名勝古跡)、商務旅游、海濱旅游、工業旅游。滄州:民俗旅游、文化旅游、海濱旅游、觀光旅游(名勝古跡)。北京:觀光旅游(名勝古跡,山水風光)、度假旅游、商務旅游、藝術欣賞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天津:觀光旅游(名勝古跡)、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商務旅游。
由以上比較可知,一方面,河北省各沿海城市及京津城市因其地理條件和氣候特點的相似性,都推出了較為類似的旅游產品。如秦皇島、唐山、滄州、北京、天津等均推出觀光旅游產品;秦皇島、唐山和滄州屬于沿海城市,均從不同角度推出海濱旅游,由此形成爭奪同類旅游客源的競爭態勢;另一方面,各城市根據自身的特色,推出一系列獨特的旅游產品,這些特色的旅游產品均成為各城市吸引國內外旅游客源的競爭優勢。
4.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旅游形象發展的經濟基礎
考慮到河北各沿海城市及京津城市所處的區域作為中國三大區域之一,以及各項指標的可比性,把中國的整體情況也進行比較,能更充分地說明問題。 以2007年數據說明中國、秦皇島、唐山、滄州、北京、天津的人均GDP數值及比較情況。北京的人均GDP達到7332美元,在所研究各城市中經濟最發達,天津以5983美元位居其次,唐山人均GDP5099美元,位居第三,而滄州的人均GDP在五大城市中最低,是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最低的城市。秦皇島人均GDP為3121美元,排在第四位,而中國人均GDP為2042美元,排在末位,這就表明本項目中所研究城市人均GDP均高于我國的人均GDP,具有發展的經濟優勢。
二、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旅游形象合作現狀分析
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處于我國三大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中,提升各城市的旅游形象,促進城市之間的合作的概念由來已久,雖然仍有待進一步實質性的進展,但已漸入佳境。北京、天津與河北省沿海城市,特別是唐山、秦皇島,在旅游規劃、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建立應急處理機制、推進旅游便利化、建設無障礙旅游區、交通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很大進展,彼此加強了交流與溝通,積累了經驗和做法。例如,河北省三大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所處的京津冀旅游圈通過舉行互動宣傳促銷活動及舉辦各種旅游宣傳促銷會議等形式,有效推進河北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客源的互動和市場的繁榮。如新加坡華鼎集團與秦皇島、北京等聯合舉辦“長城與大海對話” 大型活動。推出徒步長城(北京、承德、唐山、秦皇島、天津)八日游等旅游線路。
三、河北省沿海城市與京津旅游形象競合模式
競合是建立在獨特主導產品上的合作,河北沿海城市和京津城市應從共同提升旅游形象出發,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突出特點,打出品牌,創出精品。
1.點的競合模式,即各城市具有絕對優勢的旅游產品的競合
根據河北沿海城市與京津城市旅游發展格局,點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三大支點的競爭。作為該區域的中心,北京旨在創建國際旅游大都市,天津力圖打造飲食文化和購物的天堂,秦皇島作為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以游覽娛樂作為其主打優勢。
2.點線結合的競合模式,即各城市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實現線路聯合。
遵循點軸發展規律,以點帶線,增強輻射功能,打破地區壁壘,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鏈接天津及河北沿海城市的區域旅游線路和相互連接的旅游網絡。中心線路為從北京出發,經天津、唐山、秦皇島,西線為從北京出發,經天津到達滄州。因此各城市不但要抓好自身旅游產品的開發和組合,以發揮其競爭優勢,還要積極搞好各城市旅游產品的聯合,從而突出該區域旅游形象的整體優勢。
3.點線面結合的競合模式,即從點到線到面的開發。
根據河北沿海城市及京津城市的格局,實施點線面結合的旅游形象發展空間競合應緊密結合以下條件進行:
(1)建立京津秦旅游圈:進一步拓寬旅游線路,加強旅游景點之間的合作。秦皇島作為河北省重要的沿海旅游城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娛樂設施,而京津城市同樣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內涵,因此雙方應加強旅游合作,開發旅游精品,促進各自經典旅游景點間線路的暢通。
(2)建立京津唐旅游圈:構筑特色人文-工業旅游區。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經濟發達,而唐山的工業經濟尤為發達,因此,構筑該旅游圈,應將特色放在其獨具特色的工業旅游上,三大城市應以資本為紐帶,以共贏為目標,整合三大城市相關的特色旅游產品。以海、陸、空旅游航線為載體,連接中國華北廣大市場,聯合推出系列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吸引力強的國際旅游線路和產品,并在此基礎上,合作建設旅游接待服務和文化商務娛樂設施。
(3)建立京津滄旅游圈。針對滄州的旅游形象,找準該旅游圈的特色,實施競合模式。一是設計旅游線路:北京-天津-滄州,以及外延的滄州-秦皇島-唐山,實現初步對接;二是加強宣傳促銷:北京和天津在經濟上具有較強的實力,能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費市場,而滄州的經濟實力較弱,這就需要滄州加大在京津城市的旅游宣傳力度,使建立的旅游線路更加暢通,吸引更多的客戶源。
河北省沿海城市競合模式的選擇對該區域旅游產業能否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可以有效遏制本就稀缺的旅游資源因不當配置所造成的浪費,而且能合理引導整個旅游產業的系統性運作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該區域整體旅游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