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加快電力市場改革、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分析了節能發電調度的內涵及意義,討論了機組發電排序表及組合方案的制定依據,對節能發電調度模式下的電價形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節能發電調度 電力市場 改革 電價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與環境制約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除了尋求新能源、可替代的清潔能源之外,另外就是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電力工業作為基礎性的能源產業,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在電力發展過程中應該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節能發電調度模式下的電力市場機制改革,對提高電力工業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節能發電調度的內涵及意義
節能發電調度是指在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前提下,按照節能、經濟的原則,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節能發電調度模式的提出,表明當前電力市場改革和電力市場構建面臨諸多新的變化,即不僅要考慮市場化配置資源,實現成本與價格最優,還要考慮能源資源的社會總體最優和長期可持續。在此背景下,以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連續供電為前提,以節能、環保為目標,研究如何對各類發電機組實施優化調度,并與電力市場改革工作相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節能發電調度模式下機組發電排序及組合
節能發電調度有利于促進能源和電力結構調整,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節能發電調度的主要依據是機組發電排序表,可按以下順序確定:(1)無調節能力的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2)有調節能力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3)核能發電機組;(4)按“以熱定電”方式運行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余熱、余氣等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5)天然氣、煤氣化發電機組;(6)燃油發電機組。
對于本區域內各省(區、市)發電機組發電組合方案的制定,除了參考電網運行方式、電力負荷預測和發電機組實際運行情況,還需要考慮安全約束、發電機組啟停損耗等各種因素。為制定合理的本區域內發電機組發電組合方案,提出運用價格杠桿調節引導電源合理開發和用戶合理用電。下面給出一個利用價格的經濟杠桿作用的典型應用:給予有調節能力的電廠以經濟激勵,在豐水期將發電量讓給調節能力弱的電廠,減少了無調節能力水電豐水期的棄水。火電廠則盡量減少豐水期發電,而集中在枯水期發電。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優化了資源配置,使得火電和水電都有了生存空間。這表明節能發電調度將會改善了電源的結構,在實現成本和價格最優的同時兼顧能源資源的社會總體最優和長期可持續。
三、節能發電調度模式下的電力市場改革
電力市場改革方案經國務院批準已經出臺,以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為特征的電力市場改革和電價體制改革已進入實施階段。根據國家安排,“十五”期間電力市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實施廠網分開,重組發電和電網企業;實行競價上網、建立電力市場運行規則和政府監管體系,初步建立競爭、開放的區域電力市場,實行新的電價機制。
電價制定理論一直是令人關注的熱門研究課題和話題,電價改革也是電力市場改革的核心和關鍵。現行發電和輸配環節定價已經不適應新的行業重組和市場化發展趨勢,與此相對應,即使是具有完全分段體現的銷售電價體系也已經不適應改革的要求。我國至今沒有一套對整個電力產業價格鏈價格體系的約束機制,尤其在用戶端銷售電價管理環節上更加失控,迫切需要對電力產業價格鏈各個環節的價格(上網電價、電網傳輸電價、終端用戶購買電價)的全過程控制展開研究。
四、結束語
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使得電價及電價形成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按照節能發電調度的要求對電力產業價格鏈各個環節(發、輸、配、售)價格的全過程控制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7, 8
[2]曾 鳴:電力工業商業化運營與電力市場.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199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電力體制改革方案,2002,2
[4]尚金成 黃永皓 夏 清:電力市場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2
[5]于爾鏗 白曉民 謝 開:電力市場評述.中國電力, 1997, (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