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中國服務貿易中專利權的使用情況入手,通過對中國對外服務貿易中專利費、特許費的收支差額的比較,得出中國的專利費支出過高是導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進而分析了中國專利費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以及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 專利費 逆差 服務貿易
一、中國服務貿易中的專利使用情況概況
1.近年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總體狀況
USPTO受理的發明專利居各局之首,SIPO位居第三近幾年,SIPO(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EPO(歐洲專利局)、USPTO(美國專利商標局)和KIPO(韓國知識產權局)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總量持續增長;JPO(日本特許廳)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呈現下降趨勢。JPO聲稱造成申請量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企業為防止技術泄露而將其發明據為商業秘密的現象日益加重。
2.我國和美、日、歐、韓的雙向申請差距巨大
2007年,我國向韓、歐、日、美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分別為300件、1145件、656件、4449件;而反過來韓、歐、日、美來華發明專利申請分別為8467件、24420件、32870件、22887件,依次分別是我國向其提交申請件數的28倍、21倍、50倍,以及5倍。
3.中國的個別企業表現突出,但缺乏集群優勢
僅華為一家公司的PCT申請量就占全國申請總量的一半,比亞迪、騰訊和聯想等知名企業2007年的公布量均不足30件,全球排位均在500名之外。目前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僅占萬分之三,僅有1.1%的企業獲得授權專利,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而美國、日本分別有19家和13家企業躋身全球50強。
二、專利使用費增加擴大中國的服務貿易逆差
1.專利權影響我國的出口額
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知識產權,那么許多我國的專利技術都將被其他國家所侵犯,致使原本屬于我國的市場被人搶占。首先,知識產權影響到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由于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致使我國許多企業嚴重依賴于通過侵權獲取技術,這將導致我國的許多產業喪失自主創新能力,這是不利于我國出口調整的。其次,知識產權影響到我國外貿品牌化戰略的實施。比如2004年,康佳商標在美國、科龍商標在新加坡遭到搶注;2004年7月,東林電子旗下的“螢火蟲”商標被西門子旗下的歐司朗公司在德國搶注;“Hisense”在德國被搶注,極大地打擊了我國的出口,和外貿品牌化戰略。再次,以專利權為貿易壁壘限制我國出口。在國際貿易中,許多國家通過設立無形的知識產權認證壁壘來制約我國的出口。其中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判定中國侵犯了他國的知識產權,因此增加對中國產品的稅收,甚至拒絕中國產品的進入。
2.專利權影響進口
首先,影響我國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由于我國沒有一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這導致了許多國家并不愿意把最先進的產品出口到中國,這樣就會進一步拉大我國同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其次,將會影響我國國內的消費。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許多國外的消費品不愿意進入中國,這就不利于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我國專利使用費逆差擴大的原因
1.結構性失衡
盡管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迅猛,但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一直受制于人。我國重大裝備和基礎軟件仍依靠進口,如光纖制造裝備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100%、集成電纜制造裝備達85%、數字機床的70%依賴進口,我國目前對外技術依賴程度高達50%以上。
2.缺乏基礎性或原創性發明專利
就專利申請的質量而言,我國企業從事的發明創造多為改進型發明,缺少基礎性或原創性發明專利。
3.我國的職務授權量比重較低
國外的專利授權量大部分集中在職務授權,由于這些發明創造是產生于工作崗位上,因此這些專利的實用性較強,使用率較高,我國專利授權量大部分集中在非職務領域,職務授權數量比較低,因而專利的使用率低,保護力度薄弱,遭侵權現象嚴重。
四、完善我國貿易體制,減少專利使用費逆差
通過對影響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各因素的相關性分析,表明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度,服務業發展水平,人力資本,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都有較強的影響力,這為制定提升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1.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
要充分認識服務貿易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市場開放對服務業帶來的競爭效應和示范效應,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相應的服務貿易總協定為契機,順應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新趨勢,引進新的經營方式、新的服務理念和新的服務產品,加大服務貿易的開放度。
2.大力發展我國的經濟科技水平
由于人們購買能力有限,因此人們傾向購買價格低廉的侵權產品。企業為加快發展,采取侵權行為來獲取國內還不成熟的技術; 又或受資金所限,被迫放棄對國外侵害我國知識產權的申訴。只有經濟水平發展了,才會極大地促進人們保護知識產權。
3.加強服務貿易整體協調管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服務貿易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整體協調,為此可以借鑒美國對于服務貿易管理的成功經驗,加強政府管理,建立以服務貿易主管部門為核心,平衡服務業各部門利益統籌規劃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戰略。
4.加強服務貿易立法,建立系統的服務貿易法律體系
加強知識產權立法與執法力度。中國要想改變服務貿易的逆差局面,必須保護本國的專利權,充分學習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
參考文獻:
[1]武力超: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現狀與提升對策分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1
[2]費艷穎 楊 超:論專利權之權利用盡原則.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7.3
[3]劉東升:國際服務貿易.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