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力資本素質尤其是其中的道德素質影響著人力資本的優劣性質,也影響著用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針對目前在國內普遍存在的各種人力資本問題,企業應該建立和完善培養機構,制定分層培訓計劃、系統培訓,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促進道德形成與發展。要提高人力資本的道德素質,必須要從個人、企業、社會等三個方面對癥下藥,提升人力資本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資方的企業人才效能,提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
[關鍵詞] 人力資本 企業文化 職業道德
一、人力資本的概述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 ,全面的資本概念,應包括體現在機器、廠房、設備等物質形式上的物質資本和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體力等形式上的人力資本。所謂人力資本就是指依附人體體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價值總和。人力資本是人們在教育、職業培訓、健康、移民等方面的投資方式所形成的資本。人力資本通過教育支出、醫療保健支出、勞動力國內流動支出和移民入境支出等人力投資形成。人力資本是對人的能力(包括體力和智力)過去投資的現行價值,是一種收益率很高的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也是縮小收入差別,解決貧困問題的主要途徑。人力資本的增長速度已超過物質資本增長的速度,成為現代化工業、農業的最重要發展因素。
二、人力資本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人力資本對企業的產權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企業文化也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具體而言,人力資本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強調協作和團隊精神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營才能的專業化,以及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使得管理者往往領導著比自己更專業的下屬,管理的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因此,傳統的命令與控制手段已經落伍,必須充分尊重雇員的個人價值,給他們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也不再主要依靠指派和命令,而更多的依賴于成員之間的配合和協作。企業必須致力于培養“團隊精神”,使每個成員找到自己的歸宿感、使命感,相互理解,相互協作。
2.強調個人之間收益差距很大
人與人之間存在能力上的差異,由于員工間的能力差異很大,由此導致了他們對企業的貢獻大小、貢獻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其收益方式也不同。對一般雇員來說,僅根據其勞動量和契約獲得勞動收益,而人力資本不僅要得到勞動收益,而且還要獲得相應的產權收益,產權收益的大小以其自身價值折價入股來計算。個人能力的不同,收益方式的不同,都會導致收益大小的不同。人力資本必須得到相應的報酬,如果報酬不足以補償它的損耗,那么,技術人員就沒有動力去進行技術創新,企業家也沒有動力去全身心投入經營活動。從個人收益方面來講,必須拉開距離,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同時也可以反映出對知識及其人才的重視。
三、 企業培養人力資本道德素質的重要性
道德素質是人力資本構成中的先決條件和先天基礎。只有具有勞動能力的人,才能擁有人力資本依附的基礎。我們所說的道德,它得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也是人類的勞動。它是以善惡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因此,道德是人力資本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一項基本素質和一種最低保障,如果連最起碼的道德準繩,道德素質標準都不能滿足,人力資本很難在社會輿論、傳統公序良俗、人際關系的負面影響中實現增值。對于企業而言,道德素質決定了人力資本個體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未來發展趨勢。
四、企業如何提高人力資本的道德素質
道德素質則是以人先天的道德秉性為基礎,在道德環境和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意志的等方面的整體質量水平,是經過沉淀和內化后融合進人的身體和靈魂的身心組織要素,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征。
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首先企業要建立健全或完善企業的必要組織機構,抽調專門、專業的人員進行人力資本道德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工作。企業要徹底的轉變觀念,認識到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性。其次,企業應該制定詳細的分層培訓計劃,實施系統培訓,強化人力資本的道德素質。定期系統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保證員工連續不斷地接受最新的理念與知識,并且應建立培訓檔案,針對不同層次和能力的員工培訓不同的內容,避免培訓資源的浪費,必要時可以考慮讓優秀員工到名校深造等。再次,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提高人力資本的道德素質。
綜上所述,人力資本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這越來越大的作用和意義,做好人力資本的增值和投資,要在源頭上狠抓其道德素質的提高。這項工作是利國利民,利人利己的大事,好事。是關系子孫后代,人類發展的根本,因此,我們要在個人、家庭、社會、企業等多方面做好本質工作,并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強化責任,制定戰略措施,加大激勵力度,加大在人力資本上的投資力度,使得我們的人力資本成為德才優厚的統一體,為企業,為社會,為國家創造更多更好的新的奇跡。
參考文獻:
[1]李萍著:現代道德教育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2]朱小丹等編:中華道德名言精粹.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3]李澤厚著:論語今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3月
[4]申望編著:企業文化實務與成功案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年
[5]高 峰:論人力資木及其向道德資木的延伸.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