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現代金融體制的形成,以及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迅速發展,金融自由化問題已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重視,實現貨幣的自由兌換是一國經濟自由化、國際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體制改革所追求的高級目標,它不僅關系到一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其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由此看來,盡管困難重重,甚至還面臨金融危機的風險,中國還是應努力地向實現貨幣的自由兌換的目標邁進,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最有利的金融環境。
[關鍵詞] 人民幣自由兌換 條件 問題 對策
一、貨幣自由兌換的條件
一國貨幣要實現完全的可兌換需經過四個階段:(一)經常項目有條件兌換;(二)經常項目自由兌換;(三)資本與金融賬戶有條件兌換;(四)資本與金融項目自由兌換。可見,實現貨幣的自由兌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非瞬息可就的。具體而言,實現貨幣自由兌換的條件如下:(1)健康的宏觀經濟狀況。(2)健全的微觀經濟主體(指一般企業和金融企業)。(3)合理的經濟開放狀態。(4)恰當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水平。當然,以上四點僅是實施貨幣自由兌換的重要參考條件,而非全部要素,各國還應結合本國國情來選擇成熟的時機進行這一決策,切忌操之過急而誘發危機。
二、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中國金融發展中的穩定性問題面臨挑戰。盡管我們僥幸躲過了一系列區域性及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金融發展已具備了內在穩定性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現行金融制度的缺陷加大了中國金融業內在的不穩定性。表現如下:(1)現行融資制度缺陷。(2)信用制度不健全。(3)金融機構存在治理結構上的制度性缺陷。(4)法律性缺陷如責任不清,產權不明等。
其次,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能力差。具體而言:(1)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較少且政策效果有限。(2)盡管我國央行已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但是過于倚重市場準入、資本重組比例等合規性監管,而忽視了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和風險等方面的監管,且由于法律存在一定的缺陷,實際執行中效果有限。(3)由于與政府關系密切,使得我國央行的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第三,過度性的金融環境。轉軌型國家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那些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國家。作為這一特殊的國家群體中的一員,我國金融環境的過度性是影響人民幣自由兌換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過度性的金融環境包括:(1)欠發達的貨幣信用制度;(2)銀行體系有大量的呆壞賬和風險貸款,大大制約了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實現;(3)金融行為對經濟利益、利率等金融信號反應不靈敏,金融杠桿缺乏彈性;(4)金融市場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第四,金融結構失衡及金融效率低下。我國金融結構中銀行企業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比重仍過高,金融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使得風險相對集中。此外,金融機構的業務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的相對薄弱也削弱了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第五,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盡管近年來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比較迅速,但從總體上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各種專業市場相互協調發展的局面。且發展中還呈現出非常不平衡的特征。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中相對較發達的是外匯市場和證券市場,而其他市場如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以及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則交易很不活躍,發展緩慢,作用十分有限。
此外,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房地產泡沫現象也是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值得密切關注的問題。這一點我們應從日本的慘痛經歷中吸取教訓。綜上看來,我國要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任重道遠!
三、措施對策
首先,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之前,一定要保證宏觀經濟運行平穩。因為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放開管制必須與政府宏觀經濟穩定的成功相一致。否則,如果沒有價格水平的穩定,無法預測的實際利率和匯率的變動會使銀行無節制地借貸,從而對其支付體系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金融風險加大。
其次,必須迅速強化貨幣信用機制。必須強迫連年欠債的企業還錢,并且要注意限制新貸款的流量,以維持價格水平的穩定。如果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或銀行貸款中呆壞賬數目過大將使金融情況混亂,金融穩定性受到威脅,因此需給予高度重視。
第三,要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應逐步在國內資本市場放開利率和證券手續費,并放開金融業務相互參入的限制,使競爭加強。此外,還應加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外開放水平。
第四,繼續完善我國的匯率制度,使之能更加靈活,提高抗沖擊能力并使匯率維持在一個較為恰當的水平,從而減小頻繁的波動帶來的風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措施的出臺實際在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后,只有當國內借貸可以在均衡(無限制)利率水平上進行,國內物價穩定且匯率制度趨于成熟的情況下,才是實現資本與金融賬戶自由兌換的正確時機。這時,才可以放寬有關稅收限制或取消外匯管制,實現資本在國內各部門或地區,以及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而相反,如果過早的取消對國外資本流動所實行的匯兌管制,可能會導致資本的外逃或外債的增加,或兩者兼而有之,情況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金融危機,因此,絕不可掉以輕心。
四、結束語
金融領域本身的脆弱性、敏感性及其對整個社會經濟的重大影響使得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進程不得不放慢腳步,但無論如何,這總是一個方向,因此,筆者始終堅信,在未來的某年,待到時機已成熟,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將不再是紙上談兵!
參考文獻:
[1]臧景范:金融安全論.第一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2]白欽先:各國金融體制比較.第一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