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將不會有第二次的互聯網泡沫出現,因為曾經度過了一次冬天的人,已經學會了如何過冬。
張志弘
安吉斯媒體集團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首席數字官
自從Web2.0的浪潮開始,我就一直在觀察:徹底解放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的權力,讓網民擁有主導言論、同時更輕易的與全球網民連結在一起并分享資源——在這樣一個巨大改變中,將會出現怎樣令人興奮的商業模式?將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就這樣,幾個年頭過去了,全世界所有與Web2.0相關的網站、互聯網服務或者營銷模式,我認為除了搜索引擎營銷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與震撼外,其他web2.0相關的互聯網服務,如博客、播客、微博客、交友平臺……等,都沒有出現令人興奮無比的新商業模式,反倒是不少Web1.0的模式不斷開花結果。所有門戶網站在網絡廣告上獲利不少,QQ的會員收入創造出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奇跡,網易、搜狐在網絡游戲上獲致了極大的成功。這些web2.0的網站,多數還是處于燒錢的階段,究竟這些網站能夠燒多久?
隨著這一兩年全球性經濟危機來臨,許多媒體和互聯網業界的人士,特別是那些經歷過2000年開始的那一段互聯網泡沫的人士,都紛紛預測互聯網產業也將受到嚴重的影響,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云也在2008第三季的時候正式對外宣稱了互聯網的冬天到來。全球包括中國經歷了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上半年全球最為艱巨的經濟衰退,許多國際性的大企業倒閉、重整或者被并購,市場上一片風聲鶴唳,金融業自身難保,對于企業的融資貸款極度緊縮,投資銀行更是看緊荷包,風投業者也幾乎像是暫時進入冬眠狀態。但中國的許多Web2.0的互聯網公司卻挺過去了,至少如果我們將2009年第二季以來股市及房地產開始上揚當作是全球從不景氣逐漸回暖的指標。
我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開始在想,在這一段令全球沮喪并且幾乎有半年以上看不到未來希望的嚴重低迷期間,這些靠網絡廣告為生的網站,當廣告主大幅縮減廣告上的投資時,它們的營收必然受到嚴重影響,而背后的風投也絕不可能在這個時機去投錢。但是,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很少聽到有哪些Web2.0公司發生財務問題、大幅裁員、倒閉或者被收購?所有的跡象顯示,相較于Web1.0時代的互聯網公司,這些web2.0時代的互聯網公司更懂得如何去渡過經濟環境艱難的冬天。相信所有人都能同意,2008到2009年的這一段全球經濟危機的嚴重情況絕對比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更為險惡萬分。我認為這其中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解釋:
首先,相較于第一次互聯網泡沫時,許多投資人對于互聯網的未來發展信心不足,在那個年頭真正獲利的互聯網公司幾乎沒有,許多公司都處于嚴重燒錢階段,只是不斷的擴張會員、網站瀏覽頁次等,卻無法將這些結果轉換成足夠的實際營收,投資人在那段時間對互聯網的未來開始悲觀,但那一時代的許多互聯網業者卻又過于天真樂觀,認為所謂泡沫很快就會過去,很快就能再融到資金去經營。
其二,那一個時代有太多新創的互聯網公司,其創始人、CEO都過于年輕,缺乏企業管理與經營的經驗與能力,許多創業者甚至是學校畢業就在第一次互聯網浪潮的推波助瀾下,受到風投的追捧從而踏上創業之路。他們對于公司的經營、組織的管理、財務的控制等絲毫沒有經驗,加上部分快速膨脹,當然沒有能力去面對全球性互聯網泡沫的突然襲擊。
但這一次,許多Web2.0公司的創始者、CEO,多數都是經歷過了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并在那次的泡沫中堅持下來,隨著之后的互聯網一同成長。他們見識過當時的泡沫,也學會了如何度過艱難的時機。我認為,接下來將不會有第二次的互聯網泡沫出現,因為曾經度過了一次冬天的人,已經學會了如何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