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里的“黑板”會“動”哦。孩子們都伸出胖乎乎的小手,爭著要摸摸這塊神奇的“黑板”——只要用手觸摸它的表面,點擊不同的工具,就可以寫字、畫畫。
木頭、磨砂玻璃、石灰粉筆在數字時代最適合歸入記憶,傳統教學模式正在悄悄發生著變革。拿起筆就能書寫;手掌一抹就是板擦;手指一點便是鼠標,無需切換任何按鍵,真正實現交互科技智能化……支持“觸摸識別”技術的SMART交互式白板將這一切變為現實。
事實上,交互式白板已經進入到英國等許多發達國家的每一間中小學教室,技術革新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從幼兒教育到大學教育再到職業教育,被公認為21世紀的主流教學方式的交互式教學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交互式教學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體現一種人文主義教育理念,強調合作精神,也就是艦隊精神,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確立了這種精神,在工作中展現出的就是“管理協作型創新”理念。這也正是SMART公司首席執行官NancyKnowlton女士作為交互式教學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唯一代表,出任本屆大連達沃斯論壇“管理協作型創新”分論壇的討論引領人的重要原因。
盡管中國開展交互式教學較歐美國家晚了十年多,但SMART與許多中國知名學校建立的樣板工程和優秀的教育課件已成為其它學校的參考模板。比如地處北京使館區的芳草地小學,其利用SMART交互式教學系統所搭建的解決方案就受到了很高的關注,甚至吸引了多方人士去參觀。
“黑板是學校教室中最重要的教學設備,對于學校來說,沒有電影放映機固然不好,沒有黑板則是災難。”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當年提出這個經典論斷時,一定沒有想到,在強調素質教育的時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性的“交互式白板”將最終取代“黑板”的歷史位置。
與教學設備相依存的是數十年來“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理念,交互式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把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給學生創造一個互動空間。
交互式白板不僅將電腦中的內容投到白板上,而且還把白板上的內容顯示和存儲在電腦中,實現完美的交互。老師在課堂講課時,可以隨時對自己的課件進行調整和修改,還可以將不同的學生的結果保存到不同的圖層,而不會影響原有的課件內容。曾有教育專家預言:
“交互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成為中小學未來教室設計施工的標準常規,極大地推動學校教學信息化的進程。”
相比之下,這項在全世界其它國家已經相當普及的技術,在我國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不過,進入我國十年,與從小學到大學到職業教育的許多知名學校建立了深入合作關系的SMART宣稱:未來,他們將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市場。
SMART是全球第一塊交互式智能白板的制造者,目前已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2.8%。談到激烈的市場競爭,SMART將自己比喻為必須不斷地創新,永不停頓往前飛的候鳥,“候鳥在遷徙的時候,頭鳥在最前方,它受到的壓力是最大的。每次頭鳥往后看的時候,后面一排的鳥隨時隨地都可以超過你”。
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幾近成熟,近來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藍牙電子白板,它采用高精度的電磁感應板,配合電子感應筆和無線藍牙技術,架構了方圓30米范圍內的無限教學區域,大大擴大了教學半徑,使教師可以輕松地在整個教室實現無線交互教學效果。
“中國有位大教育家叫孔子,他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影響力,他提倡的‘教學相長’。恰恰體現了交互式教學的精髓,互動也是孔子講課時的重要特點。SMART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用現代的IT技術為教學雙方搭建這樣一個高效的互動課堂。”幾乎每年都會到訪中國的Nancy女士對中國的教育理念非常熟悉。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也許不久之后,“黑板”與“粉筆”會伴隨這首膾炙人口的《童年》成為歷史,而交互式白板將伴隨著人機互動邁向未來的智能教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