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以研究“人生延壽法”而聞名的胡夫蘭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此話不假。現代醫學也已證明,情緒對人的健康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不僅會使人生病,而且還會奪去人的生命。
當今社會,特別是城市,生產、工作、學習、生活都充滿了快節奏,人們經常處于緊張、繁忙之中。據國外學者研究結果表明,教師、證券經紀人、警察、記者、訴訟部門工作者、飛行控制人員、見習醫生、秘書等職業為高強度工作,易于使人產生緊張情緒和疲憊感。情緒緊張大體有如下原因:1.工作高度繁忙、緊張;2.家庭不和、工作受挫、學習不順、辦事不成;3.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4.長期從事單調、重復、枯燥的活動;5.缺乏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6.人際關系難以處理,等等。
緊張情緒的緩解,心理疲勞的解脫,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改善、改變不利于情緒的客觀環境;二是要從自身下手,改善或改變心境,這一點是十分重要而且易于做到的。從大的方面講,首先需要有計劃地安排時間,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其次,應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這樣既可解除心理疲勞、緊張情緒,還能增進身心健康;再者,應當有豐富的業余生活,如閱讀有益報刊、書法、繪畫、攝影、養鳥等,這些不僅可以松弛緊張的情緒,還可調整心理、調劑生活。情緒緊張有時帶有突發性,可以采取下述辦法對付:其一,用微笑對待,從從容容,不驚不慌;其二,用放松方法對待,即繃緊手上的肌肉,然后輕輕放開,反復做下去,可達放松的目的;其三,可以采取“回憶方法”,用愉快的回憶解除緊張情緒。除此之外,有時根據具體情況,還要采取相應方法,如自我反省、限制喝酒等等。(山東 郭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