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糖尿病足是指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稱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臨床表現。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足的家庭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天晚上用39~40℃(可用手先試一下水溫以不燙手為宜)的溫水泡腳,有利于血液循環。洗后用干凈的軟毛巾輕輕擦干,保持足部干爽。對皮膚干燥易皸裂的患者,每次洗腳后用植物油充分按摩,使皮膚柔軟,防止干燥。
2.雙下肢的觀察
應每天察看雙下肢的色澤、溫度,有無擦痕、傷口、紅腫或潰爛,若發現有小的傷口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不要自己亂涂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造成治療困難或截肢。
3.腳趾甲的修剪
腳趾甲不能太長,應每1~2周修剪一次。剪趾甲時最好直剪,不要斜剪,不可剪得太深、太短,以免損傷甲溝引起感染。如果趾甲太硬,可用溫水泡軟后再剪,不要用刀片削硬繭或雞眼等,趾甲角太尖利,可用趾甲銼銼平,但要避免用力太大或銼得太深;視力欠佳或手腳不便者應讓家屬代勞。一旦不小心傷了皮膚,不要自己擅自處理,一定要去醫院正確處理傷口。
4.保持足部的舒適、干燥
要穿干凈、柔軟、吸汗的棉毛襪子,鞋子要合腳舒適,不宜穿高跟鞋和硬底鞋,以免足部受壓造成血液循環受阻。穿新鞋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且應與舊鞋交替穿,以保護雙腳。不要穿夾趾涼鞋,不赤腳穿鞋和赤腳走路,更不要在熱的沙地上走;鞋內要保持清潔干燥,每次穿鞋前應先仔細檢查鞋內是否有小沙粒等硬物,以免把腳硌破,導致感染。對腳汗多的患者,可在足趾間抹些爽身粉,以保持足部干燥;對皮膚瘙癢或有腳癬者切忌抓撓,可涂克霉唑軟膏,有繼發感染的足癬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按醫囑用藥。
5.保暖
在冬天要注意保暖,溫度過低會使血管收縮、組織供血減少,所以患者要穿保暖的鞋襪和衣服,避免使用熱水袋、電熱毯、取暖器等取暖用具,以免燙傷。
6.運動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每日可適當運動小腿和足部30~60分鐘,如足背屈伸運動、甩腿運動、下腿運動等,平時應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每日做足部按摩數次,動作要輕柔,應從趾尖開始,向上按摩,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江蘇 徐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