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賺得不多又敗家無方的女人,我堅持認為,除了男人,讓女人最咬牙切齒的話題就是錢——賺錢與花錢。賺錢就如竹籃打水,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命該富貴,是抱聚寶盆而生,拿到手的卻可能始終是零星的薪水;花錢則是抽刀斷水,每次都努力克制,卻總落得肥水流到外人田的下場。
但一個殘忍的事實是,貌似全世界的商業都在給女人下套,讓女人欣喜若狂心甘情愿或痛不欲生勉為其難地交出自己手中的錢,無論這錢是辛苦賺來的,溫柔騙來的或是坦然要來的,她們花錢吃遍美食之后又花錢減肥,她們花錢把自己弄得滿臉傷痕又花錢美容,她們經常買到幾乎能用來毀容的物品又再次花錢抹平此類創傷,她們花錢買到大量的衣服鞋子卻又在不停地喜新厭舊……本以為這個現象是我發現的,讀了沈威風新書《有錢好好花》卻發現,原來她早已提出。
花錢像是吸毒,女人對此恨之入骨的同時又樂此不疲,而男人,大部分男人,又因此成了女人的幫兇和后備援手。以前覺得,女人分為兩種,有錢的和沒錢的,現在則明白,女人分為兩種,會花錢的和不會花錢的。說女人是感性動物基本是抬舉女人,當女人面對琳瑯滿目的衣服、首飾、包包、化妝品和美食,智商還能保持靈長類可接受的范圍,即使不是超人,也斷然非凡人。真個是不會花錢的女人到處有,會花的又有幾個。
看到《有錢好好花》一書封面上的宣傳語“一個女人88篇花錢心得”忽然感慨,花錢也是一門學問。若看到那些教導女人如何賺錢,如何攢錢的說教,感覺他們是對牛彈琴,但是看到“有錢好好花”這樣的指引,則如路遇知音,其中興奮就如到某網站下載優惠券,感覺不僅找到便捷之道,更找到省錢之法。
沈威風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專欄作家,她的文字常在似曾相識的親切中帶著一點兒峰回路轉的莞爾。開卷即知,該書是作者常年積累所得,從奢侈品到美容,從科技產品到汽車故事,從飲食之道到職場經驗,幾乎每一篇都精雕細琢而來,每一篇的文字都玲瓏地閃爍著某種奇異的光彩,不是寶石那般絢麗,卻如施華洛世奇的水晶,安靜卻高調,坦然卻不失雅致,讓人讀著讀著就會有小資情懷油然而生。
書中文字風格也常帶來幻象,有時候你覺得其間故事與心情貌似曾經堆積在心,因而感受到共鳴或共震,翻頁之間,又發覺,作者的思維似乎能另辟蹊徑,輾轉中又被文字帶入另一處別具洞天的所在。不過,對我這種進商場買東西樂于湊整以換回返券或者從沒中過的抓獎機會的人來說,書中涉及諸多“花錢須知”之類的硬知識,多少也能幫助我少花一些冤枉錢——我花冤枉錢的經歷某種意義上已經罄竹難書了,但是亡羊補牢,善莫大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