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到看守所看看
看守所(包括拘留所、戒毒所、收教所)絕對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它不只是廉政教育的基地,還應該是人生和人性教育的基地。
過去的年月里,因為公干,我多次去過不少看守所。每一次去完成公務以后,我習慣在高墻上走一遭,在鐵窗前看一看。這些看守所有不同規模不同等級還有不同特色,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說我至今能在諸多利益誘惑面前保持定力,其中一個緣由,肯定得益于這種觀看。
在看守所首先可以直接看到社會發展進程中衍生的各種犯罪形態的變化、特點、規律、趨向。可以直面這些犯罪活動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侵害以及對公安機關的挑戰,從而增添警察的職業榮譽和社會責任感。警察的天職就是同邪惡丑惡罪惡進行生死較量與博弈,在這個戰場上,揮灑回蕩的是警察們的血汗智慧與神圣崇高,張揚展示的是警察這一鐵血團隊的英雄本色與時代浩歌,閃爍飄舞的是警察旗幟豐碑后面那深邃而絢麗的人本人性人格魅力與風采。一墻之隔兩重天,陽光罪惡兩分明。一方面,凡是關押進看守所的每一個人,身上都背負著一種乃至數種罪惡,另一方面,在每一樁被偵破被揭露于陽光下的罪惡背后,又都有一串警察們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驚心動魄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沉淀澆鑄著警察們的成功與榮耀。試想,當警察們看見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這些社會的敗類成為了自己的手下敗將,那一份勝利者的驕傲與自豪。那一種成功后的喜悅與滿足,該為自己往日所有付出的艱辛增添多少無悔與神圣?該為警察人生書寫更大的輝煌噴發多少激情與力量?
其次,到看守所看看,可以直接看到不少高官要員怎樣從人生顯赫高峰走上歧途跌落低谷成為階下囚的軌跡經歷,從而可以在警界常敲警鐘,讓警察們不斷反省校正生命的價值趨向,警示大伙兒一路走好一生平安。在這些不同場所里。關押著不同層面的人,他們都曾在社會的各個層面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經歷,尤其是一些曾經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顯赫人物,因為在權錢色利的漩渦里經不住旋轉折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把握不穩方位方向,往往于高峰輝煌處栽下陷阱深淵失足而成千古恨。他們創造了成功又書寫了失敗。他們擁有了光明又走進了黑暗。他們以昨天的反面警示著人們今天的正面,他們以自己的教訓給人們提供了借鑒的經驗。多去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多聽聽他們的反省懺悔,然后再多算算自己人生路上的政治賬、經濟賬、事業賬、家庭賬,我相信,當你遇到誘惑陷阱的時候,當你面對名利私欲膨脹的時候,當你在人生關口節點需要進退取舍做出選擇抉擇的時候,該走哪條道該出哪些手該做哪些事兒就不難明智明心明眼而氣定神閑了。
再次,到看守所看看,可以體察到人生享有自由、平安、快樂的真諦,可以感悟出天之寬地之大萬物之秀美的神韻。常言里有一句話很實在,說的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失去自由,而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快樂與幸福。看守所里。高墻之下,咫尺之內,張揚的是法制與規范,涵養的是人性與道德,束縛的是邪念與罪惡。不少人走進了高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身陷入囫圇才明白天地的寬廣與深邃,失去了自由才懂得珍惜擁有的人倫之樂。曾經到一個收教所去看過,所里把那些走上邪道的年輕的女孩子們集合在一起,正在唱一首據說是她們自己編創的歌,這歌兒叫《想念媽媽》,那歌的詞兒寫得很好,寫出了女孩子們在高墻內對媽媽和親人的思念,寫出了對自己失足的懺悔和對自由的向往,寫出了對未來新生活的渴盼與信心。歌的旋律很優美,流暢而舒緩,深沉而不低沉,女孩子們唱得很投入,很有感染力。但我聽得卻很難受,不忍多聽。我只把淚水悄悄流入了心底。那一刻我突然省悟,人生所有的歡樂與幸福都必須依賴于人身的自由與精神的自我。所以,為人之道,立德修身,于緊要處需站穩腳跟邁好正步,一走邪道就可能邁進高墻跨進鐵窗。別拿自由快樂做游戲,游戲人生最終咀嚼的苦果吞下的苦水便是毀滅自己玷污自由褻瀆天地。
還有,到看守所看看,不僅看對手,還可以看同行,可以從那些常年堅守于看守監管崗位的警察們身上領略到另一道風景。警察們有許多的付出與奉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警察們有許多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語地拼搏一切都不必張揚解說的。看守監管戰線就是如此。同在警察的行列里,同在一片藍天下,那兒的同行們在監管著他人的同時也獨守著自己,在堅守高墻內的世界時也向往外面的天空,在規范教化那些變異的靈魂時也陶冶修煉著自己的操守,在用智慧與罪惡較量的時候還承載著壓力與風險。他們展示的是忠誠的詮釋,是幕后的淡定,是人性的升華。我曾經在一個看守所里感受了規范到極致的管理。他們的辦公室里看不見紊亂,所里訂的報刊每一天看了后都按時間排列折疊得整整齊齊一年四季一份不少;他們的管理區域里找不到臟亂差,每一支煙頭每一張廢紙每一片枯葉都收拾得不見蹤影,連他們自養的豬喂飽了也排列有序安靜地臥在一起;他們的臉上沒有浮躁,言語里吐露的是對崗位的珍惜和對自己所做一切的滿足與自豪。也是那一刻,我對看守監管場所的等級達標和規范管理有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不用多說,能把自己崗位分內的事兒無論大小做到極致的人,放到哪兒都是能挑大粱能成大器的。
百聞不如一見,百說不如一干。朋友,如果方便,真的請你有機會多到看守所看看。如果看了你有所收獲有所啟迪,別忘了請我喝杯革命的小酒添點兒革命的友誼哈!
眼前常有紅燈亮
曾經有幾年我在基層派出所當過駐鄉民警,相當于現在城里的片兒警,起早摸黑在窮鄉僻壤里與平民百姓們打滾兒混在一起,后來有些年月又在刑警大隊里偵查員的干活,再后來到了機關一直與文字文稿文件文章打交道。一路走來,親身經歷了公安機關的發展變化,也見證了警用車輛裝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檔到高檔的變遷,從兩輪三輪摩托到微型車,到越野車和各式轎車,因此,入行較早的警察如我一類,都占了先機,較早學會了開機動車,且駕齡長但駕駛技術不一定高超嫻熟,但腦海里大都有特權思想,在駕車行為上時有搶道占道,不太在意違反交通法規,更有過闖紅燈等有損警察形象行為。
但近年來,我開車最怕的就是闖紅燈了。有我這種怕的警察還不在少數。這是因為省公安廳黨委出了一小招,由廳紀委牽頭,每月定期把機關里每一臺警用車輛違規聞紅燈的情況進行公開通報了。
通報很簡單,闖紅燈車輛的車牌號碼、車輛所在部門、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闖紅燈次數等情況,一一羅列,不掩飾,不評說,一眼看去,一目了然,闖紅燈者自己清清楚楚,身邊的同事也明明白白。
剛開始通報出來,有幾大篇頁碼幾大串號碼,有的車輛出行一次就闖過幾次紅燈。不見通報不知道,看見通報心里跳。隨之,被通報者臉開始慢慢發燒了,面兒上也掛不住了。接下來。便是自己思想里重視了,意識里警覺了,行為上自覺了。
同時,部門管理層們更關注更在意屬下們開車遵章守紀的紀錄了。部門之間,彼此也暗里比拼起來,大家都看在眼里,哪個部門哪一輛車被通報的多了,部門里的人們感覺上都不太爽了,說起話來也少些底氣了。有白紙黑字為證,我的上司看見有一臺車被又一次通報后,就嚴厲而又實在地作出了批示:以后不管是誰的車再違規闖紅燈再被通報,就先把車交出來給能自覺遵守道交法規的人去開!
理所當然,幾次通報下來,一段日子過來,我的警察兄弟們闖紅燈的就越來越少了。后來的通報里,違規闖紅燈的車輛已寥寥無幾了。
一小招治了老頑癥。一小辦法解決了老問題。
實踐證明:招不在大,有用則行;法不在高,有效則靈!
這靈與效的體現,至少有三:
其一,有效地遏制了開車者特權思想的膨脹。毋庸諱言。公安機關作為權力部門之一,特權思想的滋長與蔓延有很深的土壤和很大的空間。作為每一個警察個體,在權力意識與權力空間的認識定位和行為把握上,都難以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有過失準與偏差,因而容易膨脹其特權思想和失控其特權行為,尤其是在一些看似細小而微不足道容易被忽略輕視的意識言行背后,潛在的不僅是對正當公權的侵害,也是對自身正確權益觀念的褻瀆。警用車輛違規闖燈這一現象的表象與實質正在于此。但僅僅是一紙簡單的通報,就給人們敲了警鐘加了壓力。就讓人們增強了遵章守紀的自覺意識,就遏制了部分人員特權思想與行為的蔓延膨脹,就由小至大地醫治了隊伍里長期治理但又長期存在看似微小實而不小的一種特權作風頑痰。至少,于我而言,現在開車時把自己當普通駕駛員系安全帶不搶道占道不亂超速不亂闖紅燈也自覺多了。
其二,有效地提升了機關形象。機關要給基層做表率,領導要給民警當標桿,這樣的口號喊了多少年多少遍誰也記不清了,但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的到底有多少也沒有誰說得明白。領導機關里的車輛違規現象也是潛在的降低機關信譽和貶損機關風氣的問題之一。但還是一紙簡單通報,讓基層看到了機關嚴管隊伍嚴正作風的勇氣。也從違規現象的減少展示出了機關規范管理改善作風提升形象的實效。上粱正了下不歪,機關里自己帶了好頭做了好樣,面對基層帶隊伍時也就腰桿兒挺得起了說話也有底氣硬氣了。
其三,有效地拉近了和老百姓的距離。記憶猶新的是,曾幾何時,不少警用車輛不管有事無事閃起警燈拉起誓笛滿大街叫,不分事慢事急搶道占道橫沖直闖,不顧場合地點影響到處亂停亂放,老百姓們不知道你開起警車抖這威風的事由緣由,到底是忙公事還是跑私事有沒有必要擺這架勢搞這陣勢只有警察兄弟們自個兒心知肚明。這現象多了時間長了便貽害無窮后患多多,自己隊伍里放任自流了大伙兒心不在焉行不自律其惡習陋習往往習以為常,而老百姓們見慣不驚了惹不起還躲得起久而久之在心理認同和感情親疏上自然而然地拉開距離了。我毫不懷疑,隨著警用車輛違規違章的減少而延伸到警風的進一步好轉,警察們影響老百姓感情的事兒越來越少了,老百姓和警察們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老百姓和警察們共撐的和諧天空上遲早會風和日麗。
想起來這事兒很簡單,根兒就在于抓這些簡單的事兒有沒有認真去抓。其實,有時候出小招把小事兒抓好了也就管住了大事盤活了大節。如果管隊伍能小招治大疾守大節也是大彩頭。如果咱警察們都能從小事情小習慣小毛病上管好自己守住自身,又何愁自己人生路上會少了順暢少了風采呢?
因此,咱警察兄弟們,愿開車乃至做人做事做官時,都能腦海里常有警燈閃,眼前常有紅燈亮,這樣,你的人生旅途才有一路安全綠燈行。
本欄目責任編輯 張即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