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國家賠償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進行第三次審議。
新草案擴大了賠償范圍,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并將看守所納入刑事賠償的義務機關。
國家賠償法修正案草案二審時,有些常委會委員提出,原草案規定: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其中沒有包括受到虐待,以及監管人員放縱他人實施毆打、虐待的情形,建議予以明確。法律委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出相應修改。
現行國家賠償法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為刑事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有的部門提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目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以及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刑罰,應當將看守所管理機關也納入賠償義務機關的范圍。法律委采納了這一建議,對草案作出相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