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分析了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現狀,通過問卷調查法分析游客對娛樂旅游產品的認知與需求偏好,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研究鄭州娛樂類旅游產品的開發經營問題。進而得出,鄭州娛樂類旅游產品的開發,應本著多樣迎合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決定主題、主題主導創意、產品文化營造特色的理念,開發設計出滿足游客多樣需求的娛樂類旅游產品。
關鍵詞:娛樂旅游產品 市場開發 鄭州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10-241-02
眾所周知,旅游業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各旅游目的地競相開辟新的旅游景點或對原有旅游產品二次開發,這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鄭州是一個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城市,但娛樂性旅游資源的開發尚存在不足,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旅游良性、有序、可持續發展,這是鄭州旅游業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位的關鍵因素。
一、娛樂類旅游產品的含義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對娛樂的解釋是:“使人快樂;消遣。”娛樂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愉悅身心的方法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旅游體驗之一。娛樂體驗滲透到游客體驗的整體過程中,無論是景區動物一個滑稽的動作還是美麗景觀帶給人的視覺沖擊,都會起到娛樂身心的作用。
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是發展娛樂旅游的關鍵,目前很少有專家學者對娛樂旅游產品進行定義,筆者嘗試從旅游市場的角度對娛樂旅游產品進行定義:從市場的角度看,娛樂旅游產品是一種綜合概念;娛樂旅游產品是指旅游經營者為了滿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休閑、娛樂、觀光、度假等各種需求,憑借著各種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娛樂活動設備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向旅游市場提供各種服務和要素的總和。簡而言之,娛樂旅游產品是旅游者完成一次娛樂旅游活動全過程所需的各種服務的綜合體。
二、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現狀
目前,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種類有文化類娛樂旅游產品、體育類娛樂旅游產品、休閑度假類娛樂旅游產品、保健類娛樂產品等。
2007年以來,一臺大型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把少林寺的文化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有機結合在一起,探索出一條在新形勢下文化演藝業和旅游業共生共贏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的新模式,帶動旅游地產、酒店、商業、餐飲、講學等系列產品,推廣獨特的“禪武休閑旅游”新理念,解決了以往旅游由于缺乏夜間大型演藝項目而形成的“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問題,把嵩山旅游提高到一個新的天地。河南電視臺傾力打造了中原首部、全國唯一以“中華文明、中原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演藝秀項目《大河秀典》,也是繼《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型文藝演藝產品開發之后,鄭州再次開發的文化類娛樂演藝產品。
還有其它的娛樂旅游產品,其娛樂功能主要是依賴某些作物或動物養殖區修建的娛樂中心和表演場,如新鄭龍湖動物散養園所建的馴獸表演場、金鷺鴕鳥游樂園的鴕鳥表演場、珍奇植物園內的生活娛樂區等。還有在以新鄭奧星公司為主體的棗鄉,在每年中秋來臨之際的舉行摘紅棗、品棗茶、吃農家飯、逛農家院、賞文化博覽中心的休閑娛樂活動。目前,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的種類、數目在不斷增加,但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的種類及開發力度都還不到位,例如鄭州會展旅游發展較好,但配套的旅游酒店娛樂產品等卻很欠缺。因此,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還具有很大潛力,應當加快發展。
三、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
鄭州市旅游業發展重食、住、行,輕游、購、娛。在旅游業的投資以及引進投資方面,過分傾斜于涉外飯店,對旅游商品的生產廠家及銷售網點的投資相對較少。飯店和旅行社往往可以在“吃住”兩方面提供符合游客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卻很難安排出有特色的、能吸引人的娛樂節目。
旅游產品的層次上講,一般地,旅游產品按層次劃分可分低層次的觀光產品、提高層次的度假娛樂產品和高層次的專項旅游產品。鄭州市的旅游市場仍以觀光產品為主,其次是專項旅游產品,而度假娛樂旅游產品相對薄弱。除了在觀光類、專項類的旅游產品上繼續提升產品的質量,如新鄭的尋根游、少林寺的武術節,另外要考慮在度假娛樂產品方面有所突破。因為觀光旅游消費水平低、游客的重游率低、市場競爭激烈;而專項旅游雖然具有壟斷性,但存在客源單一、客源數量局限性較強的問題。這兩種旅游產品的波動,不利于鄭州市旅游業的穩定長遠發展。而度假娛樂旅游產品的要求較高、游客的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客源市場的針對性強,可以從總體上提升鄭州的旅游水平。因此下一步的開發,應在繼續穩定觀光、專項旅游產品的基礎上,逐漸轉向度假娛樂層次的旅游產品的開發。
四、游客對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認知分析研究
1.娛樂旅游者的調查及其基本特征。筆者在2008年“十一”黃金周前后一個月內進行了數據收集和調查。本次調查地點在登封嵩山風景區的少林寺、鄭州市金鷺鴕鳥游樂園、二七廣場等娛樂旅游游客較多的旅游區進行,針對性較強。問卷調查內容涉及三部分:旅游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收入等)、旅游偏好、出游意愿選擇。
調查的樣本基本特征顯示性別構成中男性較女性多,男性占62%,女性占38%;在年齡上,以30歲至55歲年齡段為主,占到樣本總數的71.7%;中青化現象突出;從文化程度上看,大專及以上學學歷的占63.8%,高學歷化趨勢顯著;從客源市場分布情況看,鄭州市以外的游客占主體,占總樣本數的71.9%;從個人月收入情況看,中上收入的人數比為70.3%;從職業類型看,比例在10%以上的有公務員、企業管理者、教師、科研人員、個體經營者等人員,白領化和高管化現象明顯。因此可以看出,娛樂旅游活動是一個以城市人群為消費主體的旅游活動。
2.娛樂旅游者的消費特性及旅游偏好。從游客來鄭州旅游的目的調查(見表1)來看,75.1%的游客出游動機是渴望休閑放松,景點觀光動機頻率為51.6%,遠遠小于休閑放松。但由于鄭州也是重要的商業中心,最不具休閑娛樂性的商務會議旅游選擇頻率也達到27.6%。總體上反映了游客對休閑娛樂的旅游需求,但也說明了鄭州市以其特殊的城市職能影響著游客來鄭州旅游的出游動機。
針對旅游游客在鄭州停留天數調查發現三天及以上的占到樣本總數的70.2%,正是游客在鄭州停留時間長(包括鄭州市居民),因此游客對旅游活動的娛樂性需求較高。其中,63.1%的游客很希望在旅游過程中體驗娛樂活動,僅有1.4%的游客不贊成娛樂活動,這說明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的潛力是很大的。
3.游客對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認知分析.如圖1所示,21.1%的游客認為鄭州缺乏娛樂旅游產品,43.2%的認為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豐富程度為一般,這說明目前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程度較低,亟需進一步擴大開發力度。
游客對鄭州夜間娛樂活動的選擇上,70%以上的游客希望欣賞地方特色節目表演、參加聯歡晚會、外出品嘗風味小吃等,因此鄭州夜間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應當在這些方面做文章。在對一些地方特色節目表演門票價格方面,67.3%的人認為門票價格會影響到游客對娛樂旅游活動的選擇,因此在特色節目表演門票價格制定方面應當考慮大眾游客的消費水平,而不能因門票定得過高把大部分游客拒之門外。
對于游客對娛樂旅游產品特點的要求,選擇頻率最高的是娛樂旅游產品的參與性,頻率為86.2%,其次為娛樂旅游產品的消遣性,頻率為76.2%;娛樂旅游產品的刺激性、教育性、寓教于樂、安全性、地方特色等的選擇頻率也較高,這些都是娛樂旅游產品開發設計時,相關人員應該參考的。
五、鄭州娛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探討
1.多樣迎合市場需求,繼續做好文化娛樂類旅游產品的開發。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人文旅游資源不僅眾多,而且影響很大。鄭州要在《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河秀典》項目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嵩山文化、黃河文化、黃帝文化、商都文化、武術文化等資源優勢, 全力打造商都、武術、尋根、中華姓氏博覽、炎黃始祖祭拜等具有國際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并進行系列的文化娛樂旅游產品深度開發,使游客“寓教于樂”,整體提升文化旅游景點的入游率。旅游產業是一個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樣性服務并涉及多個行業的復合型產業,通過發展旅游,進而推動城建、交通、通訊、文化、流通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搞好旅游娛樂演藝活動,精心編排旅游景區( 點) 或城市的各類旅游演藝節目,努力使其成為相對固定、演出適時、內涵迥異的旅游文化娛樂活動,滿足不同游客的旅游興趣,增強鄭州市旅游吸引力。
2.市場需求決定主題,開發功能相異的娛樂旅游產品。依據目標市場的游客需求而確定產品開發的內容和方向,是旅游企業保持生機與活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娛樂旅游產品得以永葆生機活力的保證。從需求個性化上分析,娛樂旅游產品開發要有突出的差異性,具體表現為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線、旅游產品體驗主題的差異。因此,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一定要根據目標旅游市場的需求來開發設計出不同主題的娛樂旅游產品類型。如鄭州開發的市西南12km石匠莊一帶的櫻桃溝和以紅花寺和鐵三官為中心的葡萄基地,這兩個區應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的建設,逐步發展成為花卉欣賞、瓜果采摘、農業觀摩、民俗采風、農家生活體驗等功能多樣化的大型觀光農業基地。鄭州北郊的森林公園、登封的山地森林區以及總面積近6667hm2,內有占地達267hm2的雁鳴湖,還有面積達7hm2的隨風飄曳的野生蘆葦(野鴨、白鷺等野生水鳥常年在這里棲息、繁衍)。這三個林區都需要加強開發力度,營造和保護好區內的生態環境,逐步開發為以森林休閑娛樂、健身旅游為主的觀光基地。也可以以離鄭州60km的中牟建業農莊為依托,開發康樂健身型的娛樂旅游項目。
3.主題主導創意,注意娛樂旅游產品的整合。旅游主題是任何一種旅游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最先考慮的,是通過旅游要素組合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是開發人員經過對體驗題材的發掘、提煉而得出的思想結晶。旅游產品的主題決定著產品以后的經營方向和經營狀況,而市場又是產品開發永恒的決定因素。當前產品開發中市場細分越來越細,它將整個市場按人口統計因素或社會經濟因素等劃分成一個個小市場,以便避開盲目性,設計出更加切合游客需求特征的產品。同時,不同娛樂旅游產品中所呈現的益智性、健身性、美育性、技藝性、交際性等很多時候有重疊之處,這就需要在創意與整合中凸顯主題。如對鄭州西郊的尖崗水庫、黃河鯉魚良種廠等進行開發,和原有的黃河游覽區進行整合,開發以垂釣、劃船、食水鮮和水上娛樂等為內容,以漁場垂釣型水域旅游活動為主題的娛樂旅游產品。,坐落于鄭邙公路19km處的鶴苑村觀光農園、新鄭奧星公司為主體的棗鄉和鄭州東40km處的河南省高新科技園農園可以整合為以體驗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為宗旨,以鄉村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專項娛樂旅游線路。
4.產品文化營造特色,重視娛樂旅游產品文化的發掘。文化是旅游產品的精髓,也是旅游產品彰顯魅力的根本所在。旅游娛樂活動的特色就在于它不僅是一般的旅游體驗,更是一種游客主動投入時間與精力參與的、追求舒暢而獨特感受的旅游體驗。從消費結構上分析,物質方面的需求下降,情感體驗需求上升。游客在關注旅游產品質量的同時,逐漸開始注重情感的愉悅和滿足,人們總是偏好那些能與自己心理需求產生共鳴或者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感性娛樂旅游產品。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要本著營造這樣一種文化特色來設計和開發。旅游產品是否有品位、是否具有生命力關鍵是看它有沒有文化內涵。文化是神、產品是形。如果鄭州漁場垂釣型水域旅游活動缺少了黃河文化內涵,那么它就缺少了活力;如果少林寺康體運動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忽視了佛教禪宗文化體系,那么它就失去了神韻。因此,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也要營造文化特色,這樣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總之,鄭州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適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也為增加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深入了解提供了有效途徑,為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宣傳起到了作用,有效避開了因為線路單一而產生的旅游產品的價格戰,為旅游企業找到了一條新的生存途徑。又因為游客需求的多樣性,要求我們尋求一種可行性較高的理念模式,以求在今后旅游產品開發中有所借鑒,引導娛樂旅游產品的開發向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化產業典型案例選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63-66
2.袁成.論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對策[J].經濟師,2004(5):138-139
3.屠高平.鄭州市居民休閑旅游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2-4
4.潘立勇.人文旅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94-100
5.張國洪.中國文化旅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21-45
6.梁彥明.基于游客體驗的旅游產品開發設計[J].服務經濟,2005(5):39-42
7.楊振之.旅游原創策劃[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8.羅明義.旅游經濟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120-150
9.趙海涵.我國旅游產品創新開發與設計之探析——以云南為例[J].生態旅游,2005(10):87-290
10.李清霞.鄭州市旅游資源分布規律和開發序列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5,22(2):31-33
11.歐陽斌.中國旅游策劃導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212-216
12.魏立棟.鄭州城市森林生態旅游的開發策略與研究[J].華東森林經理,2005,19(1):62-64
13.呂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模式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8
(作者簡介:張淑萍,陜西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助理講師,主要從事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方面的研究;吳成基,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自然地理,環境地質方面的研究;史慧俊,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助理講師,主要從事旅行社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究。)(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