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寧波阿里山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為例,闡述了“產、學、研”合作之路在企業發展中的重大作用,由此證實“產、學、研”合作之路是企業做強做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校雙方的雙贏發展之路。
關鍵詞:產學研 科技創新 快速成長
中圖分類號:F2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10-250-02
寧波阿里山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山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于1995年10月成立。公司前期經營范圍為膠粘帶的制造、加工,現已調整為膠粘帶及水溶性膠粘劑的研發、制造、加工、技術咨詢。公司走過兩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公司成立至2004年,10年間,公司生產膠粘帶為主,年均銷售額為280萬元左右,年創利潤10萬元左右。2005年初,公司與當今高分子材料的“國家隊”——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合作,試生產水溶性膠粘劑,以替代市場上的溶劑性膠粘劑,走上了“產、學、研”結合之路,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公司得到了較快發展。公司的主產品逐步實現升級換代,并得到寧波市、余姚市兩級科技主管部門的支持,列入寧波市科技攻關項目。公司2007年獲余姚市科技進步推動獎,余姚市科技合作示范獎,2008年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公司也實現了新的發展,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已全面展開,并通過余姚市級驗收,將建設成為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余姚分中心的生產基地,研究生實習基地以及博士后工作站。通過一系列鞏固、深化“產、學、研”合作措施的落實,公司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一、“產、學、研”結合之路,是中小型企業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一條既實在又實惠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國家花巨資投入高校的建設,集聚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和先進的科研成果,代表著許多領域國家或國際領先水平,據資料顯示,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15%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約50%的水平。而我國中小型企業靠自身的努力,又很難較快地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很難在一般性競爭領域中脫穎而出,迅速成長壯大。
為此,阿里山公司在生產普通膠粘帶的過程中,結識了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的葉先科老師。為了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公司決定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當時以葉先科老師為主研制的環保節能的丙烯酸冷貼膠粘劑已通過中試階段,同時看好浙江市場的需求量和浙江地區的原材料便捷的供貨渠道。雙方的合作是將葉先科老師的科研成果和阿里山公司的生產廠房、設備、資金結合起來,共同構建一個“產、學、研”結合的平臺,把科研成果迅速推向市場。由于阿里山公司生產的膠粘劑以水代替甲苯,采用自行合成的純高分子作粘接材料,耐侯性優良,復合牢度好,復合產品光潔度高,可以完全克服油性膠的種種缺點,使用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環境保護十分有利,很快受到市場的歡迎。
由于該產品節能減排,且性價比較優越,較快地受到市場歡迎。近兩年,阿里山公司已建立了國內一級經銷商20余家,終端用戶6000余家,2005年年產量為0.6萬噸,2006年達到1萬余噸,2007、2008年均為1.2萬噸以上,約占全國包裝類水性膠粘劑市場的15%以上,企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步入快速發展時期。
二、“產、學、研”結合之路的一些具體做法
1.建立兩地合一的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培養一支科研團隊,結合市場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完善產品,使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
葉先科老師的科研團隊,設在四川大學和阿里山公司兩處,由葉老師統籌進行指導。采取“頂崗實習”模式,對川大距離畢業還有一年或半年的大學生,企業與學校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與老師、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帶班師傅共同解決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近幾年來根據區域氣候的不同,先后研制開發適合了長三角區域防潮、濕度大的科研配方,供應江、浙、滬的市場;研制開發了抗寒、耐干燥的科研配方,供應東北、華北的環渤海區域市場;研制開發了適應高、低端市場的不同需求,供應珠三角區域的市場;形成了產品的系列化,基本滿足了不同市場的不同需求。這些產品的系列化都是與科研的投入緊密結合在一起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產、學、研”的緊密結合,沒有很好的市場反饋機制,沒有擰成一體的利益機制,要迅速形成產品的系列化,被市場廣泛接受是不可能的。
2.用“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培養一支優質的售后服務的銷售隊伍。要占領市場必須要有好的服務,因此必須把市場的開拓定位于服務上,即配合經銷商做好售后服務,讓每一個銷售員都掌握產品的用途和使用技能,能現場服務,能現場指導;不但動嘴,而且能動手;能認真解答客戶的疑難癥狀,能輔導用戶用好產品。這就要發揮“產、學、研”的優勢,不僅由公司的技術人員輔導銷售人員,還將銷售人員送去四川大學進修培訓,提高銷售人員的技能,很快培養出了一支優秀的售后服務的銷售隊伍,適應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3.用“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培養一支“規范懂行、操作嚴謹”的生產工人隊伍。在科研團隊的要求和幫助下,公司分解各個生產環節工種的崗位職責,經常請四川大學的老師和技術人員給員工上課培訓,規范操作要領,規范各種數據的控制,規范達標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具體的規范操作標準。
4.用“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在績效考核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僅要發揮技術優勢,也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按照“產、學、研”結合的要求,加大績效考核力度,將考核融入其中,加大科研投入和獎勵。公司的績效考核,在生產環節,實行噸位生產提成制,按崗位系數分配,向技術工種傾斜,鼓勵鉆研技術和技術創新;在銷售環節,實行噸位銷售提成制,為客戶服務后,快速反饋市場信息,銷售量業績好,給予鼓勵和獎勵;在技術環節,實行產銷利結合的提成獎勵,每年約占公司銷售額的8%給予技術開發費支出和獎勵,為企業科研保障充足的財力。
三、“產、學、研”結合之路,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能力
1.依靠“產、學、研”優勢,做創新型、環境友好型的化工生產企業。阿里山公司雖然生產的產品是環保節能減排產品,但在自身生產過程中,也高度認真解決平時不被注意的遺漏角落,建立應急機制,應對處置各種突發事態。隨著社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原來不被重視的環節,經常被提到議事日程。企業依靠“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優勢,加大科研攻關,相繼解決了“槽罐車液體原料卸貨殘氣泄露”和生產環節中“反應釜殘氣集中收取處理排放”及“地面清洗用水沉淀處理排放”等難題,受到了生產人員、周邊工廠和環保部門的好評。
2.發揮“產、學、研”結合優勢,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憑借“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優勢,推動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阿里山公司在水溶性膠粘劑生產銷售勢頭良好的狀況下,從2006年起又投入資金,對產品實行升級換代的科學技術攻關。該項目被列入寧波市工業攻關項目,從水溶性膠粘劑濕式復合法轉變為干式復合法,在不改變原有工業設備的狀況下,擴大水溶性膠粘劑的新領域。近幾年來,阿里山公司先后研發了17種新產品,申報了3項目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被國家膠粘劑工業協會推薦承擔起草行業標準第一召集人單位。
3.深化“產、學、研”合作領域,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有了“產、學、研”合作平臺,企業可以向縱深發展,步入“行業主導”模式,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自2005年阿里山公司和四川大學合作,走上了“產、學、研”結合發展之路后,2006年阿里山公司聯合其他公司又與四川大學合作,實現技術成果轉讓,生產高分子合金材料。2007年又推動余姚市科技部門與四川大學合作,組建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余姚分中心。阿里山公司作為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余姚分中心的生產基地,研究生的實習基地。最近公司將創造條件,爭取設立博士后工作站。
四、總結
經過企業和院校之間的“產、學、研”合作,企業的自主創新,技術水平,服務水平,品牌建設和企業管理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也得到體現,為企業的快速發展起到助推作用。同時院校一批研究成果得以轉化,獲得了再研究資金,院校學生得到鍛煉,院校科研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實現了“產、學、研”合作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熊榮生.建立與鞏固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長效機制.教育與職業,2007(14)
2.何發武.產學結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科技資訊,2006(30)
(作者單位:寧波阿里山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余姚 315400)(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