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平陽縣水頭鎮,商業街上隨處可見高檔紅酒莊,商場里擺放著阿瑪尼和路易威登等最新款的奢侈時裝。往年每到年底,在山西投資的煤老板們會給這個鎮帶回大把的分紅。但今年小鎮被憂心忡忡籠罩——在一次煤炭國有化運動中,那些曾經日進斗金的煤礦被地方政府“強制贖回”,他們認為自己是國進民退最大的輸家。
據說,溫州人在山西投資煤礦的總資金達到500多億元,而其中300多億元就出自水頭鎮。2005年左右,隨著煤炭價格一路高漲,水頭鎮的政府官員、銀行職員、教師、個體業者等都瘋狂加入到炒煤大軍中,最高潮的時候,據說10個水頭鎮人就有8個參股投資山西煤礦。
“黑金”讓他們一夜暴富,也讓溫州煤老板成為近幾年最為人們爭議的一個群體,被輿論貼上了很多貶義的標簽。今年,全國范圍內的新一輪煤礦整頓關閉行動拉開大幕,煤炭大省山西在年初率先提出了煤礦大整合計劃,整合后單礦的年生產能力要達90萬噸,遠高于30萬噸的全國標準。按照計劃,到年底山西的煤炭企業主體數量要由2000多個降至100個左右,進入真正的“大礦時代”。在這場行政式運動中,大量民資煤礦被關閉或者合并入地方大型國有煤礦,煤老板們被要求出售大部分股權。
今天,展現給我們的場景是煤老板們無奈的嘆息,如果把這些人放置在中國過去10年的發展脈絡中觀察,這真是一個奇特的群體,他們曾經勾畫了一幅瘋狂的帶血的“黑金”圖譜,而今,他們認為自己成了被損害者。從山西省煤礦重組計劃實施開始,煤老板們聯合采取游說和抗議行動,水頭鎮的一些煤老板回到當地準備組織萬人簽名行動,要求山西地方政府停止重組計劃或補償他們的私有財產損失。
10月31日,煤老板的抗議活動拉開序幕。30多名溫籍煤老板聚集杭州,抗議山西煤改。11月9日,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稱已起草一份建議書,抗議山西煤改一些舉措違反《憲法》,并已通過特快專遞同時發向全國人大、國務院、山西省人大和山西省政府。11月18日,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廣邀全國媒體和國內一些著名專家學者,高調舉辦了一場“地方產業政策延續性與企業投資信心”研討會,呼吁輿論關注他們的損失和命運。
現在看來,這種行政式兼并重組確實帶有某種粗暴的色彩,各級地方政府為完成政治任務,很少考慮民營投資者的合法利益。過去幾年里,煤老板們雖然對頻仍的煤礦事故難辭其咎,但按照市場規則,他們又確實屬于合法投資者,雖然他們一直以來與官場有著說不清楚的關系,但一旦政府揮下“改革”的大刀,卻又只能任人宰割——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復雜邏輯,中間混雜你所能想象到的各種幕后手段,但唯獨缺少法治和市場規則的力量。
記者曾到過山西省的主產煤區,看到的是瓦斯爆炸過后坍塌的煤礦、凄慘悲傷的礦工,河流、土地和空氣被染成了黑色,而政府的辦公大樓富麗堂皇,煤老板和官員們開著奔馳寶馬路虎悍馬等名車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廣置房產,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拿走了金錢,留下的卻是滿目瘡痍、資源枯竭的鄉村。
在今天我們這個時代,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