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企業通常在談自己的成就或者愿景時會講到中國或者世界500強,但為什么一直以來中國給世界的印象都是工廠,中國制造業也沒有獲得相應的尊敬?實際上,中國過去主要靠的是廉價勞動力資源,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前,其次則是靠中國低價格的生產要素補貼全球的經濟,帶來的卻是大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現在我們遇到了更多問題,除了原材料和能源到底能支持多久的發展,還有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等。
在世界500強企業里,我們會看到一個比重,最一流的不是制造業,而是服務業。越是發達的經濟體,服務業占比越高。在凈利潤方面,服務業的比重到了50%多,而制造業只占不到30%。對于所有的服務業企業,最核心的是人才,因為服務業是人才密集型的。所以我們看到一些提供人才的服務業公司進入了全球500強,而在中國這個行業才剛剛開始。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近年來中國也形成了一大群高技能人才,以及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能力如何發揮出來,我認為這是我們的機遇。勞動力過去我們講的是操作工人,現在講的則是大學生甚至經營管理人才。這里就需要我們有一個轉型,中國如何從勞動密集型的“中國制造”轉變到“中國服務”,這是非常大的趨勢和機會。
事實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種新商業模式正在興起,并將帶來新的世界性產業分工,這就是服務外包。這個過程中人才培養非常關鍵,而易才就是國內最大的私營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公司,涵蓋了從人才招聘到培訓的所有業務,并希望進一步解決更多的就業,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有用人才。
雖然易才一路走來僅有五六年的時間,但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我們是國內第一個真正用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做服務外包的企業。對于中國的服務外包業,特別是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業,從一開始便有很多大客戶提出一站式服務,所以我們就瞄準這點,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一站式網絡,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200個服務網點。
今年大量企業遭遇成本壓力,他們希望降低成本,但工作量又并沒有減少。所以一年半以前我們就開始建設一個呼叫中心,這是我們今年正式推出的一個創新業務。
打造可持續的多方共贏的模式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在跟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中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們想證明一件事,就是企業從一開始就可以承擔社會責任。今年我們做了很多項目,一個是在11個地方舉辦農民工返鄉創業活動;一個是在安徽六安建立農民工就業基地,年初還建了一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5月份與北京理工大學合辦了中國第一個校企聯合的大學生創業中心。我們在不斷尋求如何把企業的需求信息跟一線前沿的農村人口、學校畢業生進行配置,不斷思考如何建立和擴大可持續的多方供應的方式。當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今年1—9月,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簽約金額達到126.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2%,實際執行合同金額7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0%。易才今年是第六年,我們從零起步到現在,用了5年的時間成為行業領先者。我們下一步提出的目標更大,就是如何從行業的領先者變為領導者。
在第二個五年,我們希望成為一家有全球化運作水平和運作能力、運作質量的公司,現在易才已經在美國、香港開了分支機構。我們認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使命感就沒有靈魂,也沒有長期發展的動力。我們希望將來為中國服務業提供更多的人才,為中國的人才提供就業和成長平臺,也成為中國服務業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