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啟航的船
2008年夏天,陳濤拿到了新房的鑰匙,這是一套上下兩層一共44平方米的小躍層,身為單身女郎,這里是—個純粹的私人空間。
對于在地質隊工作的陳濤而言,旅行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手指千山暮雪,腳踏滄浪碧波是她工作的注腳。然而人這一生有太多禁錮,習慣了出走后,渴望的還是家的舒適與安寧。
但是,陳濤并不想一輩子都睡在全世界99%的人都睡著的相似的床上,她要睡的地方,像她無數次出行時的吊床,要它搖曳生姿,即便每次旅途歸程時,這里仍是自己的精神家園。
陳濤找到老友羅昊,希望能打造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家。朋友多年,彼此都太過熟悉,不用過多描述,羅昊就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
房子一裝就是半年,出于對朋友的信任,陳濤既不過問也不親臨現場,任由老友自由發揮。只是偶爾朋友問聚會時,問起自己的房子,羅吳才說,你再等—等。

拖了半年工,才到了收房時刻。開門的霎那,陳濤看到了自己的家。“睡船上吧!”設計師羅昊說,“反正你孤身不孤單,千山暮雪,只影響誰?請走進你的蝸居,你的船屋!”
蝸居不用脫鞋,因為地板并沒有鋪裝任何瓷磚或是木地板,只有水泥,涂上透明的環氧樹脂,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淡薄的光。
最先看到的是兩只相依的小船。這里沒有通常意義上家的陳列。兩只相依的小船是家中的電視柜,他們在清晨的薄霧中穿行。沒有電視,只有投影的幕布——恰似兩塊迎風的帆。
船是木做的,畫好了圖紙,再一點點敲打而成,麻繩一根根纏繞在船上。像海里的風景湘糙卻打動人心。挖空了船艙,只為放下陳濤數百張影碟和唱片,撐起的桅桿帶著滿帆的船,正要啟航。
船停靠在藍色的墻壁上,像置身一汪純凈的海,伴著水泥地上落下的藍色顏科,像海里的浪花撲上船頭。桅桿旁的陶瓶里插滿山中撿來的葦桿。墻上也手繪出高低起伏的蘆葦。不一定總是航行在海上,可能還會駛進峽谷中的湖泊,那里有搖曳的野花。起伏的蘆葦,載著夢想,載著希望。
狹小的客廳里,裝下了一張寬大的沙發。沙發是木制的,把松木板放在火上燒出焦炭的色澤,再現場做成沙發,鋪上軟墊,可靠、可坐、可躺。沙發是弧形的,不只好看,拉開圓弧內的機關,藏著擱板,既可盛放荼具雜物,又能變為一張寬大的床。空間雖小,但一定會有訪客到來,而這時寬大的“床”則能容納下突然來襲的客人。
每平方厘米都是風景
沙發的里側,是陳濤的廚房。這個開敞式的空間里,單身女人的酒柜定格在了櫥柜的最上方,斜形的酒柜,很適合把酒一支支放入其中。想喝時,踮起腳尖,伸手取出一支,即便與自己對飲,也能風情萬種。當然也可以在沙發后臨窗一隅飲一杯咖啡,盤腿坐在墊高的地臺上,看著燒舊松木板的炭黑色澤,小小地喝上一口。不用加糖,只飲黑咖啡的香郁和苦澀,透過開啟的窗戶,看樓下的風景,聽世俗的喧囂。或許,端起杯子的那一刻,還能聽到夏天雷雨時,風吹過樓下樹林的呼嘯風聲。
在這里,沒有通常意義的廚房,一個小小的電磁爐足夠燒一天的水。這里亦沒有通常意義中的洗菜池,沒有不銹鋼菜盆冰冷的身軀,留下的是一只陶瓷盆。印著淡淡的青花,綻放著玫瑰一樣的褶皺。對于煮一壺普洱,洗一洗茶具的陳濤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沙發背后,是架高的地臺,仰起頭來,夕陽紅的墻上,4款海航鐘并排懸掛。北京、紐約、倫敦、東京,4種不同的時間在各自的世界里滴答前行,像旅程還在繼續,身未動,心已遠。
即便空間狹小,也不能忽視進門的左側。4平方米里隱藏著陳濤的洗衣房,上百只鞋,以及來吃、來喝、來玩的男人們的衛生間。狹小的空間,被運用到極致,每一平方厘米都是隱藏的風景。
與“男廁所”一墻之隔,是另一個空間。火燒木做成的柜子,能夠收納從各地淘來的瓷器和擺件。如果不愿意讓人看到那些怪模怪洋的小玩意,也可以拉上簾子。簾子一拉,這兒又是一個獨立的空間,任何破舊小物都可以塞在這里,成為一方收納的小天地。
儲藏柜的右邊是家中冰箱的位置。這里有扇滑動的門,綠色墻紙包貼的滑門,可以在冰箱前任意滑動。如若你看厭了白色冰箱冰冷的色澤,完全可以把滑門拉到左側,遮住它。只有在此時,隱藏在滑門后的樓梯才會裸露在我們面前。
攀上木質的階梯,樓上,才是一個真正的,更純粹的私人領地。思念像海,生活像船
上樓,上百本的書和碟正等著她。木制的書架做成弧形,刷上白色木漆,放上淘來的馬燈、酒架,還加一把自制的木椅。帶著槲目印痕的椅子安靜地躺在一旁,一塊因蟲蛀而留下美麗紋路的木板被定格在了另一側。
就像一塊路牌,這里只屬于私人閱讀時間。
終于看到了陳濤的床,不,應該是船。木制的船由4根鐵鏈吊在空中,仿佛隨時都能破浪啟航。船下裝了一條藍色燈帶。夜深人靜,熄滅所有的燈,只留著這束藍色的光,船下有海里的頑石,有蕩漾的波浪,有如漂泊在海上。
在這艘“船”上,永遠不會擔心迷路,船頭安好了無限網卡,即便夜深人靜,拿著筆記本電腦坐在自己的船上,也一樣能上網導航。
與船緊鄰的是家里的衣柜。弧形的木柱與不遠處的書柜遙相呼應。沒有柜門,只有一層白色的紗。撩開紗,里面堆放著陳濤的錦緞、旗袍,單衣與華服。
柜側是洗臉的臺盆,還是陶瓷的盆,裝上古銅色的龍頭,可以洗臉,可以刷牙,也可以拉起淋浴的龍頭隨意沖涼。不要擔心沖涼的水會侵蝕旁邊的衣柜,設好的干濕分區隔斷了廁所的地臺,排水管早已隱藏在黑色的石子之下。水順著腳底的黑色沙石流入落水管道,就像漫步海灘,迎接海潮時隨意通上的浪花。而馬桶,永遠地藏在了黑色石灘上的豬圈門后。
這是一個只屬于陳濤的世界,雖然并非自己親力親為,她卻有著想象之外,意料之中的驚喜。喜歡,很喜歡,這個家就像一艘船,隨時都會張開風帆,在夢里穿行……
安靜的夜里,船在航行,想一次遠行,想陽光里充滿笑意的路人,最早拍下的日出,溫暖的旅行紀念品,沙灘布滿的腳印,還有來不及收起的回憶。
這一夜,思念像海,生活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