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秒針兒)軟陶店主
作品:《精靈盧比的小窩》
玩陶心得:一種色彩,表達一份心情;一種手工,體現一份情趣。摩挲于指尖的軟陶,使遐想于心的造型一一呈現,宛如跳躍的精靈。而此時的我,也早已融入這陶中……
陳宏(露西)
巧藝手工坊店主
作品:《陽春面》
玩陶心得:無意中認識了軟陶,辭了工作,沉醉在軟陶的世界里。我享受著天馬行空的創意,享受著隨心所欲的發揮,享受著永不枯竭的成就感和快樂!
軟陶碼頭 快樂啟航
說起軟陶,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它是一種土,—種可以雕塑成型的土,一種必須放進烤箱燒烤成型的土。這種極富表現力的材料,與花樣的創意珠聯璧合,瞬間,就可以變出一件件色彩亮麗、精致細膩的藝術品。
軟陶誕生于19世紀的德國,由于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很快風靡了整個歐美地區,后經日本、中國臺灣傳至內地。雖然其流行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愛好者們孜孜不倦地挖掘其可塑性,在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下,參與這個圈子的愛好者與日俱增。難怪有人預測,軟陶將是21世紀最時尚的材料。
可愛的飾物、精美的相框、各科各群的人偶造型……這些陶友們最愛的創作形式。雖然與國外的玩陶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并不影響陶友們發揮奇思妙想和創作天賦,并不影響他們聚在同一片天地里陶冶情操、自得其樂。
王杰(陶樂思)
自由工作者
作品:《沙發上的我和貓》
玩陶心得:軟陶是將陪伴我一生的情趣愛好,這里面不僅有童年的回憶,有取之不盡的美好感受,還有我快樂的源泉。所以我的作品都是陽光向上、單純簡單的。
陶小金(陶金)
自由職業
作品:《魔獸世界》
玩陶心得:我的陶作大部分以魔獸世界為主題。感覺和陶很有緣分,玩陶的過程真是種享受,每件作品都擁有別樣的感情,這又是與音樂、繪畫不同的表達情感的方式吧!
最火的大本營
國內人氣旺盛的軟陶論壇有幾個,最火的可能要數軟陶藝術在線了。
軟陶藝術在線是樂輝(論壇ID:網子)一手建立起來的。5年前,學計算機出身的他,原本只是想幫愛好陶藝的愛人建一個軟陶主題網站。搜集的相關資料一多,他發現,軟陶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而且有很多藝術作品。
為什么不搭建一個平臺,供大家借鑒和交流呢?論壇剛剛建立時,幾乎沒什么人氣,于是,樂輝從國外網站上轉載了豐富的教程和作品,并憑借自己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優勢,極力推廣論壇。同時,他也盡力尋找國內的軟陶愛好者,鼓勵他們創作。
4年之中,樂輝陸續整理了30多位國內優秀軟陶創作者的作品到網站上,“他們可能稱不上大師水平,進步是非常明顯的?!睒份x說,在網絡上交流,大家肯定會找到有相同興趣相同脾性的朋友,很多陶友之間都有相見恨晚、惺惺相惜的感覺。他說,曾在網上看到一篇報道,介紹了一位軟陶愛好者,她的作品讓人感覺充滿童趣、純潔干凈。樂輝很想聯系上這位作者,可是,想盡辦法也沒有任何結果。失望之余,樂輝整理了她的介紹和作品放到網站上,希望她有機能聯系自己。幾天后,一位叫陶思思的論壇陶友聯系上他,說自己就是報道中的人,原來她早就在論壇里注冊了。
因為大家的愛好和熱情,讓論壇的含金量很高,優秀的陶友和個性的原創作品不斷出現,比如童真無邪陶樂思、魔獸MM陶小金、幻想戰士丸子大師……經過大家的努力,軟陶在線逐漸成為軟陶行業最全面最專業的論壇。目前論壇用戶3600余人,總發帖量達到近5萬帖,上傳作品約17226個。
有意思的是,陶友們會根據不同時期的熱點,展開一些主題式的創作。比如,六月的熱點是《魔獸世界》東家易主,論壇上就出現了大量游戲角色的作品。他們都是忠實的游戲迷,用軟陶的形式來表現對游戲的熱愛。七月的熱點是邁克爾·杰克遜的去世,論壇上就出現了紀念邁克爾·杰克遜的軟陶塑像。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源源不斷的熱點,讓陶友們身居圈內,樂此不疲。
周黎(杯子不喝水)
教師
作品:《簡單愛》
玩陶心得:在我看來,陶土是極富生命力一件物品。玩陶7年,最初鐘情于項鏈的制作,后來涉及到生肖、星座、立體擺件和童話場景制作。我追求點線面的造型變化和線條的穿插,作品混合了民族和現代風格。
01張楠(丸子大師)
自由工作者
作品:《丸子戰士》
玩陶心得:軟陶是我的愛好,社會太現實,在經歷了幾次人生的起落后,只有在軟陶制作時才是我最輕松的時刻。暫時忘記心煩的事隋,好像時間暫時停止。
世外“陶”源
如果說欽陶在線是陶友的熱鬧聚集地,那創藝無限則是讓陶友修身養性的地方。
這是一個集軟陶藝術設計、產銷、服務、藝術教育于一體的藝術空間,每一個走進這里的人都會被這里寧靜恬恬的藝術氛圍所感染,忘卻了窗外就是喧囂的都市,所以,圈內的人都稱這里為——世外“陶”源。
這里沒有休息日,永遠對軟陶藝術愛好者敞開大門。趙春香老師像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家長10多年的軟陶藝術創作經歷,讓她創造了一套獨特的生態式軟陶藝術教育法。所謂生態式教育法,就是引導人最大限度脫離工具,手工制作軟陶作品,并從中獲得生命的意義。
創藝無限的陶藝作品很有自己的風格,他們將中國傳統的剪紙、書法、工筆畫、浮雕等和西方的油畫、雕塑藝術等藝術門類相結合,用特有的“捏畫”、“手塑”等手法加以表現。同時,這里的創作者都要遵循創作的“正感覺”和寧靜致遠、自我回歸的心境。真正的軟陶大師,創作過程中就猶如高僧打坐一般,散發著無比的寧靜與自然,這就是真正的軟陶之道。
為了推廣軟陶事業,趙老師把這些年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了軟陶事業上,她先后在錦州和北京建立軟陶藝術文化機構,為熱愛軟陶藝術的人提供發展的平臺。也因為如此,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就生活在創藝無限這個藝術空間中。白天工作,休息的時候與圈內的朋友交流分享,經常有圈內的朋友來拜訪她,夜里就在創藝無限留宿。現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軟陶藝術愛好者來到趙老師的創藝無限,在這里學習和工作。
當然,軟陶最大的樂趣還是在于分享。陶友們或三五成群交流創作心得;或兩阿一組探討生活體悟;或十幾人開個派對展示才藝;
最近圈內來了一位美國友人wayenchu,帶來一種新的聚會形式——“愉人碼頭”。這是一種家庭式聚會,大家不分國籍、不分職業,只要熱愛藝術、熱愛生活就可以前來參加。準備一桌好菜之后,大家舉杯暢飲,談藝術、談生活、談事業、談夢想。你可以找位“老師學英語,當然,你也得教人家漢語,聚會上經常會出現所有外國人都說漢語,所有中國人都說英語的場面,別有一番情趣。
邱康(辣椒雨)
美術教師
作品:《貓與花瓶》
玩陶心得:我是個急脾氣,但做軟陶時出奇地有耐心。從傳統陶藝到時尚的軟陶,我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過程。軟陶飾品、家居飾物都是我的最愛,風格視心情而定,捏出的軟陶小人人兒多少有點自己的影子。
Meredith Dittmar
美國藝術家
作品:《Guys》
玩陶心得:從1993年起,我認識了角色設計這玩意兒,并運用軟陶、黏土塑造出許多獨一無二的人物玩偶,我叫它們“Guys”。我喜歡這些充滿想象的設計。
軟陶實用指南
經眾多愛好者努力,我們整理了部分基礎知識、技巧和經驗,供大家交流。
01,軟陶選購和保存:
A:選購軟陶時,要選手感細膩有一定韌性的材料,軟硬要適中。存放不要超過一年,用保鮮膜包裹嚴實,放于陰涼之處。
02,軟陶制作時注意的問題:
A:制作前把手洗干凈,可以擦一些護手霜以免粘泥。揉泥時顏色從淺入深,隨時用濕紙巾保持手和工作臺面的清潔。揉泥時泥片表面盡量不要產生氣泡。
Q3:軟陶的烘烤問題:
A:每個人購買的烤箱因為品牌和功率等原因,烘烤特勝都有所不同,建議先多進行幾次實驗,分別選擇從110℃-130℃,10-30分鐘不同組合進行烘烤。作品大小也影響烘烤選擇,小作品溫度更低,時間更短,一般來說大型作品可以多次分層烘烤。烘烤時下面可以墊一些瓷磚,錫箔紙等,盡量不要太靠近發熱管。禁止使用微波爐烘烤,水煮或小作品用電吹風加熱能起到類似烘烤的作用,但不推薦。
Q4:為什么我的軟陶作品沒有光澤:
A:軟陶本身烘烤出來就是亞光的,如果需要亮光效果,可以通過快速升溫短時烘烤來實現,但比較不好拄制,容易烤焦,而目靠近發熱管部分可能會更亮,作品亮度并不均勻。也可以對烘烤后的作品進行表面刷指甲油、清漆、亮光劑。
Q5:軟陶品牌推薦:
A:軟陶材料分國產和進口,進口軟陶最著名的是德國FIMO和美國的SCUPLY。質量好,但價格昂貴,約是國產軟陶的十幾倍。臺灣的卡蜜兒軟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材質細膩、質量穩定、成品效果好,適合中高級玩家使用。
國產軟陶質量參差不齊,一般左每公斤25元至35元之間。
Q6:軟陶和黏土的區別在哪里?
A:黏土是繼軟陶之后出現的又一新型DIY材料,兩者主要區別在于:1)黏土是風干定型,軟陶需要烘烤定型;2)軟陶是油性材料,易保存,黏土是水性材料,開封后容易自然干,不易保存;3)軟陶成品色澤艷麗,黏土顯亞光;4)黏土適合做家屆飾物,軟陶適合做各種飾品或人物造型;5)軟陶比黏土稍硬、易塑型。
Q7,國內軟陶行業的商業形式:
A:軟陶在國內的發展還不成熟。比如無著名品牌、無相關專業工具、無專業書籍等,當然這些都是硬件環境,可以慢慢改觀。目前行業里的主要商業形式有:
培訓型:手工坊、陶吧。以培訓或加盟形式為主,按小時或學期計費,輔助銷售原料和書籍、配飾等相關物品。
教育型:目前軟陶材料料逐步進入了中小學課堂,作為美術或勞技課的一部分。
生產型:以生產提供原料為主,有原料生產技術、設備、人員。
出口加工型:從事軟陶行業較早,利用國內的人力物力資源優勢進行設計生產加工,產品一般出口到國外。
個人型:淘寶店、軟陶網站、個人工作室等,主要是一些軟陶愛好者自行運作經營,銷售個人成品,更多作用在于推動軟陶在國內的影響,增進愛好者間的交流。
于惠(寒涵)
美術教師
作品:《邁克爾·杰克遜》
玩陶心得:開設自己的泥塑班7年之久,對各種泥類有著絕對的好奇心,從最原始的黃泥,到現在流行的軟陶和各類粘土,對它們的習性都有所了解,在泥土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樂趣。
凱瑟琳·達斯廷
美國設計師
作品:軟陶手袋
玩陶心得:我從豆莢、蓓蕾、樹葉甚至灌木叢中獲得靈感,這些奇特艷麗的手袋是為那些充滿自信的女性而設計的,除日常使用外,它們還可以作為裝飾品擺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