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集中核算是為了優化財務核算管理流程,強化支出行為控制。在經濟業務上有利于中心起到監督、全面反映的作用。會計集中核算由于會計人員一起辦公,對經濟業務處理及時、正確、口徑統一,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一、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我中心自2003年開始陸續接手鄉鎮廣電站資金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后。至今經歷了財務移交,業務試轉,人機合并,分工合作、規范操作五個階級。在運行初期,我們中心的財務人員進行了會計業務和電算化知識集中培訓,使財務部5名財務人員基本掌握了會計電算學化技能。至2004年1月份,全面甩掉了手工記帳,財務工作的規范化、統一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時,我們又根據實際修訂完善了會計職責和各項制度(從單位報帳到審核及業務流程、資金管理等)。并對單位結報員進行適時的業務培訓,要求每位工作人員嚴格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來操作,堅決糾正了過去那種賬戶設置亂,銀行開戶亂、會計檔案亂的“三亂”現象。為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會計集中核算是在單位財務自主權,資金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采取“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的辦法。對站里合理、正常的支出,凡票據正規,手續完備的,及時辦理資金結轉報支手續。對不合理,不合規的票據,則堅決拒付,同時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確保資金的合法、有效使用,真正防患于未然。通過集中存儲,使資金高度集中于中心財務,便于統一支配、調劑使用,這樣做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強化會計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
而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會計核算過程由原來的“暗箱操作”變成現在的“陽光作業”,由于會計監督作用的陣地前移,使各站的收支都通過中心的賬戶進行核算,在中心財務人員的監督下進行。一些單位違規違紀現象得到了遏制。這樣,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一方面,各單位遵守財經紀律的意識明顯增強,一些超標,不合理的支出明顯減少,有些站經常事先詢問有關經濟業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把一些不合理的財務支出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通過會計人員的日常監督,嚴格按照有關財務管理的規定進行業務審核,拒付不合理,不合規支出,使得假票等違規現象日益減少。
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各站取消了原來的會計崗位,所有的賬務核算交由中心財務、各站只保留1名報賬員。降低了行政成本。
五、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得到增強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會計人員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因此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一是我們組織了結報人員認真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全面開展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構筑牢固的會計職業道德防線,使所有的人員能夠成為一名誠實守信、依法理財的合格會計人員。二是針對過去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全面學習有關制度、法規,并結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尋找差距,修改和完善各種內部核算、控制制度,保證核算資金的安全與完整。
六、有利于財務報表及時上報
集中核算后統一由中心上報。這樣提高了財務報表上報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時會計報表的質量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報表的及時匯總有利于局領導全面了解整體經營,資金的運行情況,實施全方位的監控,為制定考核業績指標體系提供依據。
正視存在問題,積極尋找對策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會計集中核算工作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各站對于收入支出方面非常重視,但是站里的存貨、固定資產方面管理薄弱的問題突出,可能是個別站思想上重視不夠,致使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上產生脫節現象。
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一些站片面認為單位會計崗位已取消,單位內部不需要進行財務管理與監督,忽視了內部的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有些站原有的固定資產底子不清,固定資產與實物無人保管和登記,造成帳實不符的現象。
(2)各站結報員都存在身兼數職的情況,因此在處理日常業務工作中,有時明顯存在疲于應付、力不從心的現象。
主要表現在:一是填制的費用報支憑證上會計科目分類不明晰或不正確,導致記帳會計在記帳時重新設置,給中心財務人員進行會計核算造成一定的困難,影響了記帳的工作效率。二是在發票核對方面,結報員把工作移交到中心財務,而對本站人員的收費結果監督不嚴,只關心票據的數量及尾聯報表與解款單金額的核對,而對內部發票分類及實際金額情況不甚明了,導致明細帳的不正確。三是對往來帳款核對重視程度不夠,經常是中心財務催著清理往來時才翻出來看一下,導致應收帳款到帳率上升緩慢,不能及時回籠資金。四是結報員在拿到報表后對會計資料的理解不透,給領導一匯報,他們聽的一知半解,這勢必給站決策事項帶來影響。可見結報員這個崗位的重要性,所以要引起我們的領導足夠的重視。
(3)會計檔案管理難以連續、完整的保管。由于實行集中核算前,會計檔案保留在原單位,自實行集中核算后的會計檔案卻保留在中心財務上,一方面造成中心財務的負擔,另一方面各站查閱也不方便,造成各站會計檔案管理不完整,前后缺乏連續性的狀況。
(4)不利于會計其它職能的充分發揮。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中心財務與各站接觸少,不了解站的實際情況,只強調會計的核算和監督,弱化了會計預測、分析,決策等其他職能,使會計這一領導的參謀沒有了用武之地,不利于會計管理職能的發揮。
針對以上問題的出現,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爭取各方支持的同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
第一、積極向主管單位、分管領導、上級業務部門多匯報,爭取領導的支持和工作上的主動,同時也希望上級部門出臺一些相關的措施和辦法。
第二、加大《會計法》執法檢查力度。宣傳、貫徹實施《會計法》,定期與各站進行溝通與交流,舉辦有關財務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結員業務水平。
第三、加強與各站之間的聯系,嚴格執行有關財經法規,積極推進材料、固定資產、經濟合同管理軟件操作。及時催促各站清理往來款項,加強備用金管理,從不同角度防止違法亂紀問題的出現。
第四、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健全對結報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對于在成本管理中能夠節約費用成本的站及結報員年末應該進行表彰、宣傳。但目前只是根據完成情況在業績考核中有所體現,成本超支的扣分,節約的不加分、幾乎沒有獎勵。對于成本管理做的好的報賬員,應該有所獎勵,并樹立“節約費用成本先進”的理念,使員工真正受到激勵。調動這些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促進結報人員的業務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張家港廣電信息網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