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醫生技術好、服務好,對人熱情,俺們最信得過她。”在河南省沁陽市崇義鎮所轄的38個行政村,凡是提起該鎮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任、婦科醫生楊艷的育齡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說好。
楊艷,1998年畢業于新鄉醫學院臨床醫療系,2003年經統一招聘考試分配到沁陽市崇義鎮計生服務中心工作至今。
光陰荏苒,不覺之中楊艷已經由計生戰線上的一名新兵日漸成熟。眾所周知,計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事,而最能吃苦最能戰斗是對計生干部的真實評價。作為一名計生工作者,楊艷點點滴滴、平平凡凡的工作中發生著一個個浸滿汗水和淚水的感人故事。
群眾中她是最受歡迎的人
2003年,剛剛從事計劃生育工作時,楊艷深感肩上擔子重、責任大。她通過認真學習業務知識,使自身技術水平和服務技能不斷得到提升,工作方法不斷改進。她認真揣摩育齡婦女的心理,在服務中推心置腹地與她們談心、交流,用實際行動感動了她們,使育齡群眾理解并主動配合工作。
崇義鎮東各萬村的育齡婦女李某于2000年結婚,婚后四年一直未孕,在家里經常受到婆婆的挖苦。2004年3月的一天,她哭哭啼啼地來到鄉所找楊艷咨詢,楊艷經細心的詢問和B超檢查,發現李某的右側附件區有一個囊腫。楊艷當即陪同李某到市人民醫院找到一個老中醫,結合西醫理療,用藥幾個月后囊腫消失了。2005年7月,李某生育了一個健康的男嬰,全家人對楊艷感激不盡,李某現在還隔三差五抱著孩子來鄉所找楊艷談心,她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韓村育齡婦女嚴麥肖在一次康檢中發現盆腔內有一實質性包塊。第二天,楊艷就陪同她到市醫院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并伴有盆腔包塊。當即,楊艷便幫忙辦理住院手續,嚴麥肖及時做了子宮及包塊切除術。現在,嚴麥肖逢人便說:“要不是楊醫生,我還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大的病呢,真是打心眼里感謝她!”
同事中她是最有“權威”的人
多年來,楊艷刻苦學習業務知識,外出學習開會她都把有關書籍帶在身邊,一有空就研究,經常學習到深夜。她不僅熟練地掌握了“四術”技術,還系統地自學了內外科、婦科、兒科等方面的十幾部專著。每次去城區辦事,她都抽出時間向人民醫院和計生站的大夫們學習、請教,并把學到的本領應用在工作上,其精湛的技術被全中心的同事們稱贊和佩服。
今年3月份,一名懷孕4個月的孕婦來到鄉所檢查,B超醫生在檢查中發現了異常情況,但自己不能確診,于是便找來楊艷幫忙。楊艷經過認真檢查,得出“無腦兒”的結論,隨即告知本人。楊艷又陪同該孕婦到市人民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經確診后立即做了引產手術,避免了一個嚴重缺陷兒的出生。
楊艷自2003年擔任崇義鎮計生服務中心主任及婦科醫生以來,她帶領鎮計生服務中心的醫務工作人員,傾力于技術服務工作。溫馨的服務態度,優質的服務技術,“零事故”、“零投訴”的優秀成績,贏得了鎮領導和廣大育齡群眾的贊譽。
家庭中她是“最不稱職”的人
楊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對待家人卻十分“狠心”。
對丈夫,楊艷不是一個稱職的妻子。由于農村計生工作繁多,她很少過星期天,遇到節假日也經常是讓其他同志休息,自己堅持在單位值班。家中上有年邁的婆婆,下有幼小的女兒,一切家庭瑣事全部交給了丈夫,而丈夫馬軍也在計生戰線工作,勞累一天后,還要做家務,照顧老小。
對女兒,楊艷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她的女兒從上學以來,她沒有接送過一次。從家到學校有兩公里的路程,而且需要經過五個十字路口,每每聽到孩子以羨慕的口吻說別的孩子有父母接送而自己卻沒這樣的待遇時,楊艷不免有些語塞,不滿十歲的女兒已有兩年的車齡了。
對公婆,楊艷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媳。今年5月份,全市育齡群眾生殖健康大檢查剛剛開始時,她的婆婆被診斷為子宮重度脫垂,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家人打電話讓她火速趕往醫院。而當時楊艷正在村里為育齡群眾進行體檢,十幾個育齡婦女圍著她,沖著群眾的熱情參與和對她的信任,楊艷又狠下心來繼續工作,可背地里她卻流下了淚水……
“以真誠之心待人,換真誠之人待己”,這一直是楊艷做人做事的原則。工作中,她熱情、執著、認真、負責,把育齡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僅贏得了育齡群眾的好評,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2005年以來,楊艷連年被評為市級優秀技術服務人員,用愛書寫著自己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