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認為新生的寶貝什么也不知道,只會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傻傻”地看,似乎他們尚不具備什么能力,這種想法實在是低估了這些可愛的小家伙。其實,小寶貝一出生便具有很多“了不起”的本事。家長不妨認真細致地觀察您的孩子是否也具備這樣的本事,這樣不僅能知道孩子是否發育正常,還能有針對性地在新生兒時期幫助小寶貝進行提高性訓練。
一是視覺。正常新生兒在覺醒狀態時能注視物體,并且能追隨物體移動的方向,尤其對顏色鮮艷的物體,更容易表現出興趣。比如在看到移動的紅色氣球時,他們的眼睛就會追隨氣球移動。
二是聽覺。出生3~7天的小寶貝聽力就已經發育得很好了。如果在他(她)的耳邊輕聲呼喚,他(她)就會把頭轉向發聲的方向。如果聲音過大,小家伙就會用哭叫來表示抗議。
三是味覺和嗅覺。新生兒出生時,味覺和嗅覺已經基本發育完善,對不同的味道會有不同的反應,大人想騙他們還真不容易。如果給他們喂糖水,他們會欣然接受;如果把黃連素放入他們的口中,他們會咧嘴或者吐出,以表示抗拒。新生兒對母乳的香味比較敏感,哺乳時聞到奶香味就會把頭扎到母親的懷里尋找乳頭。
四是皮膚感覺。新生兒的觸覺很靈敏,尤其在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觸之即有反應,小寶貝可出現眨眼、張口、縮回手足等動作。
五是運動行為。接近滿月的新生兒被抱起時,頭部可維持極短時間的直立位。如果把他們直立抱起,使他們的小腳與床面接觸時,他們就會把一條小腿伸直,另一條小腿抬起。當大人把手指或者玩具放入他們的小掌心時,他們會抓得緊緊的,不肯輕易松手。
六是神經反射。新生兒出生時就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大人們可以試著檢驗一下自己的小寶貝是否具備這些反射——
覓食反射:用手指輕觸小寶貝的面頰,正常情況下他們會反射性地把頭轉向被觸及的一側。如果觸及他們的嘴唇,他們就會撅起小嘴,樣子好似小鳥覓食,即覓食反射。
擁抱反射:大人們可在小寶貝仰臥位時輕輕拉起他們的雙手,使他們的身體慢慢抬高,當肩部略微離開床面時突然松手。這時,正常的新生兒會出現兩臂外展、伸直、繼而內收并向胸前屈曲類似于擁抱的動作,這是擁抱反射。提醒家長動作一定要輕柔,別傷著孩子,更不要嚇著孩子。
握持反射:這種反射做起來比較簡單,大人們可把手指放入小寶貝的手掌中,他們會立即握住。
交叉伸腿反射:大人們可用一只手按住小寶貝的一側膝關節,另一只手劃一下孩子的同側足底。這時,可見他們的對側下肢上縮,伸直,然后內收,觸及受刺激的下肢或與之交叉。
七是互動能力。新生兒出生后就具有與環境、成人互動的能力。他們會追隨大人說話或者微笑著的臉,會用哭叫的方式喚起大人們的注意,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
貼心提示:
1.上面只是介紹一些簡單的新生兒行為能力的測定方法,家長可試著做一做,測查一下小寶貝的能力。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早去醫院請醫生幫助檢查。新生兒的行為能力的測定和訓練,不僅有利于早期智力開發,還可幫助預測嬰兒后期的性格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情況,所以應該予以重視。
2.家長應注意激發新生兒與環境互動,與成人互動。在互動中促進小寶貝的行為能力,激發其心理發育。如在哺乳、洗澡、換尿布、穿衣服時逗他們笑,撫摸他們的皮膚,對他們說話,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等。
3.以上介紹的幾種神經反射,都屬于新生兒期的暫時性反射。正常情況下,這些反射在孩子3~4個月時會自然消失。如果小寶貝在新生兒期不出現這些反射,或在出生后3~4個月反射仍不消失,就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
4.近些年來,醫學界對新生兒的行為能力方面給予了很大的關注,逐漸完善了新生兒行為估價評分方法。對新生兒的行為能力進行檢查,有利于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促進其智力、體格發育。并且,通過這種檢查可早期發現腦損傷引起的新生兒神經行為異常,充分利用小兒早期神經系統可塑性強的時機進行訓練,激發代償性康復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