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的關勝,性格具有兩面性,掌權時表現得光明磊落、勇猛囂張,進入困鏡時,很快就投降反戈、陰暗狡猾。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在現代職場中和商業活動中經常可見,了解其經歷,解讀其人生細節,分析其,性格特征,具有現實意義,可以幫我們認清這類人,在用人和防人上,可以做到一清二楚,掌握全局。
人脈決定機遇,抓住機遇后如何提高身價
機遇有時是給沒有準備的人,只要你人脈好,沒準機遇自動來敲你的門,古往今來都有這種情況。所以人脈對一個人的機遇關系很大。
《水滸傳》里的關勝就是一個碰到機遇主動來敲門的人。
當初,梁山集團為救盧俊義,兵困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派人到東京向岳父蔡太師蔡京求救。事關女兒、女婿的性命前程,蔡京當然高度重視,于是召集總參將領們集體開會討論對策。會上宣瓚突然向蔡京推薦他的老鄉關勝。
宣瓚說:“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此人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的規模與祖上云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現做蒲東巡檢,屈在下僚。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乞取鈞旨。”
既然是推薦,當然是只說優點,不說缺點,甚至還給他美化一番。于是,蔡京把關勝叫來面試了一把,親眼觀察。蔡京覺得,關勝儀表堂堂,八尺五、六的身高,跟關羽一樣長一雙丹鳳眼,馬上就喜歡上了這位32歲的年輕上校。
由于關勝外貌給人感覺滿意,印象分通過了,蔡京再給關勝提出個考題: “梁山泊草寇圍困北京城郭,請問良將,愿施妙策,以解其圍。”關勝是個聰明人,機會來的時候,不僅懂得抓住,還懂得做好準備。他馬上胸有成竹地獻上圍魏救趙之計:“久聞草寇占住水洼,驚群動眾。今擅離巢穴,自取其禍。若救北京,虛勞人力。乞假精兵數萬,先取梁山,后拿賊寇,教他首尾不能相顧。”
這個回答一看就有水平,蔡京滿意,破格越級提拔關勝為正軍級野戰軍少將軍長(領兵指揮使),調集精銳部隊組建征討軍,討伐梁山。宣贊擔任臺后,關勝擔任蒲東警備司令時的副手郝思文擔任先鋒團長。
關勝獻上的計策,的確能打中梁山的要害,梁山無后方作戰實力,若老巢被抄了,必然死無葬身之地。關勝一句“乞假精兵數萬”,說得非常老道,不得不令人佩服。精兵數萬這個規模,顯然不是小小的團級軍官可以指揮的,關勝的弦外音是:要讓我統帥大軍,希望能給個軍長的頭銜,才夠威夠猛。
蔡京熟諳官場之道,當然知道關勝的意思,既然要靠人家來救女兒、女婿,官位自然不能給得太小。關勝開出個“數萬人馬”的條件,其實暗中是為了自己的身價,當時梁山主力盡出,北圍大名府,留守的人馬不多,況且對朝廷來講,梁山只不過一個小小的水泊而已,相當于一支土匪隊伍,按理把關勝提拔為大校而率幾千人去就足夠了。關勝抓住這個機遇,提出“合理”的要求,他也知道這個時候蔡京會同意。
果然,蔡京越級提拔關勝為少將軍長,撥一萬五干精銳給關勝。
在職場,像這種三級跳的機會并不多,就像一名組長,一躍成為副總經理,需要客觀條件與自身條件各方面的配合才可能實現。機會來了,不僅要懂得抓住,更要有所準備,要敢于發揮聰明才智,對上面的老大察言觀色。老大喜歡你時,開價可以高些;老大矛盾時,開價要適中:老大不太滿意,開價可以偏低點。先入門,后發展。
不過,從老板的角度老說,開價高的員工是不是就能信任呢?從關勝的經歷,我們可以從下面找到答案。
以人為本,研究人往往比研究事更為重要
關勝的計謀果然厲害,他一出兵包圍梁山,宋江怕老巢被抄,急忙回師,大名府之圍立刻解除。
由于北宋當時國防體系相對脆弱,使得梁山大部隊竟然能在一千里長的路程上來回自如,更使得事態演變成梁山大軍夾擊政府軍的態勢。
交戰初始,關勝出手不凡,擒獲了張橫和阮小七,并力戰秦明、林沖兩人數十回合。顯示了他有勇有謀。
宋江歷來愛才,看到關勝如此勇猛,不禁動了心,想活捉關勝上山,聘為手下的職業經理人。于是,宋江讓前次降將呼延灼詐降關勝,然后說宋江是被林沖等脅迫上黑道,宋江本人也希望投降,愿意里應外合獻了梁山,作為投降朝廷的進身之階。所謂兵不厭詐。
不管白道還是黑道,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出賣自己的老板或下級,是司空見慣的事,何況呼延灼原來又是朝廷高官,被俘后投降,現在想將功補罪,似乎合情合理,關勝信以為真。
關勝這一絲疏忽,導致了自己中伏被擒。關勝既已被俘,政府軍群龍無首,梁山主力大舉進攻,郝思文被林沖、花榮、扈三娘活捉,宣贊被秦明、孫立活捉。
在困難與現實面前,關勝很快就投降宋江,剛剛還信誓旦旦要捉梁山賊寇,轉眼又成為梁山的一員,為梁山效勞。
關勝有勇有謀,為什么還會失敗呢?為什么失敗后很快就投降呢?
從細節上可以看出,關勝上戰場的經驗不足,在對付強手上,還是嫩了點,沒有以人為本,沒有去研究對方的經歷和人品,在判斷問題上便有失偏頗。失敗后,又為保全性命,茍且偷生。
關勝忽略了一件事:他在征討梁山前夕,沒有好好研究一下對手的背景,沒有把對手的主要骨干的底子摸透,他竟然不知道在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宋江是何許人,實在不知道天高地厚,年輕氣盛,馬虎的出擊,導致他的失敗。
其實關勝只要好好研究一下呼延灼的背景,就可以知道他是來詐降的。呼延灼投降梁山后,曾利用他和青州知府慕容彥達的交情,騙開青州城,結果青州城被梁山攻破,慕容全家被殺,而慕容是慕容貴妃的弟弟。有這等不赦大罪在身,又對昔日的朋友如此狡詐,呼延灼還敢投降?還會真的投降?
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怠。“知彼”不是僅僅了解對方的實力就夠了,還要研究對方的背景、實力和人品。既要研究事,也要研究人。
可見,在職場,研究“人”此研究“事”更為重要,很多人恰恰就忽視了這一點。老板用人常常只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辦什么事就做出決定,同事之間評價一個人,往往是看他是否能做什么事,甚至以貌取人,而對人才的經歷、背景等很少去研究,這種沒有“以人為本”的戰略思路,一不小心就會敗得一塌糊涂。紅口白牙,職場、官場和商場充滿黑色幽默
宋江天生就是一個做老大的料,有謀略,有膽識,有氣場。活捉了關勝等三人后,宋江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加入自己的大企業,為自己所用。他已經知道關勝的為人,有辦法把他們掌握在手心。
關勝以為被抓必死無疑,沒想到宋江很會來事,親自給關勝松綁,尊為上座,然后納頭便拜,并假裝責怪手下兄弟:“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關勝大吃一驚,“連忙答禮,閉口無言,手腳無措”,顯然,關勝對自己被俘毫無思想準備,以為難逃一死,不料卻看到宋江如此禮待而比較驚訝,突然有了一絲生機。
梁山眾人請求關勝入伙。關勝還裝模做樣地說:“無面還京,俺三人愿早賜一死!”話說得視死如歸,實際上他比誰都想活著。
宋江善于察言觀色,看到他有意留下來,便再次給他個臺階:“何故發此言?將軍倘蒙不棄微賤,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
宋江說這番話,是為了給關勝足夠的面子,并非真心實意放他回去。關勝雖然還不太成熟,但事到如今,這個話意還是聽得懂的。
別人能夠回京,你關勝難道還能回去嗎?即便宋江真的肯放他回去,他也負不起全軍覆沒這個責任,蔡京會把他斬首示眾。這個時候,關勝馬上拍馬屁說:“人稱忠義宋公明,話不虛傳。今日我等有家難奔,有國難投,愿在帳下,為一小卒。”
可憐關勝堂堂一表人才,忠良后代,卻沒有遺傳關云長的基因,紅口白牙,瞬間就厚顏無恥地顛倒是非,翻云覆雨。
關勝攻打梁山前,在接受蔡京面試時,稱梁山為“草寇”,在捉張橫的時候說: “無端草賊,安敢侮吾!”在戰場上見到宋江的時候,關勝說:“汝為小吏,安敢背叛朝廷?”、“天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瞞吾!若不下馬受降,著你粉骨碎身!”而當他被宋江抓了之后,馬上見風使舵,稱宋江為“人稱忠義宋公明,話不虛傳”。此話實在是典型的黑色幽默。
在職場和商戰中,見風使舵的人并不少見,有的人也許剛剛在老板面前拍馬屁,轉眼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把老板罵得一無是處,甚至反戈損害自己的老板。可見,在用人上,考察一個人才,人品比能力重要,經驗比豪言壯語重要。合謀創業,不可與養尊處優的人為伍
筆者以前曾分析,宋江的投降是有陰謀的,他是想以小博大,借殼上市。但他的這個想法埋得很深,不敢跟任何人透露,于是,他被扣上了投降派老大的帽子。
其實,在梁山集團,以關勝為首的一群降將集團才是真正的投降派,他們看到哪邊強就投降哪邊。這些平時養尊處優的原政府軍高官,嚴重缺鈣,一旦戰敗,就兩膝下跪,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滅絕人性的事都做得出來。
關勝的人品在上述細節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用再說了。我們來看看他手下的降將集團的另一個重量級人物呼延灼。
呼延灼是開國功臣呼延贊之后,身為汝寧州都統制,相當于少將軍長,可以說是世受國恩,朝廷對他不薄。高俅因堂弟高廉被殺而推薦呼延灼率兵征討梁山,這也是第一次派出中央級政府軍來鎮壓梁山,高俅對呼延灼的信任和重視,由此可見
梁山降將中地位最高的兩位是關勝和呼延灼,一個是蔡京提拔的,另一個是高俅推薦的。如果要說蔡京、高俅這兩個是奸臣,關勝和呼延灼討好奸臣,為奸臣賣力,也好不到哪去。
呼延灼攻打梁山失敗時,連環馬全軍覆沒,走投無路時,又想起有過私交的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想走慕容貴妃的路線,企圖東山再起。慕容彥達對呼延灼真可算是仁至義盡了,收留他、給他兵馬、讓他攻打三山,以圖讓他將功補罪。呼延灼當著慕容彥達的面說:“深謝恩相主監。若蒙如此,誓當效死報德!”。
但是,呼延灼能力有限,三山得到梁山的支援,青州陷入重圍。宋江將呼延灼包圍后活捉。呼延灼這個厚顏無恥的政府軍官,被捉后竟然馬上討好宋江:“被擒之人,萬死尚輕,義士何故重禮陪話?”當宋江勸呼延灼投降時,呼延灼竟然冠冕堂皇地表示宋哥哥義氣深重,愿意追隨。
見過無恥和殘忍的,沒見過這么無恥和殘忍的。吳用為了絕呼延灼的退路,要他去攻青州城門,呼延灼也明白這是他的投名狀,要不下決心完成任務,梁山高層不會信任他,為了茍活于世,他竟然利用慕容知府與他的交情,騙開城門,導致青州城破、慕容彥達全家被屠。就算慕容同梁山有仇,就算他罪不可赦,跟他的家人有何關系?呼延灼的行為令人發指。
職場中這樣殘忍的人不多,商戰中也不多見。但不能說沒有。作為老板或者企業決策層,要提防這樣的人,同事之間也要提防這樣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瞬間就可以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恩將仇報。這種人往往平時養尊處優,吃不了苦,貪生怕死。他們能對主子反戈一擊,也就能對你反戈一擊。所以他們在宋江主張投降時,極力支持和慫恿,就是這樣一副沒有骨頭的嘴臉。只可惜那些真正的革命者,被帶進了一條沒有歸路的死胡同,白白葬送生命。
好漢在想象中,魔鬼在細節里
許多人稱梁山集團的骨干為
“好漢”或“英雄”,其實,跟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一樣,他們都是殺人不眨眼、又貪生怕死的惡魔。從某種角度看,史書多數是騙人的,而按史書改編的小說,更是忽悠人的。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所謂的好漢到底是什么人。
梁山集團的降將群,在五虎將中占了三個,除了關勝,呼延灼外,還有一個號稱“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的董平。時任東平府都監(軍分區上校副司令)的董平,因為喜歡程太守的女兒,并且在梁山大軍圍城的緊急關頭讓人向太守提親,先不說作為軍人的品質有問題,這對普通人來說,也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
趁火打劫也就算了,董平后來投降梁山,幫助梁山攻破東平府。他進城的第一件事不是關心群眾疾苦、拯救百姓,而是殺到太守家里搶自己的心上人,殺死未來的丈人程太守(就算這個丈人是死有余辜,也輪不到他下手吧?)這個細節徹底暴露了他的獸性,比惡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一個人渣,在梁山集團居然還混得不錯,排名第15,五虎將之一。
以關勝為代表的原政府官吏,構成了梁山降將集團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人不僅沒有道德觀念,又沒有人性,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擇手段。投降梁山后還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真是天大的幽默。
職場、官場永遠是沒有公平可言的,窮苦人山梁山,排位都偏后,哪怕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也不見得就被認為“根正苗紅”。而關勝等這些降將們,因為原來就有錢有勢,所以進入梁山后地位也偏高,除了宋、盧、吳、公孫四大天王外,從5到20名內,占了5位,相當于近三分之一的高層位置,基本是可以影響決策層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后期的梁山高層同蔡京、高俅把持的那個所謂“腐敗朝廷”的官僚集團本質上區別不大,惟一區別就是,在野的梁山集團還可以繼續唱高調說漂亮話,大喊“替天行道”的口號,實際上卻干著滅絕人性的事。
好在梁山集團后來沒有能力取代大宋,否則,天下也許更加骯臟。
在現代職場和商戰中,不見血的撕殺也有之。對于權力欲望很重卻沒有能力創造財富的人,普通員工應該防備并抵制,否則,這樣的人一旦得逞,禍患無窮。
此外,不要迷信什么企業精神領袖,那多半是不擇手段撈到的財富,那些人喊的口號越響亮,越可能干著不可見人的勾當。想當初,許多奶制品企業,天天喊著“每天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多漂亮的口號,有誰會想到,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在奶制品中大量加入有毒物質三聚氫氨,如果不是后來死了上萬名嬰兒,那些企業肯定還被繼續當“民族英雄企業”,那些所謂的企業家肯定還被當做典型的成功人士來崇拜。三鹿集團董事長后來被判無期徒刑,其實是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