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發炎、氣喘、過敏等病癥發生,跟身體攝取水分多寡有相對關聯性。但是,補水也是有學問的。正確的補水,可以供給人們新鮮、富有活力的好“血”,不但維系了生命,而且可以使人們身心健康,充滿活力。相反,飲水不正確,人就會感覺身體疲憊,好像吃錯了藥。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容易呆滯、反應遲鈍,而且工作缺乏效率?其實這并不是你的身體開始老化,有可能是你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補充水份!若不能正常飲水、排水,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所造成的后遺癥更會引發某些疾病。
生病時看醫生經常會聽到:“你喝水不夠,多喝水就好了。”到底“多喝水”對身體有何幫助?有哪些身體病癥來自水分攝取不足?
水就像一個平衡機制,一方面可幫助平衡體內酸鹼值,若水喝得不夠,身體容易偏酸性。另一方面可稀釋鈉離子濃度,體內若滯留過多鈉離子,可能會造成血壓偏高等癥狀。那么要如何做才正確呢?水對健康的幫助包括:
·預防心臟和腦部血管阻塞。
·提高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效率。
·有助于身體自然補足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庫存,可幫助抗憂郁。
·水是制造天然睡眠調節劑——褪黑激素的必需品,有助于抗失眠。
·水生產電能和磁能給身體每個細胞,供應天然的能量來源。
·水對打造強健的骨骼有益。
·水使造血系統運轉正常,能預防癌癥,特別是白血癥和淋巴瘤。
·水分充足的腦部,有助增強記憶力。
喝水小動作,身體大影響
喝水太少,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首先,會破壞體內的平衡機制。再來則是影響養分的攝取多寡,許多養分屬于水溶性,靠水才能在身體內流動,例如維生素B與C。
少喝水也會影響代謝功能。最新研究指出,維生素B的功能之一是醣份代謝,若飲水量不足,維生素B無法在體內正常運作,可能因此造成肥胖問題。另外,維他素C則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若飲水量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的抗氧化功能。少喝水也易引發泌尿道相關疾病,例如腎結石、尿道發炎等癥狀。
上班族正確喝水有妙方
一天至少要喝2,000~2,500c.c.的水,而且腎臟功能不好、血壓偏高者一天則要喝2,500~3,000c.c.。道理人人懂,但上班族的共同困擾是很難做到。其實飲水量要充足,仍有方法可循:
1、雖然喝水建議以純水為主,但攝取時仍可包括湯、飲料、含水食物等。
2、一天2,000c.c.的水要分多次喝,建議最好的喝水時間在早上起床后,幫助排除夜間積留在體內的毒素;入夜后,身體循環趨緩,可減少水分攝取,陲前一小時內最好別再喝水。
3、上班族飲水量不足的主因是工作忙,沒時間走到茶水間。建議找一個1,000c.c.的瓶罐,每天上班時、午休去裝水放在桌上,規定自己每天喝兩罐。
4、如果覺得不渴、喝不下,原因常是身體排水量不夠。簡單來說,舊水不出,新水就很難持續裝入。其實,身體排水主要靠皮膚排泄,再來才是排尿,但上班族普遍運動量不足,導致排汗量不夠多。
因此,建議上班族要想辦法排汗,平常多做有氧運動,或做三溫暖等,這些活動都能幫助體內排出大量水分。
也提醒大家,運動過后以補充純水為主,不要補充過多的運動飲料。一般人的運動量很少會造成鈉離子流失,喝過多的運動飲料反而容易喝進過多的鈉,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要喝,以1:1的比率加開水喝較適宜。
5、整天坐在辦公桌前,很少運動的人,不如養成每次坐下前,喝少量水的習慣,不要一下子喝太多,因為滯留過多水在體內,反而不利新陳代謝。
6、有人喝太多水容易拉肚子,這是因為腸道細胞不健全,所以這種人容易偏瘦,或營養攝取不足。假設你也有這種情況,可請專業醫師診斷。
最后,絕對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覺得口渴時,身體多半已開始有脫水現象,隨時補充水分,才能喝水多健康。
人體補水行程表
把握以下的時機補充水分,對你的健康大有益處。
AM6:30
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之際先喝杯250CC的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別馬上吃早餐,等待半小時讓水融入每個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后,再進食!(非常重要!身體排污靠它!)
AM8:30
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總是特別緊湊,情緒也較緊張,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先別急泡咖啡,給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AM11:00
在空調房里工作一段時間后,一定得趁起身動動的時候,再給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緊張的工作情緒!
PM12:50
用完午餐半小時后,喝一些水,取代讓你發胖的人工飲料,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不僅對健康有益,也能助你維持身材。
PM3:00
以一杯健康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等提神飲料吧!喝上一大杯水,除了補充在空調房里流失的水份之外,還能幫助頭腦清醒。
PM5: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想要運用喝水減重的,可以多喝幾杯,增加飽足感,待會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PM10:00
睡前一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目標達成!今天已攝取2000CC水量了。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得上洗手間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