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華 胡智慧 周田坤
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群龍戲海,一路打來勢如破竹,凱歌頻頻。而在眾多的部隊中,有一支部隊尤為令人矚目,這支部隊在遼沈戰役的勝利中功不可沒,遼沈戰役也彰顯著這支部隊的風采。
攻克義縣
1948年9月的東總指揮部。
此刻,林彪的眼睛緊緊盯住了義縣。
在打錦州這場重頭戲之前,所要做的就是攻取其周圍的城鎮,切斷守敵與外界的聯系,使之成為甕中之鱉。
隨后,林彪的目光掃過整個作戰地圖,最后停留在敵暫93軍整編第20師上,他微微皺起了眉頭。這是一支來自云南的部隊,大部分時間在冀熱察活動,從未受過重創,其戰斗力不可小覷。
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空氣在那一刻凝固如霜,如同林彪此時的表隋。漸漸地,林彪的眉頭疏緩開來,他果斷作出了一個決定。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5師。這支部隊流淌著西北紅軍和井岡山紅軍的血脈,曾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參加過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激戰平型關,血戰長樂村,攻楊口、克高溝,創建蘇北根據地,解放淮陰城;三下江南二打靠山屯,創造有利戰機殲敵大量有生力量,改變東北戰場敵我不利態勢,以敢打違抗命令的勝仗而威震敵膽。正因此,歷史注定了其在遼沈戰役的畫卷上寫下光輝的一筆。東總將攻克義縣的任務交給了2縱5師和3縱部隊,擔當開路先鋒。
義縣,錦州的屏障和西北方的門戶,也是鐵路交通樞紐,歷來兵家必爭。奪取義縣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打下錦州的一城一池,更重要的是能夠建立一條運輸補給線。一場攻堅戰即將打響,總指揮是3縱的韓先楚司令員。按照3縱首長指示,5師立即在城西與7師交接了防務。師長吳國璋、政委石瑛、參謀長汪洋繞著義縣城從三面把幾個師的攻擊陣地勘察了一遍。
風雨飄搖中的義縣有著完整的古城墻,除了密密匝匝的明碉暗堡,敵又在主陣地前構筑了各外圍據點,火力可以達到交叉掩護和支援。城北的大凌河,河水汩汩;城南、城東是3縱的陣地。5師的預定突破地段在城西,是敵防御的重點,工事林立,敵構筑前沿陣地兩道防御,而城西南則地勢開闊,除了吳家小廟無地形可用。
吳國璋、石瑛和汪洋勘探過地形后,毅然決定將突破口由城西改為城西南。辦法是挖交通壕,走地下,直通義縣城下。3縱首長同意了5師的決定。
9月27日晚,義縣城內城外同樣死一般寂靜,這寂靜又透著某種不安。
此時,5師已集中6個營的兵力在夜色掩護下進入開闊地,先挖單人掩體,由點成線,不斷拓寬延長。天亮后,5條通向城墻的交通壕和70多個火力點奇跡般地挖成了。待敵發現時,已為時晚矣。戰后,被俘的敵師長王世高嘆道:“天亮后,我發現你們的交通壕直達城下,就感覺到,這下算完了!”
當一切按照歷史的進程被書寫時,血戰吳家小廟成了5師乃至東北野戰軍永久的記憶。這是一個只有4戶人家的小村落,方圓50米內,竟密密麻麻布設了20余個地堡構成三道防線。守敵雖然僅有兩個排,但有條暗道與城內相連,一旦戰斗打響,陸續增援的敵人可達近一個營。能否按時奪取吳家小廟,直接關系著主攻的成敗,也是5師建議3縱首長改變攻擊方向的必備條件。擔任攻擊的5師14團感到了壓力,但戰士們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9月30日12時30分,14團打響了攻占義縣的第一槍。10連一馬當先,炸開障礙,沖進吳家小廟,但隨即遭到敵人近乎瘋狂的反擊。
不必去形容戰斗的殘酷。待10連把敵人的3次反擊打退,完全占領陣地時,已是傷亡大半,7個排級干部6個英勇犧牲,1個身負重傷。
此時,吳家小廟已成一片火海。在火力的支援下,敵人又從暗道反擊上來;同時城墻上敵人的火力封鎖了我方后續部隊的道路,帶隊增援的3營營長倒在了敵人炮擊之下。
10連陣地上的唯一一挺重機槍被敵人子彈打壞了。戰斗組長楊青山把報廢的3挺機槍拆開,重新組裝成一挺繼續向敵人掃射。漸漸地,手榴彈沒有了,子彈也見了底,而反沖擊的敵人卻越聚越多。關鍵時刻,王鳳江站了起來,身為副班長的他大喊著,帶著陣地上剩下的幾個戰士上好刺刀,撿起石塊,打算與敵人決一死戰。這時,炊事員意外發現敵人的一箱迫擊炮彈。王鳳江擰掉炮彈的保險,借著慣性向敵人猛地投了過去,與此同時司號員也吹起了沖鋒號,敵人一時摸不清虛實,倉皇退了回去。
堅守7個小時,打退7次反擊,陣地前留下了敵人四百多具殘尸,吳家小廟拋灑下了10連官兵的滴滴熱血,鐫刻上了10連勇士的無畏英名。14團拼上了血本,先后用16個步兵班增援10連。戰斗結束后,10連僅剩下唯一一名干部、副指導員申明,帶著不到20個戰士撤下陣地。王鳳江戰后榮立三大功,這一戰也成就了其日后“十大功臣”的美名。
當夜,13團替下14團,準備向義縣城垣發起總攻。
10月1日9時30分,總攻開始。
炮縱按計劃繼續壓制著敵人的縱深火力。開辟通路的連隊順利地炸開了4道障礙,兩個突擊連隨即沖出陣地,越過已被炸成斜坡的城墻,沖進城內。1連尖刀5班率先登城,紅旗在義縣城頭迎風飄起。從發起沖鋒到插上紅旗,整個過程不足5分鐘。
團長張峰和政委朱嗣齡已把團指揮所帶到突破口附近。張峰指揮打退反擊之敵,1營乘勢向縱深發展,后續部隊迅速加入戰斗,尖刀連直奔敵師指揮所。
正當二梯隊14團越過突破口,準備投入戰斗時,敵人一個碉堡群的重機槍火力復活,阻止了部隊的前進。副團長王扶之當即調來6連猛撲過去,迅速清除了地堡火力點,確保了突破口的暢通。后續兩個團峰擁入城,快速向縱深推進。下午1點30分,城內最后一個據點被攻克,義縣戰斗勝利結束。林彪在指揮部聽著作戰處長蘇靜關于義縣戰斗的匯報,對戰斗中5師挖溝接敵的7條經驗極為重視,當即命令一字不落地傳達東總部隊,令攻錦各縱隊、各師嚴格執行。戰役結束后要將挖溝作一總結檢討的報告。此戰法在后來的城市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威力。
血戰錦州
1948年10月的錦州。
遼沈戰役的關鍵之戰,就要在這里氣勢磅礴地展開了。林彪加大了“籌碼”。他深知這一戰的重要性和關鍵性,集中了東北的精銳部隊,以5個主力縱隊和炮兵縱隊共25萬人的兵力,誓奪錦州城。2縱、3縱和炮縱主力,被東總部署在錦州以北、西北,組成北突擊集團,擔任攻打錦州的主攻。
10月11日到13日,2縱開始對錦州外圍據點的肅清。每次戰斗都牽動著全局的形勢,關系著整個東北戰局乃至全國各戰場的發展總趨勢。此時,毛澤東也在注視著錦州,蔣介石更是關注著錦州。林彪佇立在巨大的錦州敵我態勢圖
前,手中的紅筆在錦州西北劃動,最后在2縱的突擊方向上重重畫上一筆。林彪作出了重大的改變。
12日9時20分,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電示:“在外圍肅清后,我軍攻城的主要突破方向應選在二縱地段上,因此,炮縱最大部分的炮火與坦克應轉交二縱使用,根據這一全戰局的重點需要,我炮縱所屬炮兵與坦克之絕大部分,本晚開始向二縱方向移動?!苯与姾?,炮縱1團全團及重迫擊炮一個營立即到5師報到。
5師又要擔當攻打錦州的主攻任務?!按蚱茐瘔薰?,伙夫馬夫也要進城抓俘虜。”師政委石瑛簡要有力地動員,部隊情緒高漲。官兵請戰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突擊營、尖刀連個個摩拳擦掌,熱血澎湃。晚年,當石瑛談起當時的情景時,顯得非常平靜,眼里充滿了驕傲和自信:“我當時曾暗下一個決心,就是寧肯犧牲一個5師,也要打開突破口……”2縱選擇了白天進攻,這大大超乎了敵人的預料。
10月14日10時,總攻錦州開始。霎時間,近千門火炮齊齊向錦州噴射,錦州城頓時硝煙彌漫。擔任主突擊任務的5師14團、15團突擊分隊的指戰員屏住呼吸,等待著,隨時準備向錦州城垣發起沖擊。錦州西北是敵城防的重點,集中了百余門各種口徑的曲射炮,向西北方向濫射。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攻擊部隊僅用5分鐘就沖進突破口。14團正面城墻口子還沒有完全打開,尖刀連就已經架著梯子開始往上爬。一些戰士甚至搭起人梯往城里翻。一時間,整個突破正面呈現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的壯觀場面。很快,尖刀連突破錦州城垣。時任2縱司令員劉震后來回憶,當時在錦州城北帽兒山指揮所觀察戰況的林彪從望遠鏡中看到這樣的場面,情不自禁,連連說道:“好部隊,好作風!”敵人迅速組織反攻,且一次比一次瘋狂。雙方互相拼奪,展開了大規模的白刃戰。最終14、15團打退了敵人,牢牢控制了突破口。正當攻擊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下,搶占了鐵路路基,準備越過開闊地向市區進攻時,突然,身后敵人的機槍開始掃射。狡猾的敵人依托鐵路路基修筑了地堡,從側后射過來的子彈令尖刀連猝不及防,很多戰士中彈倒地。我軍被壓制在低洼的開闊地。必須炸掉這個地堡,否則將陷入被動,前功盡棄。但一連幾個戰士沖上去,都倒在了血泊之中。這時,15團10連5班戰斗組長梁士英挺身而出,沒等排長同意便沖了上去。他靈巧地靠近地堡,將爆破筒塞了進去??蓜傄晦D身,敵人就將爆破筒捅了出來。梁士英迅速揀起,再次塞進地堡,敵人又往外推。機槍仍然在不停地掃射著,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結在了這個戰士的身上。梁士英雙手緊緊握住爆破筒,用全身的力量死死頂住。一瞬間,地堡消失了。梁士英用生命和熱血,為戰友們鋪設通向勝利的道路。解放后,錦州人民為了紀念這位開國英雄,將錦州北門改為“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為“士英街”。
突破口打開了,后續部隊如潮水般涌向錦州城內,各連穿插分割,逐個解決頑抗之敵的防守據點。已經完成突破任務的15團,團長樊洪、副團長朱恒興先后負傷,團營干部傷亡2/3以上。其中,15團主攻連更換了四套班子。14團突破正面西側城墻時,因處于拐角,受到兩側火力的威脅,部隊傷亡陡增。戰斗剛剛開始,團長薛劍強就負傷被抬下,政委任茂如前后4次負傷,喉管被打穿,就用手勢指揮戰斗。
在天德合燒鍋,攻擊部隊再遭敵人頑強抵抗,恰巧此時配屬的坦克開進城來,早就憋著勁的師參謀長汪洋向帶隊的車長一一交代。坦克沖上去,對準敵人露出地面的地堡,一炮一個。
此役,2縱3個師4萬多兵力,一舉突破錦州城防,共殲敵1.5萬人,俘虜敵中將兩人,繳獲槍支彈藥不計其數。同時,2縱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營以上干部犧牲14人,負傷50人,總傷亡逾五千人。
對2縱的戰績,東總給予了很高評價。林、羅、劉等首長在向毛澤東報告遼沈戰役的總結電文中,有三四處表揚5師,對5師攻城的組織及戰術技術給予了充分肯定。由此,在以后的解放戰斗中,5師勇當先鋒,履立戰功。1949年10月,東北軍區在《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對2縱5師作了如下評價:“該部隊系東北部隊中最有朝氣的一個師,突擊力強,進步快,戰斗經驗豐富,攻防兼備,能猛打、猛沖、猛追,三猛稱著。善于運動戰,攻擊力亦很頑強,為東北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边@在當時東北部隊12個縱隊48個師中是最完美、最高的評價。
遼沈戰役結束后,林、羅、劉首長在沈陽接見了2縱5師師長吳國璋、政委石瑛和師參謀長汪洋。當劉亞樓問及部隊傷亡情況時,石瑛回答說團級干部11人負傷,部隊傷亡1萬余人,現在還有1萬余人,多數都是補充的解放戰士。羅榮桓立即指示,給5師補充4個后方子弟兵團,以防止部隊以后發生變質。
軍史記載:“義縣戰斗后,僅5師補充了解放戰士共1800余人,十天后在錦州決戰中,就有百余人光榮立功,300余人英勇負傷,15團3連解放戰士劉永清第一個抓俘虜?!弊阋姰敃r5師對解放戰士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得力。沈陽解放后,四野首長對5師官兵格外關愛,其他攻城部隊均退出沈陽休整,唯有5師在沈陽放假三天。隨后唯有5師乘火車投入到平津戰役中,并再次擔當主攻。5師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史中繼續譜寫著“頭等主力師”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