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晨
10年前,朋友送我4枚山核桃,并囑咐我要經常攥在手中把玩,說是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強身健體。對此,我覺得朋友可能有些夸大,幾個小小的核桃哪來那么大的神奇和魔力。但人家畢竟是好意,真心送我,我還是欣然受之。
山核桃野鴨蛋大小,一手攥兩顆揉搓、轉動很是適宜;四顆放在雙手合掌中,亦滾動自如,不顯鼓漲。分揉也好,合搓也罷,感覺都非常舒適、愜意。至今3600多天,我始終帶在身上,閑暇時把玩不停。時光荏苒,歲月滄桑,在搓磨中核桃已由淡黃、淡紅變成了深黃、深紅了。軀體上的皺褶、脈絡在陽光的折射下仍棱角分明,亮度依舊,越發厚重和淳樸。現在,這4枚山核桃已經成了我忠實的伙伴,看來,當初朋友對我的囑咐并非“妄言”。
其實,我不是玩家,也不善玩道。所謂把玩并沒有什么花樣,也就是把核桃攥在手里揉來搓去罷了。說具體一點,就是分單手揉搓和雙手揉搓,單手掌中是2顆,雙手掌中是4顆,根據需要手勁則可大可小,核桃的撞擊聲自然也就有大小之區別了。說把玩,對我來說僅此而已。然而,就是在這極簡單的根本無技巧可言的把玩中,我卻真的玩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情趣和感悟。
晨曦初露或落霞滿天的時候,我經常徜徉在郊外的叢林里或小溪邊,手中的核桃也情不自禁地躍動起來,手掌與核桃間的摩挲伴隨著腳步,在清風明月間,在蛙鼓蟲鳴中,便有節奏地相撞或有規律地轉動起來。這時候的我通身上下便有一股說不出的痛快。不知不覺中,一切塵世中的煩惱和憂慮便風吹云散了。曾有位老中醫對我說,手掌上有許多穴位,與身體的很多部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核桃在我手中轉動和撞擊,就是最好的按摩,雖是手掌間的局部活動,但牽一發而動全身,對整個身體自然大有益處。這些年來,我的身體主要部件都保持著最佳的鮮活狀態,與玩核桃可能有一定的關系。
我是一個喜山樂水之人,許多時間,特別是退休后賦閑的日子里,常常在大自然里放飛心情,核桃便是我唯一的伴侶。有時一個人躺在綠草茵茵的山坡上,頭頂麗日,眼望藍天,手中的核桃輕滾慢轉,聽著“咔咔”之聲,猶若天上的飛鳥在啁啾,又像林間的山泉叮咚。若快搓重揉,則像群鶯合鳴。揉著搓著,搓著揉著,我便聽出了唐詩宋詞,聽出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憂郁,蘇東坡的大氣,陸放翁的深沉;搓著揉著,揉著搓著,我便聽出了歌聲的美妙,聽出了李谷一的甜美,宋祖英的靚麗,張也的溫婉,韓紅的明快……此時的我,是古人?是今人?是雅人還是俗人?我醉了,醉在核桃們的溫潤浪漫之中。我想,我的核桃該是一曲婉約舒緩的輕音樂吧。
我這個人生性愚鈍,但偏偏對詩畫情有獨鐘,尤其愛看畫,特別是山水畫,站在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前,一駐足便是個把小時。我覺得中國的許多畫家都神了,畫的山水畫是那么氣勢磅礴,神韻靈動,讓人覺得好像置身其中。每每看著這些畫,我便想起了我的4枚核桃,其實它們每一枚都是一幅有內涵的山水畫。我經常把它們拿出來,仔細地揣摩,左看右看,上看下看。4顆核桃看上去體貌一樣、形狀一致,像是四胞胎,幾乎看不出差別,但要認真端詳卻又各領風騷,獨樹一幟。有的像座山,群峰挺立,雄偉綿延;有的似條河,水流淙淙,波翻浪卷。有的山傍著水,有的水繞著山,山水環繞,親密和諧。山上無比旖旎,有花、有草、有樹、有石,有雄鷹兀立、有野鹿奔馳;水中特別瀲滟,有魚、有蝦、有帆、有船,有漁人拋網,有鷗鳥盤旋。看著看著,便讓我感慨,讓我噓唏,是誰讓核桃成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山水畫?是植物自身的非凡功力?還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我無法知曉,我只有五體投地,頂禮膜拜。許多時候,看著看著,核桃上凸顯的脈絡、筋骨、紋路、褶皺又幻化成羅中立筆下的《父親》,這時我便想起了我那早已逝去的父親……
核桃會唱歌,核桃是幅畫。在把玩核桃的朝朝暮暮中,它們一直愉悅著我的身心,充實著我的思想,潤澤著我的生命,提升著我的文化,使我在有生之年不斷地釋放出青春的光芒。
哦,山核桃,我的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