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東
(云南電網公司昆明供電局輸電分局線路十班,云南 昆明 650011)
輸電線路實行狀態檢修是電網迅速發展的需要,是電力企業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管理的要求,是新技術、新裝置應用及發展的必然。狀態檢修可以避免目前定期檢修中的一些盲目性,實現減員增效,進一步提高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改變輸電線路單純的以時間周期為依據的設備檢修制度,實現狀態檢修,可以減少檢修的盲目性,降低運行維護費用,提高資金利用率;提高輸電線路運行可靠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促進運行維護人員知識更新。
輸電線路分布地方直接受到風、雨、雪、霧、冰、雷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還受到洪水、滑坡等自然災害的侵害,除此之外工農業污染也直接威脅著線路的安全運行。由此可知,輸電線路的運行環境相當惡劣,運行狀態也復雜多變。因此,要掌握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應建立一個全方位的多系統組成的完整的實時監測系統。
2.1.1 線路絕緣監測:包括瓷、玻璃及合成絕緣子等不良絕緣子及低劣質絕緣子的巡回檢測系統。
2.1.2 絕緣子污穢監測:等值附鹽密度自動檢測系統以及光纖測污系統、動態絕緣子表面泄漏電流自動檢測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2.1.3 雷擊監測:在線路重點區段安裝自動尋跡系統,除快捷準確地找到雷擊故障點外,還能立即區分雷電反擊或繞擊導線,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2.1.4 接地系統監測:建立方便快捷的接地裝置測量系統,實現定時巡回檢測的測量系統。
2.2.1 導線監測:導線微風振動自動監測系統;導線舞動自動監測系統;導線接頭及導線磨損 (懸垂線夾及間隔棒線夾處)的巡檢測量系統。
2.2.2 桿塔監測:塔材銹蝕及腐蝕監測;螺栓松動狀態檢測;塔位、塔身位移、偏斜巡回檢測系統。
2.2.3 金具監測:各類金具(包括間隔棒)磨損量及剩余強度的監測;金具銹蝕狀態監測。
2.2.4 基礎監測:基礎位移及腐蝕狀況監測。
2.3.1 線路對環境的影響監測系統:線路導線、金具、絕緣子對無線電干擾、電視干擾的特性監測;地面靜電感應場強的監測。
2.3.2 大氣環境對線路影響的監測系統:線路導線覆冰自動記錄監測系統;空氣中Cl2、SO2及各種粉塵、鹽份含量的監測系統;各種氣象參數及其它災害性天氣的監測。
3.1.1 實行輸電設備狀態檢修,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嚴禁應修不修、硬拼設備,使設備安全運行缺乏基礎,同時也要防止不加分析、不講實效,盲目大拆大換。
3.1.2 狀態檢修必須建立在設備狀態檢測和運行分析的基礎上,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的檢測手段和診斷技術,積極開發、利用和推廣新的檢測裝置和診斷技術,盡可能掌握設備實際運行狀況。
3.2.1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送電工區在承擔輸電線路運行維護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基建施工任務。為開展好狀態檢修工作,輸電設備狀態檢修應在主管生產副局長、總工的領導下,由生技科歸口管理,送電工區相應成立狀態檢修領導小組。
首先,由技術人員對開展狀態檢修的設備建立完善的技術檔案,一般技術檔案包括:
原材料和器材出廠質量合格證明和試驗記錄;代用材料清單;施工技術記錄,設計變更的證明文件和變更的實際竣工圖,工程試驗報告和記錄,交接驗收文件等;設備投運以來的缺陷記錄,運行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包括事故和障礙);歷次設備的定期檢查、預防性試驗和其它特殊試驗報告及歷次設備的檢修記錄。
其次,由測試人員根據現有條件開展以下工作:
絕緣子等值附鹽密度測量;絕緣子分布電壓、零值檢測;導線接頭及壓接管紅外線測溫;桿塔接地電阻測量;交叉跨越測量及通道管理;帶電作業和常規檢修;絕緣子泄漏電流在線監測;線路重點段、重點項目監測。
通過這些項目的開展及相關研究,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總結實踐經驗與教訓,積極穩妥地推行狀態檢修。
3.2.2 建立新的生產管理模式
多年來,輸電設備檢修通常是以整條線路為單位來安排檢修計劃,如果要實行狀態檢修就必須打破條線分類,改為狀態段分類,然后針對不同狀態,確定不同檢修模式和測試方法。
3.2.3 開展微機管理,輔助生產決策
線路微機管理信息系統去掉了繁雜的賬冊和圖表,對線路各類技術參數及有關資料實行動態顯示,便于查詢和分析。更重要的是通過計算機接口將各類監測裝置采集的各類信息儲存起來,通過軟件的分析和計算,將有用的信息集中起來,提供給生產決策者。
目前,送電工區MIS系統已具備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防污管理、帶電作業管理和缺陷管理六個子系統。近期需要開發GIS系統 (輸電線路地理信息系統)、GPS衛星移動定位系統、經營管理系統(材料供應、勞動定額管理、財務管理、預決算編制)等。
3.2.4 建立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
該系統由測試班和技術人員管理,主要開展如下工作:
對瓷絕緣子泄漏電流進行在線監測,對按狀態分類的輸電線路設備區域實行24h監控,達到報警值時通過無線電傳輸到基地,即可派人到現場帶電測試,確定檢修模式,實施狀態檢修。此項工作也可擴展到溫度、濕度、覆冰、降塵等其它方面。
投入線路故障定位裝置,快速測定跳閘類別和故障點大致區間。
投入雷電衛星定位系統,以快速測定雷擊線路方位。
重視帶電作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工器具的開發、應用,對大電網超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大規模帶電作業,以滿足其安全運行。
3.2.5 建立通訊保障系統
通訊是線路運行維護的中樞神經,應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滿足工作需要。
工區應配備基地電臺、有線電話、錄音電話、移動電話、傳真機、計算機、打印機等,始終保持工區與現場的通訊暢通。建立遠距離無線臺網。班長及以上人員配備移動電話,工作負責人及駕駛員配備傳呼機。有條件時應建立班組有線電話和職工住宅電話。工作現場實現通訊頭盔近距離通話。
3.2.6 建立快速應急搶修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經過專業技能培訓、訓練有素的帶電作業、停電檢修和特殊工種人員組成,必須具備快速反應的各種搶修方案,熟練使用各種先進的工器具,精通各種作業方法。當然,這一切還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后勤保障體系,因此,需要做如下工作:建立生產搶修備品備件庫;建立搶修專用大型工器具庫,實現工器具機械化、輕便化、帶電化、電子化;設計、制造工區現場移動加工車,使之具備發電、照明、焊接、切割、鉆孔等功能。
隨著先進設備的不斷使用及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運行、檢修模式已難以適應高可靠性電網的發展要求。因此按電網目前的設備狀況,科學地理解、執行現有規程有關規定,按不同區域、不同地段、不同設備情況,從實際出發實行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既是現代高可靠性電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輸電線路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
[1]劉華伸.狀態檢修在輸電線路中的應用[J].陜西電力,2010-02-25.
[2]楊明彬,孔繁云.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初探[J]青海電力,200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