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華
(普蘭店市工程預決算審查中心,遼寧 普蘭店 116200)
所謂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就是在優化建設方案、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在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將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和核定的造價限額以內。具體說,要用投資估算價控制設計方案的選擇和初步設計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控制技術設計和修正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或修正概算造價控制施工圖設計和預算造價。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
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從組織、技術、經濟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從組織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明確管理職能分工;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視設計多方案選擇,嚴格審查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從經濟上采取措施,包括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和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采取對節約投資的有力獎勵措施等。
開發單位要功能,要效果,更要效益。因此,從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方面加強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中的技術與經濟是相分離的。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知識面,跟外國同行相比幾乎不分上下,但是工程技術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思想保守,設計規范、施工規范落后。并沒有像國外的工程技術人員那樣時刻考慮如何降低工程造價,我方的工程技術人員則把它看成是與己無關的造價人員和審計部門的職責。而造價人員的主要責任是根據工程人員簽發的簽證,按照造價規范辦事,他們往往沒有現場人員熟悉工程技術知識,也不能充分了解工程進展中的各種關系和問題,往往單純地在工程人員簽證的工程內容上審核費用開支,難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為此,要不斷強調和督促工程技術人員以提高工程造價效益為目的,加強造價人員和工程人員的協調關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技術和經濟有機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提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
據研究表明,這一階段影響基本建設投資的可能性占75%~95%,因此,重視加強這一階段的管理是控制工程項目投資的關鍵。在設計工作中,重視技術開發,注重挖掘技術潛力。項目建議書是確定建設工程造價的源頭,其投資估算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及項目整個建設期的投資。要控制基本建設投資必須從項目建議書抓起,要依據建設的總體規劃,建設期的預算安排,合理編制投資估算,投資估算要有準確性,如果誤差太大可能會導致項目的決策失誤,給項目后幾個階段的投資控制留下隱患。建設投資決策的正確與否,可研報告、初步設計對投資控制具有決定性作用,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要對擬建項目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調查分析、進行經濟評價,作出科學的論證,使項目在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實施上可行,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為了做好設計階段的建設投資控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工程設計是建設項目進行全面規劃和具體描述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處理技術與經濟關系的關鍵性環節,是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階段。
優化設計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價。設計質量是否達到國家規定、功能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關系到建設項目一次性投資的滿足。方案優化不僅關系到建設項目一次性投資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建設單位在審查設計單位的設計時,要重視設計方案的優化。在選擇工藝技術方案時,應從我國的實際出發,以提高投資效益為前提,積極而穩妥地采用先進的技術方案和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據國外統計資料表明,在項目前期方案優化過程中節約投資的可能性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就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前期方案優化工作上。通過方案優化,使工藝流程盡量簡單,設備選型更加合理,從而節約大量資金。
對工程項目實行限額設計以控制工程造價。
分解投資和工程量是實行限額設計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方法。在設計過程中采用限額設計,而分解投資和工程量是實行限額設計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方法。它是將上階段設計審定的投資額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個專業,然后再分解到各單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過層層分解,實現對投資限額的控制和管理,同時也實現了對設計規范、設計標準、工程數量、概預算指標等各方面的控制。
加強設計變更管理也是限額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工程各實施階段,設計變更應盡量提前,變更發生得越早,損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需修改圖紙,其他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如在采購階段變更,不僅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設備、材料還須重新采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以上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為此,必須加強設計變更管理,盡可能把設計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初期,尤其是對影響工程造價的重大設計變更,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
對于現代建設,各開發單位應充分挖掘各工藝效果,以人為本,利用新工藝,建設綠色節能建筑。比如土木領域、材料領域等,這些專家掌握著前沿的技術知識,多咨詢專家,采納好的建議。比方,新建工程要挖樁,制定方案和評標時,可以請來巖土方面的專家,了解最新的工藝,并論證怎樣挖樁更省資金和更有效率。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的信息技術應用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解決了工程造價管理中信息量不易采集、加工、發布的矛盾,提高了原有工作效率和預決算編制精度;而且能夠及時、準確地使用材料價格信息,并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過程。工程造價信息化從功能上劃分,由四大模塊組成:動態價格信息采集、處理與發布系統,造價資料積累、儲存與分析系統,計算機輔助計算系統,造價信息化管理系統。目前各地造價管理機構建立的"工程造價信息網"定期發布的材料設備價格信息、工程造價指數等,方便了造價人員市場信息收集工作。工程畫圖軟件、工程項目管理軟件、造價軟件在畫圖、工程進度安排、工程計價等方面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各開發單位工程技術及造價人員要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及科技平臺,有效管理工程項目的建設。
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后移交開發單位管理,發生維修由相應物業負責,但是,目前,項目建設后,工程項目總體情況的建設效果評價卻很少有單位來做,這種體制下,沒有整體的建設評價,經常造成各部門爭執矛盾,因此,工程項目系統應該建立建設效果評估體系,在使用二年或三年后,進行建設效果評價,分析建后造價及使用二年或三年內發生的維修改造費用。由造價處出面,建立工程項目網絡平臺,強制各類建設的典型工程造價指標、技術指標、維修費用指標公開公示,既能約束各類建設腐敗現象,又能給其他開發單位提供技術經濟指標。
[1]楊秀麗.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有效控制工程造價[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6-05-30.
[2]方國平.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有效的手段[J].施工企業管理,2001-09-15.
[3]連勇.工程造價控制中應該技術與經濟相結合[J].福建建材,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