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龍
(鄭州市公路工程公司,河南 鄭州 450052)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對一個施工企業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如何進行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好與差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施工單位要提高市場競爭力最終要在項目施工中以盡量少的物化消耗和活勞動消耗來降低工程成本,把影響工程成本的各項耗費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必須加強成本管理。現結合我公司實例,就如何提高全員經濟意識及加強施工現場的人力資源、材料使用、設備使用等方面探討下成本管理的方法:
工程項目要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成本管理應該是全員參與的管理。成本管理決不單純是工程核算人員、財務人員的任務,也不僅僅是計劃合同部、財務部和項目部的事,而是全體建設參加者的共同任務。而如何樹立全員經濟意識正是現在施工單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成本管理中提高全員經濟意識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工程項目開發中標后,項目部要立即著手進行成本分析,核算工程項目的預計利潤,以此為依據參與公司組織的內部競標,競標成功后和公司簽訂《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承諾書》。在《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中明確項目管理責任,在明確責任的同時要確定責任成本,工程結束后依據目標考核結果進行相關的經濟獎勵與處罰。二是將責任成本在項目部內部分解,項目經理與項目班子、項目部各部室、各工區簽訂責任書。明確項目班子、各部室、各工區的責任,提高項目部內成員的成本意識。三是在具體考核措施方面,可以在項目部內部成立一個考核小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據責任成本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在各自責任成本范圍內予以考核,進行相關的經濟獎罰。
成本控制中,人工費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現在大多數施工單位急待解決施工現場民工的管理問題,在施工過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民工不服從調配、偷懶或窩工等情況。針對這一現象,為了減少人力資源消耗加快施工進度,應做到:
⑴在施工開始前,根據總體的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月用工計劃,根據用工計劃估算民工費。
⑵在工程開工后,項目部根據用工計劃和生產技術部簽訂民工使用成本目標。工程完工后,以派工單為依據進行民工費的核算;若人工費比責任目標基礎上降低了,則按約定進行獎勵。
⑶項目部對民工管理也可采取綜合單價承包的形式和民工隊簽訂合同,即按民工隊完成單位數量的工序內容為單價,經驗收合格后計價,以激發民工隊的積極性,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⑷項目部內部人員也應該合理配置、加強管理。在項目經理向公司提交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計劃》中應包含項目部人員配置計劃,在不影響施工進度、滿足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由項目經理自行安排項目部成員構成,特殊崗位必須有專人負責,其他崗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實行一人多崗。項目部內實行競爭機制,根據工作表現,從月底工地人員獎金總額中抽出部分獎金獎勵表現較好的人員。
在施工全過程中,材料費占施工總成本的60%左右,施工單位要想控制施工總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管理,減少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損耗。現在大部分單位采用的材料采買權是歸職能部門所有,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項目部的壓力和負擔,但為了更好的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使工程在降低成本投入的情況下順利完工,建議材料采購部門及現場相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⑴做好材料采購前的基礎工作。工程開工前,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工區長必須認真的對工程圖紙進行分析,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測算材料用量,編制材料使用計劃、資金使用計劃。在材料采購前,材料采購部門應成立詢價小組,對材料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查。材料采購人員所采購材料的價格不得突破詢價小組的價格。同時定期不定期召開例會。
⑵材料的使用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現場應由生產技術部根據施工計劃填寫《材料領料單》,生產場、站的一線人員根據工作內容領取計劃用量的材料,并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如實填寫實際用量。為成本核算、分析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除此種材料采買權歸職能部門所有的管理機制外,也可嘗試使用材料采買權歸項目部所有。項目經理部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所采用的材料采取對外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其全過程可請上級公司監控,運用此種機制如果成本降低,則將所降低成本的50%獎勵給項目部。實行此種運行機制可使項目部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自主選擇管理方式、競爭機制,增強項目部內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材料供給上也增強了及時性,使得材料供給能夠更好的滿足工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進度。在工程施工成本中,除了構成實體的直接性消耗材料成本外還有另一類周轉性材料成本。周轉性材料是指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它是隨著多次使用而逐漸消耗的材料,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補充、多次重復使用。對于周轉材料在每項工程中的成本攤銷方式,我們可以嘗試采用以下公式進行成本核算:
攤銷量=次使用量×(1+損耗率)/周轉次數
一次使用量:根據施工圖紙進行計算的供申請備料和編制施工作業計劃使用量。
周轉次數:指新的周轉性材料,從第一次使用,到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數。
損耗率:指周轉性使用材料,在某項工程中,根據使用的頻繁程度、工程對象特征、工期長短等情況,制定的該部分周轉性使用材料在該工程中應計取的材料攤銷的數量。
施工機械費占施工總成本的20%左右,對于施工機械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在大部分企業實行的是機械調配權歸職能部門所有,在這種管理方式下如果實行成本管理則要求:
⑴確定機械手的崗位職責,每天記錄內部機械及外租機械使用情況。機械手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維修、保養機械,也應該確實的溶入到工地中,了解工程進度。
⑵對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機械,機械手可以在施工工序開始前向項目部提出申請承包機械種類、數量及臺班數,待工序完成后如臺班數節約則所節約的臺班數按臺班費兌現,將其中的10%獎勵給機械手。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前提下,如果不同規格、型號機械的臺班費既定,也可實行機械調配權歸項目部所有,由項目部自行選擇租賃內部機械或外租機械,如采用此種方式使得機械使用成本降低,則將所降低成本的50%獎勵給項目部。
以上是從提高全員經濟意識、人力資源管理、材料使用管理、機械使用管理四個方面淺談了一下施工單位如何實行施工現場成本管理。除此之外筆者又提出了一些建議:施工前,做好項目成本計劃;成本控制目標層層分解,并與經濟利益掛鉤,以強化全員經濟意識,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定期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主要內容為:①上月工程進展情況:上月完成的具體工程量、比例,業主、監理對本項目的評價,其他應說明的情況;②上月完成的產值,業主批復的計量,發生的工、料、機、管理費成本,實現的利潤;③本月工作計劃;④存在的問題及準備采取的措施。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在整個項目目標管理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實施成本控制,對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勞動積極性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提高工程質量、確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遠的意義。加強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既是企業積極適應WTO的規則要求,又是向科學管理要效益的具體舉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地自我完善,增強企業的生命力,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發展。
[1]徐華鵬.企業現場成本管理的特點及其控制[J].世界有色金屬,2001年05期.
[2]張軍.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初探[N],建筑時報,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