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俊 葛龍
(1、句容市昌達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句容 212400 2、無錫市宏盛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質量缺陷的處理概括起來應做好以下兩大工作:
質量缺陷性質的確定,是最終確定缺陷問題處理辦法的首要工作和根本依據。一般通過下列方法來確定缺陷的性質。
檢測與試驗,主要是檢測該缺陷工程的有關技術指標,以便準確找出產生缺陷的原因。檢測和試驗的結果將作為確定缺陷性質的主要依據。
專門調研。有些質量問題,僅僅通過以上兩種方法仍不能確定。如某工程出現異常現象,但在發現問題時,有些指標卻無法被證明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只能采用參考的檢測方法。其檢測結果作為參考依據之一。
對于質量缺陷的處理,應當堅持原則,以保證缺陷處理后的質量能夠滿足要求。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下列兩種方法處理工程質量缺陷。
整修與返工。缺陷的整修,主要是針對局部性的、輕微的且不會給整體工程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的缺陷。返工的決定應建立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是否返工,應視缺陷經過補救后能否達到規范標準而定。補救,并不意味著規范標準的降低,對于補救后不能滿足標準的工程必須返工。
綜合處理辦法。綜合處理辦法主要是針對較大的質量事故而言的。這種處理辦法不像返工和整修那樣簡單具體,它是一種綜合缺陷(事故)補救措施,能夠使得工程缺陷(事故)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和工期損失,重新滿足規范要求。處理辦法因工程缺陷(事故)的性質而異,性質的確定則以大量的調查及豐富的施工經驗和技術理論為基礎。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合理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途徑。
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我們主觀上的,因而通過努力可以避免;有些則是客觀因素造成的,雖然不能完全根除,但還是可以盡量避免的,至少可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為避免質量缺陷,施工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審查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方案的制定方式。承包人在制定施工方案時有兩種方式:“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
①首先,由于施工方案包括人員、機械、材料及施工技術等各方面內容,而這種制定方法只能保證主要技術指標的正確和人員、機械、材料及材料在數量上的合理分配,而不易保證所制定的具體施工工藝方案與實際情況相一致;其次方案在實施前,還需由上而下層層傳達和布置,傳達的過程往往成了一個“打折扣”的過程,甚至還發現過現場施工人員根本不知道還有“施工方案”這回事。
②“自下而上”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式。首先,承包人將制定施工方案的任務交給最基層單位,由基層單位制定出方案的初稿后,再逐級上報會審,直至項目經理部最后終審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這種制定方式,充分調動了全體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將責任下放到每個施工、管理及技術人員,要求大家必須充分了解并掌握技術規范要求,并就這些要求結合各自的專業崗位提出實施方案的措施。這樣的方案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吸取了各方面的智慧,因而是切實可行的。
原材料樣品的代表性。原材料樣品的質量是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據之一。如果樣品的試驗結果不能真正反映原材料的質量,就會造成大的質量事故。因此,在審查施工方案時應對此十分重視,并使這種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正式施工之前。
為防止材料性質的變化給工程質量帶來的影響,在審查施工方案時,應充分注意試驗樣品對原材料的代表性,承包人要注意對料場的選擇及對材料的保管。
設備性能的掌握。一般來說,規范中對設備的安裝和性能指標有詳細的規定和要求。但是,要想制定出一個較好的施工方案,還必須盡可能了解和掌握設備的性能,特別是設備的優缺點,找出一個合理的設備組合方案。否則,即使使用最先進的施工設備,也不能完全保證工程質量。
加強試驗工作。
①完備試驗設備。試驗設備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試驗結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應根據要求建立試驗室,完備試驗儀器;所有的試驗設備、儀器必須經過校準后方可使用。
②真實的試驗結果。試驗結果是反映工程質量的數據形式,如果沒有嚴肅認真的試驗工作態度,沒有真實的試驗結果,要保證工程質量是不可思議的。
③滿足試驗頻率的要求,要數據說話。規范對每道工序,包括材料的性能、各種混合料的配比、成品的強度等都規定了試驗檢測的頻率,并且要求沒有試驗數據的工程一律不予驗收。試驗頻率的高低,反映著試驗結果對工程質量的代表程度,試驗頻率越高,對工程質量的評價就越準確。
加強測量工作。是對工程幾何尺寸進行控制的手段,是為了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幾何尺寸的缺陷。因此,加強放線測量和施工過程測量是測量工作的兩個重要環節。
①放線測量。是控制幾何尺寸最基本最關鍵的手段。測量的偏差所造成的后果常常不是一般的質量缺陷,而大多是嚴重的質量事故。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對放線所依據的基準點、導線點等控制要素,都要進行嚴格檢查和復核,對所有的測量記錄、報表要進行嚴格的審查。
②施工過程測量。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測量的控制和檢查,是為了保證施工按幾何尺寸的要求進行。施工中,由于施工現場繁雜,控制樁或控制點往往容易受到碰撞、破壞甚至丟失,其準確性很難完全保證,加之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不一,即使放線準確無誤,幾何尺寸質量缺陷仍有可能發生。因而加強測量控制與復核是避免這種缺陷的最有效方法。
抓施工的關鍵部位,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嚴把原材料關。原材料的試驗報告必須以制定施工方案時所選用的材料為準。施工時使用的材料與制定施工方案時的材料樣品在時間、地點上必須一致。不能以材料的出廠報告代替原材料的試驗報告。
結構物施工
①灌注樁施工。首先要保證施工的連續性。斷樁大都是因施工的不連續造成的。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首先檢查保證連續的措施是否可靠、齊全,如電力供應、水源情況、原材料供應、機具供應等;其次要保證混凝土灌注量及灌注時間。
②預制混凝土梁的管理。預制混凝土梁一般施工人員都比較重視,除了某些偶然因素外,發生質量問題的可能性較小。所以,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對施工方案的檢查上,防止關鍵性技術指標的錯誤。對于預應力梁,應充分注意張拉后的灌漿時間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以及灌漿過程、反拱度等情況。
③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的開裂、強度損失等病害大都是由于養護不好造成的。如橋面板澆筑完后,如果養護跟不上,由于橋面板較薄,蒸發面積較大,水分損失迅速,很容易發生開裂。
通過工程實踐,筆者認為在公路工程項目采取“預控法”進行管理,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項目前期、施工準備期、施工過程中以及缺陷責任期階段,針對各階段的不同工作重點,主動干預,事先介入,過程控制,加強細節管理,不斷優化設計圖紙、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及早解決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工藝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避免質量事故、經濟損失和工期延誤,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始終處于控制狀態。是減少質量缺陷,避免質量事故切實可行的辦法。
[1]黃志輝.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見的質量缺陷及預防措施.山西建筑.2008-11-20
[2]陳義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及其治理.企業技術開發.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