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俊
(云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6)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的流向和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其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相當重要。為了適應新時期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電網公司提出了變電站建設工作的“兩型一化”、“兩型三新”標準。2009年1月,我省首個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化”的“兩型一化”設計建設的110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整座變電站布置緊湊合理,設計建設中摒棄了一些重復、冗余以及老化的工藝,達到了節約土地、實用、環保、降低材料消耗的目的。
電網公司提出的,建設“兩型一化”變電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標準化建設,提高變電站建設效益和效率的有效途徑。“資源節約”就是要在變電站建設、運行全過程實現節地、節材、節水、節能,從設備選型、平面布置、建筑設計和建筑材料、綠化等方面制定具體的節約資源措施;環境友好僦是要求變電站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相協調,積極應用新技術、優化設計,使變電站滿足各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工業化”就是要明確變電站工業性設施的定位,以簡潔實用為原則,控制建筑面積和裝飾標準。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牲會方面,借鑒現有經驗,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優化通道,落實“三沿”發展思路,有效減少土地占用,便于地方政府對土地規劃綜合利用。二是統一策劃,優化美化站區出線。落實優化、美化、簡化的要求,對變電站出線走廊進行統一規劃設計,采用同塔多回路出線,為變電站出口線路取直線路走向創造條件,美化變電站周邊環境,達到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的目標,實現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三是技術革新,又好又快建設強網。
道路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道路工程建設階段性強,工期緊,周期短,而且點多面廣,質量要求高,受自然環境和施工環境影響大。
首先平整道路土方。①用經緯儀由控制網點引測至工作面確定道路平面位置,用水平儀由高程控制網引測高程至作業面確定道路土方平整高程,并復核。②土方開挖前,摸清地下管線等障礙物。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清除不會造成不利影響的障礙物,當障礙物涉及的問題較為復雜或無法處理時,施工員及時向監理單位、設計院和建設單位匯報情況,各方經協調后解決問題。施工員做好書面記錄。
變電站擋土墻施工質量好壞關系到所區主控樓、主變基礎以及構支架等基礎的安全,所以提高擋土墻施工工藝及質量尤為重要。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提高擋土墻自身強度的措施如下:
應選用MU30以上的耐風化亂毛石,石材長與厚分別不小于30era和20em,并敲掉尖銳凸出部分。不允許采用扁片、細長條或圓球形的石料。旌工前應嚴格把關,把不合格,特別是風化石剔除。擋土墻第一皮處、轉角處、交接處、洞口處等均應用尺寸較大的毛石砌筑,以上各處先砌,再向中間砌筑。砌石應放置平穩,大面朝下,砌第一皮石塊時應座砂漿。
宜分皮臥砌,分層錯縫疊砌,并內外搭接。不允許出現水平通縫,不允許內外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法。砌筑時應采用鋪漿法,砂漿要飽滿。施工時,經常出現為圖方便或偷工減料,砌了6~7皮才開始鋪漿,造成砂漿不飽滿,應嚴格禁止。砂漿應嚴格按配合比攪拌,保證具有足夠的和易性。石料大小應搭配,較大空隙處應先填塞砂漿,再用碎石嵌實,外露表面要平齊。每砌3~4皮為1個分層高度,每分層應找平1次,2個分層錯縫不能小于80mm。墻址臺階轉折處,不得做成豎直通縫。高擋土墻必須設置拉結石,并均勻分布,相互錯開,應設置一塊且同皮內的間距不宜大于2m。當擋土墻壁厚大于40cm時,可用兩塊拉結石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5cm。在轉角或兩墻交接處應用較大和比較規格的整塊毛石相互搭接,必要時應設置拉結筋。
開發土地,就不可避免地傷害植被,甚至林木,使得本來就很珍稀的綠色地帶進一步縮小。作為電力建設者的職責,不單是按照ISO標準的要求,高質量地滿足社會對電力增長的需求,而且有責任,在規劃、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貫徹ISO14000精神,以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策略為基礎,還社會以綠色,這就是建設“綠色變電站”概念的出發點。
我國首座“綠色”變電站~丹陽齊梁l10千伏變電站,該變電站的墻體、屋面全面采用了新型建材~蒸壓加汽混凝土板,所以這個綜合生產室不僅隔音效果好,而且也保暖保濕。綜合生產室房間窗戶極小,這種設計將窗墻比壓縮了四分之三,節能效率可以提高50%。在衛生間的下面,專門設計了一個過濾裝置,變電站里所有的雨水、廢水都將集中排入到這里,經過過濾處理后,可以達到普通水的標準。主變壓器被高高的隔音防火墻和綜合生產室的墻體緊緊“包圍”,這大大減少了變電站運行時的噪聲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變電站會位于城區內較為繁華的地帶,甚至有的就在商業中心的核心地帶。如已建成投運的上海的l10千伏淮海路變電站。該變電站建筑面積2379平方米,建筑物高度l2.7米。建設淮海路變電站時,南京供電公司充分考慮周邊環境因素,采用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小型化全戶內變電站布置模式,出線也采用全地下電纜出線方式,并對整個建筑采用了多項防噪處理,大大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該變電站被專家稱為“綠色變電站”。而隨著城市電網的不斷發展,綠色環保型變電站將成為綠色電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變電站是電網的重要關節,是城市的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國變電站的建設雖然有了很大改觀,但是整體來看變電站建設還是滯后于國民繹濟發展要求,超前裕度已經消耗殆盡,對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在狠抓安全施工的同時,不斷提高變電站建設施工水平,建設更加科學、智能、美觀的變電站。
[1]楊春霞.變電站施工項目的質量控制.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