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霞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財務決算中心,黑龍江 建三江 156300)
目前管理會計的定位選擇有以下兩種情形:第一,定位于企業的職能管理部門,管理會計人員既是信息生產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第二,定位于企業內部的會計部門,管理會計人員是單純的信息生產者。
在為管理會計定位之前應從我國現實的情況出發,考慮管理會計的長遠發展。因此,應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考慮。
(1)從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現實來考慮。從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現實的觀察都表明,管理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必須具有一定的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在我國,目前尚無專職管理會計人員,管理會計工作主要由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及會計師事務所的部分注冊會計師兼任。
(2)從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來考慮。我國已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這將帶動我國企業管理工作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對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理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中,信息生產者的知識利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必須是具有專業知識的管理會計人員。
(3)從專業型培養成為通用型的決策者的可行性考慮。將管理會計人員由專業型培養成為通用型的決策者的可行性有兩個依據。第一,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企業的經營活動基本上超越了國界,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這對決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這種要求的變化,管理會計人員不僅要懂會計專業知識,而且要懂生產、懂管理,具有協調能力。如作業成本法的使用,管理會計人員首先要對整個產品生產過程非常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劃分作業來計算產品成本。當然,這過程必須要有很強的會計職業知識為前提,管理會計人員的管理能力會越來越強,由專業型培養成為通用型成為必要。第二,將管理會計人員定位于職能管理部門,意味著決策子系統與決策支持子系統的融合,但并非簡單的合并,而是出于環境需要而進行的組織系統設置的調整,目的是優化系統,提高系統功能,融合后的職能管理部門的組成要素發生了質的變化,即管理會計人員既是信息的生產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參與決策。在當代,管理會計師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意味著管理會計人員同樣可以勝任企業的決策工作,在實際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理財專家晉升為企業的決策者,管理會計師培養成為企業的決策者有著現實的依據。
(4)定位于會計部門對信息價值的消極影響來考慮。管理會計定位于信息生產者,即決策干系統與決策支持子系統相分離,在決策系統與決策支持子系統相分離的企業,在管理會計職業專門化之前,會計人員的作用一方面要履行財務會計的職責,即按公認的會計原則為企業外部的所有者、債權人、政府部門等提供外部會計報告;另一方面要履行管理會計職責,即為企業內部的管理當局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幫助管理當局做出正確的選擇。決策干系統即目前的經營者主要是根據會計人員提供的信息進行決策。如果繼續維持這種現狀,會計人員會以提供外部報告為主,提供內部報告為輔,會因工作繁忙而忽略對內的需求,這勢必影響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影響信息的價值。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考慮,應把管理會計定位于企業內部的會計部門,管理會計人員是單純的信息生產者。這樣就可以提高信息價值,使企業把應用管理會計的主觀愿望變成現實的需求。基于這種定位,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應注意通用型人才的培養。
管理會計的應用前提條件是企業產權的明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的成熟發達。因此,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企業才會產生應用管理會計的內在動力。
應當借鑒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管理會計準則,出臺我國管理會計準則;建立管理會計專業機構,成立管理會計師協會,并對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實踐加以指導和規范,提高管理會計師的地位,進而推動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及在企業中的應用。
這方面西方的管理會計研究值得借鑒。英美等國都有管理會計師協會,其成員由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組成。我國也應如此。這樣,理論研究帶有很強的針對性,企業又能夠很快地應用新的管理會計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建國以來,我國企業界實際上已經自發地應用了許多管理會計的方法。如20世紀50年代的廠部、車間、班組三級核算;60年代開展的廠內計劃價格,資金歸口管理;70年代大慶油田的內部核算;80年代吉林省開展的廠內銀行;90年代邯鋼推行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等等。這些都是我國應用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是管理會計植根于我國國情結出的碩果,但目前很多案例得不到系統的歸納與總結,更談不上有效的普及。
建立一支素質高、能滿足需要的管理會計師隊伍,才能架起管理會計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這一環節會計教育界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管理會計的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改革現有的管理會計教材,增加國際國內管理會計典型實例;②在經濟類與管理類專業中均設置管理會計課程,讓未來的管理者懂得管理會計,將來能夠更好地利用管理會計信息和重視管理會計的作用;③加強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④國家應盡快建立管理會計師考試制度,促進管理會計師人才的培訓和選拔。
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推廣應用,還有賴于企業領導的重視,員工的參與以及企業內部基礎工作的強化。
首先,應培養企業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因為管理會計從其作用看,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活動,管理會計的應用是管理思想的貫徹。培養企業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在經濟師等資格考試中增加管理會計的內容,這是一個很有效的途徑;②在企業領導人培訓時增加管理會計的內容;③會計人員應當適時地向企業領導宣傳管理會計及其作用。
其次,培植相應的企業文化,使之有利于管理會計的推廣及應用。管理會計的應用需要企業文化的依托,包括先進的管理思想、員工公認的價值觀念、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能最大限度發揮每個人作用的用人機制。構建我國企業文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培養職工的群體價值觀,塑造企業精神;②給職工以自我發展的空間,激發職工的主人翁精神;③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素質,融合東西方管理經驗。管理方法上不僅要有“剛性管理”,還要有“柔性引導”,將東西方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再次,加強企業內部基礎管理工作。這不僅需要加強原始記錄、定額管理、計量檢測等會計基礎工作,還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會計的內部財務制度,廣泛建立管理會計專職機構、明確其工作職能,大力開發管理會計軟件,實現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等。
將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成本會計教材中內容重復交叉的部分進行適當刪減,將應用性較強的作業成本法等內容納入管理會計,突出管理會計的特點。同時,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國應加緊進行戰略管理會計理論與應用研究,將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轉移到戰略總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轉移到成本計劃上;使業績評價緊緊圍繞企業價值最大化及員工價值最大化目標,體現企業的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兼顧,實現企業的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有機結合;將物力資本向知識轉化,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識資本,將提供的會計信息與知識資本結合起來。
[1]王曉軍.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遼寧財專學報,200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