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新
(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311)
一年級基本不欠費,二年級起欠費人數逐年增加,畢業班欠費人數和欠費金額最大,存在等到領取畢業證再交費的現象.以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為例,截至2009年10月31日,對該院全部欠費學生進行統計顯示,大一學生占欠費總人數7.3%;大二學生為17.6%;大三學生為32.8%。
班風、學風好的班級欠費數較少。從班級分布情況看,班級管理不規范、班風比較差欠費的人數普遍較多。在班風差的班級,甚至出現以欠費為榮的現象,有些學生看見別人不交學費,也就揣著錢不交。
欠費學生的大部分是學習成績、日常表現較差的學生。例如,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欠費學生中53%以上是成績較差、品行欠佳的學生,他們整天沉迷于網絡,經常曠課或遲到,還有一部分學生把心思花在談戀愛上。
高職高專的生源有其獨特性,那就是來自老少邊窮、貧困地區和城市下崗職工子女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根據教育部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貧困生占在校學生總數的10%-20%之間,平均為15.5%,特困生在5%-10%之間,平均為7.3%。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貧困生比例甚至達到30%以上。”高職高專院校貧困生所占比例要比這還高。欠費生主要在以上這部分人群里,占到全校學生總數的5.8%-6.5%左右。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學生的繳費能力緊密相聯。
各高職院校為了加強對學生收費管理,一般都制定了從新生入學學籍注冊到畢業離校各個收費管理環節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種種因素使得這些管理制度執行乏力、形同虛設。校內部各職能部門普遍體會不深、經驗不足、制度不全、措施不力,缺乏統一認識,各部門工作步驟缺乏協調,很少采取強制措施,出現了刻意拖欠學費的現象。
高職學院是我國推行教育大眾化的主陣地,生源大多來自農村。對于經濟貧困的學生來說繳清學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不能讓一個特困生因為經濟困難而退學”綠色通道政策,允許高校中的貧困生緩交、部分免交或全部減免學費。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校欠費生的數量。
如我院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或城鎮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有的父母一方患重病而無勞動能力,有的城市父母雙雙下崗,有的是多子女家庭收入有限等。雖然國家推行“獎、助、減、免、補、緩、貸”等方式幫助貧困生,但分配到個人也只是杯水車薪。從統計數據看,這部分經濟困難的學生欠費大約占60%左右。
《高等教育法》第六章第五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學生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學費。”《高校收費辦法》第三條規定“:高等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向學生收取學費。”小部分學生惡意欠費,存在有錢不交或遲交的現象,認為學費繳與不繳對上學也無多大影響。有的把學費用于購買電腦、手機、名牌衣服,有的把錢存入銀行獲取利息,有的用于“投資”、炒股、做生意等等。還有一部分學生看見有同學不繳納學費也照樣上課、考試、評優、評先,導致主觀繳費熱情不高,存在僥幸和逃避心理。
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而學生的就業率卻不是很高,很多學生無法找到對口專業的工作,畢業證書一時用不上。還有現在畢業證書網絡化后,畢業證書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有的學生就以證書丟失或造假來重新獲得。畢業證書逐漸失去“現實意義”。
《高等教育法》規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補助或者減免學費。高職院校應對經濟困難學生,特別是特困生,通過多種方式給予經濟上的資助。國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2009年河北省全年發放國家獎助學金12.91億元;學院設立專門的助學基金;師生和社會的捐款;企業的贊助等等。學生需通過學習、工作或其他的形式有償獲得,如我院設有學院獎學金,受益面高達28%,一方面勉勵學生勤奮學習,通過努力得到獎學金來完成學業,另一方面積極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讓學生邊學習邊打工,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解決學生部分的生活費用問題。
經濟困難的學生可到當地助學貸款經辦銀行辦理擔保貸款,以河北省為例,2009年共發放高校國家助學貸款1823萬元,惠及3550名學生;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首次突破億元,達到10032萬元,惠及1.84萬名學生。貸款學校由原來省內的68所公辦高校擴大到全國2000多所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最高限額為每人每學年6000元,償還貸款的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后的利息則由貸款本人自付。生源地貸款申請手續簡潔、方便、資金到賬時間及時,生源地貸款的全面推廣,可以將現有貸款制度面臨的問題迎刃而解,減輕學校承擔的學生欠費壓力。
把誠信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學、畢業教育之中,積極引導學生“以誠實守信為榮”,強調誠信是每一位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是做人之本。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校園廣播、學院文體活動等多種渠道進行教育,讓學生懂得按時繳費是大學生應盡的義務,也是一種誠信的表現。
高職學院應該及時出臺有關收費政策,研究制定解決辦法,形成制度后以學校文件的形式下發各部門并收錄進《學生手冊》。制度中要明確規定對欠費學生如何處理,比如:實行繳費獎勵制,開學時一次性交清一年學費的班級可享受繳費獎勵,獎勵比例可控制在5%以內,用于班級活動費,鼓勵學生按時繳納學費。
對無故欠費的學生建立“曝光臺”,向學院學生及社會公布。與家長建立聯系制度,學院規定一定期限內的催告期,在學生德育積分中的“加減分”中扣分;無故欠費學生不能獲得獎學金、不得入黨、不得評優、評先等;對于惡意欠費的學生一律取消其考試資格。
建立學生誠信檔案,與特殊情況不能及時繳費的學生簽訂欠費承諾書,方便了解學生情況,及時催繳費,將學生的欠費情況記錄在誠信檔案中。一次給予通報批評處分,兩次及以上的可以加重處罰。對惡意欠費的畢業生扣發畢業證、檔案,不向用人單位推薦工作;個人聯系工作單位的,學院不向用人單位介紹該生綜合表現情況,不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署學院意見。
高等職業教育直接面對的是市場經濟的社會,市場經濟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充滿了激烈緊張甚至殘酷的競爭。學院需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利用學校的科技成果服務社會,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環境和實習場所。學生就業與否,就業好壞直接關系到繳費問題,學生只有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才有能力償還欠費和國家助學貸款。
[1]陳金平.淺析高職院校大學生欠費問題[J]現代交際,2009,(12).
[2]孫建國.高職院校學生欠費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措施[J].會計之友(中 7 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