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汽車市場火爆的同時,玩車族的數量也急劇猛增。近日在網上看到許多媒體轉載的一篇文章《“玩”汽車文化要放穩心態》,列舉了街頭呼嘯而過的渦輪增壓器嘶嘶作響的“改裝族”,星期天外出結群活動的“越野族”,喜歡改裝音響的“享受派”及專門為愛車噴上或者貼上各種裝飾的“作秀派”等等玩車族群,并且斷然認定這些人“炫耀、作秀的本質沒有很大改變”。
我同意這位作者所說的,玩車族群是“新潮汽車文化的倡導者”,也很贊同他說的“汽車文化其實是汽車歷史、技術、造型、品牌和發展的綜合體,而其存在最根本的就是在不干擾別人的條件下,享受汽車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樂趣”,不過這位作者對于目前玩車族群所下的“炫耀、做秀”的定義,卻是絕然不敢茍同。
玩車族群在我國尚不成熟這是事實,一部分車主沒有良好的玩車心態也是事實。不過單憑此點就把當下的玩車族群冠以“炫耀、作秀”的名頭,似乎過于武斷。我和寶馬的首席培訓師Ringo也曾經聊過不少次,談及賽車經歷和職業生涯,他也說過自己當初是看到別人玩車的瀟灑和快樂才踏入這一行的,至今他對于玩車生活也依舊懷念不已。
對于這位作者舉例的“街道飆車族”我本人也不認可,這種行為本身就屬于違法行為,和玩車有著本質的區別。拿這些人來代表玩車族群,未免有些以偏概全的味道。眾所周知,國內汽車市場的突飛猛進,讓很多軟硬件環境都有些跟不上。這種環境里,難免會有一些車主不知道該怎么玩車,以至于走上歧途,成為了“街道飆車族”??墒强纯词澜绯墒炱囀袌龅南壤?,這種情況都存在過。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最重要的是政府在軟硬件設施配套和法律法規的制定上逐漸完善,才讓“街道飆車族”慢慢減少,讓玩車族群真正走向成熟。
我們國內的很多汽車評論家,總是喜歡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車主身上,卻從不在用車環境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總是片面強調個人道德的素養,而閉口不談政府責任。我從來不相信一個成熟的汽車社會是依靠所有駕駛者自律而形成的,沒有好的軟硬件配套設施和完善的法律法規,讓現在的玩車族群走向成熟和理性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不是心態的問題,而是社會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問題。
在我看來,《“玩”汽車文化要放穩心態》作者的心態也不穩定,面對著日益龐大的玩車族群,這位作者顯然不知道該怎么理解這群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態。針對這種疑惑所發出的指責,才會讓我看起來如此片面和偏激。其實,玩車族群是汽車社會發展中的必然形成的一個群體,他們也許稚嫩,也許無序,也許偏激,但他們也是汽車社會向前發展的推動力之一。我想我們都該放穩心態,抱著鼓勵的態度來看待這個群體,通過他們來分析目前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哪些不足,來一同為中國車市獻計獻策?;蛟S這樣,中國的汽車文化才能早一天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