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姐:
首先祝好!很喜歡看你的這個欄目。無論我說了什么,我保證我是虔誠的。
小時候的我非常優秀,老師手里的寶,同學眼中的優等生,甚至在一次家長會上,我看到別的家長看我母親的羨慕的目光,我那種驕傲的感覺油然而生,真的很強烈。
先介紹幾個人物,小D,小Y,小J,小F是我小學時很好的朋友。我們成績都很不錯。小學我和小J就有點矛盾,我們都心知肚明,我不服她,她也不服我。每個人都是偷著學,唯恐另一方知道了自己的“學習秘訣”。終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小J沒進重點班,其余的我們都順利進入。說實話,單論她這個人,她很努力,很勤奮,有的時候連我也自愧不如。只是這次老天爺這樣戲弄了她,她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她的反應會是怎樣我猜也猜得到。當我知道我在重點班的時候,我真的沾沾自喜了很久。甚至在碰到小J的時候,我總在有意無意的說出“重點班”“普通班”的這兩個名詞。
初一的我,想將小學時的不可一世,自小在骨子里存著的霸氣迅速迸發出來。可是我錯了,這個班里藏龍臥虎,隨便拎一個出來,誰不是跟我一樣的背景,我像個挫敗的小角獸一樣,只能獨自舔著傷口,感受著第一次的頭破血流。可是當我知道小D,小Y,小F都是這樣的成績后,就沒有注意了,后來的考試,我一次前十都沒闖入,何談什么“領先地位”?
我自小文科很優秀,可老天爺偏偏戲弄我,給我找了一個年輕氣盛的數學班主任。在班主任眼里我先天失利,得到一句表揚簡直要破天荒。可這時,小J的名字隔了一年又飄到了我耳邊。她崛起了。以她那樣優秀的成績,在一個小小的普通班占據第一輕而易舉。自那時起,我懷疑,是不是我要是也上個普通班就好了?
初二我迷上了網絡。我想寫文章,看小說,上網,聊天,
偏偏這時候加了物理,理
科我更加不擅長,成績一落千丈,“人氣”直線下滑,我不管不顧。只恨老天捉弄我,沒有給我個適合我的環境。
初三,我終于醒了。可是物理化學像兩座大山死死擋著我前進的路。我突然茫然了,姐姐,要怎么辦呢?我的霸氣哪去了?
困小魚
困小魚:
去年我采訪過一個女孩,19歲考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物理系(培養物理科學家的搖籃)。采訪當天,她媽媽一直陪在身旁,一見面,先塞給我厚厚一本文件夾,里面有60多張獲獎證書(全是國家級獎項,從發明創造到演講口才再到音樂特長,堪稱全才)和10多張媒體報道,我一看,她7歲就被父母送去香港參加社會活動,14歲就去人民大會堂領獎,我的心里一沉。
接下來,我的采訪重點沒有圍繞她的光環,而是關注她的內心世界。起初她有一點戒備,試圖保持一貫的完美優等生形象,但漸漸地她打開心理防線,告訴我之所以能取得常人難以想象的成績,完全是虛榮心的強烈刺激。為了解出一道難題,她幾個通宵徹夜演算,只為獲得眾人的肯定;為了考出好成績,她每天早晨6點起床,一直學習到晚上12點,中午吃飯時間都在看書。這種長年累月超負荷的付出,讓她變成了一個自我又孤獨的人,她的父母其實都不了解她。
采訪中,她的媽媽(一位高校教師,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不斷
地問她:“女兒,原來你是這么想
的?”當一個陌生人的采訪開啟
了一位母親了解女兒的天窗,我以為,這是悲劇。
可是在中國,像她一樣的孩子不計其數,為了實現父母的心愿、為了戰勝別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學習變成一種工具,不是獲得知識、了解世界的窗口,而是標榜成功、享受自戀的樂土。
別小看兩者的區別,雖然它們都屬于成就感的范疇,但基于快樂和基于虛榮所產生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前者像一個巨大的能量池,越走近它,越發現自己充滿斗志。因為在不懼怕得失的情況下,無所謂比較,就沒有成敗。你所要做到的,就是不斷超越自己,今天相比明天,知識的儲備更多,學習能力更強。而后者像一片巨大的沼澤地,看起來一片坦途,走進去才發現越陷越深。因為學習本身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如你在信中談到的小F,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境遇是你當初意想不到的,所以你應該擺正心態,意識到學習是一種盡力,在這個前提下,遇到困難、挑戰是合情合理的,不能浮躁地被成績、名次所左右,也是必然的。
痛下決心奮起直追才是正經事。
郝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