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皖西白鵝。皖西白鵝屬中型羽肉兼用型優良品種,已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該品種中心產區在安徽省的霍邱、壽縣、葉集、六安等縣市,主要分布于皖西地區及長豐、肥西、固鎮和河南固始等地。
皖西白鵝體型中等,體態高昂,頸長呈弓形,胸深廣,背寬平;全身羽毛純白,頭頂有橘黃色肉瘤,虹彩灰藍色。喙橘黃色,脛、蹼橘紅色,爪肉白色。
皖西白鵝早期生長發育快。70日齡體重可達4公斤左右,平均日增重約60克。成年公鵝體重6.5公斤左右,最重達8.5公斤,母鵝體重6公斤左右。屠宰率公鵝半凈膛78%。全凈膛70%:母鵝半凈膛80%,全凈膛72%。

種鵝利用年限長。公鵝4月齡達性成熟,8~10月齡開始配種。利用年限2~3年:母鵝9~10月齡開始產蛋,利用年限3~5年。母鵝產蛋多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一般年產兩茬。年產蛋25~35枚。
羽絨產量高,質量好。羽絨潔白、絨朵大、蓬松度高;羽絨產量3~4月齡每只270~280克,其中純絨50~60克;8~9月齡每只350~400克,其中純絨100~150克。由于皖西白鵝毛絨再生功能強,每只鵝一年可活拔羽絨2~3次,可產羽絨500~600克,其中產純絨100~150克。
總之,皖西白鵝肉質鮮美,羽絨質量極佳,絨朵大,膨松度高,堪稱世界之最。是重要的出口物資,也是皖西農村經濟的一項支柱產業。皖西白鵝是我國優良的中型鵝種。
2 雁鵝。雁鵝起源于鴻雁,屬中型鵝種,主產于安徽省六安、宣城、郎溪、廣德等地,是我國優良的肉鵝良種。雁鵝體質結實,全身羽毛緊湊,頸部正中至背部主翼羽的羽毛顏色較深,頸部內側、腹側和前胸為灰白色,背、翼、肩及胸羽為灰褐色鑲白邊羽。頭部圓而略方,上嘴基部的肉瘤黑色。質地柔軟,呈桃形向上突出。喙扁寬、黑色,跖和蹼呈橙黃色,爪黑色。頸細長,呈弓形,個別有咽袋。
雁鵝成年雄鵝體重5.5~6公斤,雌鵝4.7~5.2公斤。雛鵝初生重105~110克,在較好飼養條件下,60日齡體重可達3.5公斤,全凈膛率為72%左右。雄雁鵝150日齡達到性成熟,雌雁鵝21O日齡開產。年產蛋3~4次,共產蛋30~35枚。蛋殼白色,平均重150克。一般雌雄配種比例為5:1,受精率為85%。孵化率為70%~80%。就巢性較強,每產一定數量的蛋后即進入就巢休產期,公母鵝可利用年限3~5年。
雁鵝適應性強,耐粗飼。生活力強。仔鵝生長快,肉用性能好,可作為肉仔鵝開發利用。目前,對羽毛要求不高時用作父本與小型白鵝雜交組成肉仔鵝生產,后代具有生長發育快、生活力強、易飼養等優勢(彩圖參見81頁圖7、8)。(安徽省皖西白鵝原種場 袁紹有郵編:2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