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限須臾小事化成沿路車站上的路標,我才知道我坐上的這輛公交車,叫做人生。一輛只有起點與終點,卻不曾在半路停下的公交車。時而顛簸,時而平穩。
幸福——開在黑色蕾絲上的花朵
幸福。這個詞,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語。可卻很少有人曉得這兩個字的真實含義。
人之幸福,完全在于心之幸福。
臺灣女作家三毛在其作品風靡東南亞十幾年后,卻以一只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想其當年是多么風光,可如今留下的,還有什么?名利,未必可以帶來真正的幸福。
那位叫做葛朗臺的守財奴,想起就令人發笑,他的眼里,除了利益,就是無止境的貪欲。當著自己病弱的妻子的面,搶女兒鑲金的首飾盒;妻子剛死,尸骨未寒,他就哄騙女兒放棄財產繼承權。他認為人生就是一筆交易。于是在他的身邊,親情、友情、愛情,都是虛幻的,而他愛的,只是利益。但是他卻忘記了,幸福,可不僅僅是一筆交易。
幸福,就像開在荊棘中嬌艷的鮮花;美麗,但遙不可及。
夢想——布滿陷阱的黑舞臺
夢想。不知是一個與實際相符還是不相符的詞。究竟是可以實現,還是過于遙遠?
夢想原本是愉快的,而現實卻往往不然。
少年盧生,在邯鄲旅店遇道士呂翁,少年嘆息自己生不逢時,未能博取功名富貴。當時主人正以黍米蒸飯,呂翁取出一青瓷枕給盧生,說:“你用此物即可得志。”于是盧生就枕入夢,見自己娶望族崔女為妻,又中了進士,官至宰相,并在邊疆上建立奇功,享受榮華富貴,老壽而死。結果一覺醒來,旅店主人的黃粱米飯尚未燒熟。
黃粱一夢,美麗卻不切實際。天真的夢想在現實面前總歸要失敗,就像有人想摘下星星串成鏈子,卻看不到星星的真實體積。
快樂——聽覺上的饕餮之餐
快樂。一個令人煩惱討厭的字眼,一個只可以令人獲得形式上解脫的方法。
三國蜀亡后,后主劉禪居家被遷至洛陽。一次,司馬昭與劉禪飲酒同樂,旁人都替他傷感。畢竟家國已破,今后將寄人籬下。而他卻嬉笑自若,看不出半點憂愁之色。過了幾天后,司馬昭擔心他,便問他:“你很想念蜀國嗎?”劉禪卻依舊滿面笑容地回答他:“這里很好,要什么有什么,可以隨意享樂,何必思念蜀國。”
樂不思蜀,是悲傷到快樂吧,也許是悲傷的最高境界。但劉禪,也許真的一點都不曾留戀蜀國。
快樂,究竟是身心上的疲憊,還是身心上的解脫?就像鶴頂紅若開出了藍色的花朵,無人知道這花究竟無毒還是有毒。
倘若人生如此走下去,那路程豈不是要十分泥濘,豈不是天空要灑下瓢潑大雨?
須臾之間,風停雨住。我抬起頭,看到他微笑著為我撐起了一把遮雨的大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