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家小聚,正聊得熱鬧,電話響了。朋友把我們晾在一邊,電話一接就是近半個小時。大家都等得不耐煩了,她才跑出來,一邊道歉一邊解釋:人老了跟孩子似的,說來說去總共也就那幾句話,天涼加衣,多喝開水,晚上早點睡覺,洗澡水要燒熱……其實都是些廢話,我都這么大了,能不知道這些嗎?
大家都笑了,是心領神會的笑。是的,我們的父母親,不也常常說這些廢話嗎?無論你在外面多么優秀能干,無論你是統帥三軍叱咤風云的將軍,還是鎮靜自如游刃有余的社會精英,只要回到家,到了父母身邊,立刻就變成了笨拙無知的孩子。他們會一遍遍說:冷空氣要來了,出門多穿件衣服;下班早點回家,出門包要拿好;過馬路要左右看看,不要和汽車搶道;要按時吃早飯,注意休息;蘋果要削了皮再吃,豆角要炒熟;出意外打110,不舒服打120……
似乎越愛我們的人,廢話也就越多。三毛曾在一篇文章里寫到她的父母:她每次回國和父母同住,吃魚的時候母親怕她被刺卡住,穿衣的時候母親在一旁指點,甚至給親戚朋友簽名送書,母親也要指點她字應該怎么寫。單獨上街的時候,母親總是追出來,一再叮嚀:綠燈才可以過街,紅燈要停步,不要忘了,這很危險的呀!已經三十多歲的三毛,被母親的那些廢話煩得要死,總是一邊頂嘴一邊跑著逃掉。可是當她真的在紅燈前停住的時候,眼淚卻奪眶而出。
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我每次往家里打電話,母親從穿衣吃飯到待人接物,事無巨細,一一交待,同一個話題重復數次,不厭其煩。我也總是不耐煩地對她說,知道了知道了。我覺得我比她更懂得生活,那些瑣碎小事,哪里用她一再叮囑?
有一次我睡到半夜,電話忽然大響,睡眼惺忪地接通,是父親。他在電話那頭急三火四地說:我忽然想起來忘了交待你,晚上煤氣要關好,窗戶要打開,廚房的門要鎖上,萬一煤氣泄漏,很危險的……
表上的指針正指向凌晨三點,我的父親,在這樣寒冷的夜晚輾轉不眠,擔憂著他女兒的安危,說了一堆的廢話。可是,這些廢話是如此之暖,一句一句,都浸滿了父親對女兒的擔憂與呵護。在那個靜謐的夜晚。我安靜地聽著父親絮絮叨叨的叮囑,終于落下淚來。
在父母眼里,我們永遠是天真的小孩子。他們不相信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應付人世的復雜,他們怕我們被人蒙騙吃虧上當,他們每天重復叮囑的,無疑都是些沒有用處的廢話。但那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廢話,是父母把一顆深愛的心揉碎之后,用心血凝成的呵護和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