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島素時,有些患者面對針頭心懷恐懼,國外甚至有人患上了所謂的“針頭恐懼癥”。
身患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島素,患者不得不面對“狠下心,扎下去”的現實。但你知不知道,事實上,你完全做得到——
前期準備:選把好“槍”題解:槍——注射胰島素所用的工具。
想體驗“注射胰島素,身體不痛”的感覺,選好胰島素的注射工具非常重要。目前,使用較廣泛,也是專家推薦的胰島素注射工具是胰島素筆。
不同廠家生產的胰島素筆,類型不同,但基本原理都類似,即將胰島素筆芯放到注射筆里面,通過旋轉筆端的“螺旋鈕”來調節注射劑量,旋轉時會發出聲音。有些病人視力不佳,通過聽覺,也能很好地掌握胰島素的注射劑量。
胰島素筆的針頭是通用的,現在,針頭越做越小、越做越細。因此,采用胰島素筆注射,疼痛程度會大大減輕。
實際操作:避“痛”秘訣
胰島素的注射技巧實在太多,這里要講述的,是與避免疼痛最為密切的幾個小技巧。
★注射部位應輪換
在醫院里,常見護士打針,都是從上臂或臀部“下手”。但千萬不能就此認為,上臂或臀部是胰島素注射部位的唯一選擇。根據醫學原理,身體上所有皮膚覆蓋之處,都可以作為胰島素的注射部位。
但為了方便,病人自己注射胰島素,推薦選擇臍周、大腿內側、上臂、臀部等部位。其中,臍周——除臍眼外的上下左右處的皮膚,是最好的注射部位。
在注射胰島素的過程中,應堅守“不重復”原則。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同一個區域內,按順序注射。
比如,選擇臍周作為注射部位,可先注射臍上區域,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一橫排注射完成后,再接著注射下一橫排的皮膚。臍周皮膚全部注射過以后,再逐一輪換兩大腿、兩上臂、臀部的皮膚進行注射。
★消毒劑,應適時而棄
一般醫生給病人開胰島素,都會相應地配給病人消毒劑。對病人而言,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消毒劑的使用時間,時間太長,超過了有效期,消毒劑就不能再使用了,它們已經無法起到消毒作用,再用的話,容易導致局部皮膚感染。
一般來說,只要消毒劑使用合理,造成皮膚感染的概率很小。
打針,要快進快出
這是避免胰島素注射疼痛最關鍵的步驟。
首先,要固定注射部位的皮膚。將食指和大拇指放在待注射部位的皮膚上,保持3-4厘米距離,輕微用力,將兩指間的皮膚及皮下脂肪提起,以達到固定皮膚的目的。
進針時,使針頭和皮膚之間呈45。夾角。進針速度要快,這樣可有效避免痛感。原因在于,人的末梢神經在表皮分布最多,緩慢進針時,針頭與表皮上的末梢神經充分接觸,就會造成痛感。
如果迅速插入針頭,皮下末梢神經又不太豐富,針頭捕入之后,便不會有什么痛感。
快速進針所引起的疼痛感,毫不夸張地說,比蚊子咬一口還要輕微。
當針頭完全進入皮下后,不要回抽,繼續將藥液完全推進,保持6—10秒,再拔出針頭,使藥液充分進入皮下。
拔出針頭時也要迅速,以避免因針頭和表皮的末梢神經接觸而造成的疼痛。
有了這些知識,加上糖尿病病人反復操作至熟練,相信打針的日子也可以告別疼痛。
鏈接:注射胰島素超過10年。如何避免重復注射
上文所說的不重復注射,是指所有的注射點位在其一輪的注射過程中,不被重復注射。當下一輪再回到該注射區域時,注射到同一點位的概率很低。
同時,一個輪回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再次輪到此部位注射。之前注射所產生的影響已經消失,即使注射到同一部位的皮膚,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